■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只有國家的宏觀政策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才能促進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而良好的思想政治體系是各項政策的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各行各業的統一的思想基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意義是巨大的。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深化,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得到完善和糾正,把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和政治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也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口號也不是單純的理論,而是指導各行各業發展的綱領措施。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這個體系是可持續發展的引導綱領,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深化反過來又在完善這個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屬于價值觀的領域,反映了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價值觀,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整體性是全社會的發展綱領。對于高等院校來說,作為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應該義不容辭地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內涵,改革創新工作機制,把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思想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就是大學生。大學生是人力資源的主力軍,是國家建設和科技力量的支撐者,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直接決定未來國家建設的質量優劣。所以說,對大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工作重點。大學生要想成為未來國家的棟梁之才,就必須在學生時代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思想基礎,只有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能為國家的科技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提供保障,才能確保國家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后繼有人。而要想讓正確的思想占領校園的思想文化陣地,就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根基,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思想潮流,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引導和規范,讓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完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隨著整體教育形式的改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也在悄然改變。從原來的教師為主體的身份變成以大學生為主體的身份,這真正體現了人為本的理念在高校工作中的滲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隨著九零后和零零后成為校園的主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新的情況。其主要問題是大學生的時代特征和傳統教育體制的矛盾。根據某大學對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與往屆大學生相比,九零后零零后的學生家庭條件更優越,心態也相對開放,也有一定的責任感。但存在的問題也是喜憂交加的,比如:理想信念目標很模糊,價值觀相對很現實,但愛國情感很濃厚;思想比較活躍,自我意識很強烈,但心理素質很差,缺乏耐性;接受外界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但缺乏辨別是非的意識;消費觀念強,經濟獨立的意識卻很差。這一代大學生多半出生在國家發展的轉型期,他們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發展過程和經濟騰飛的過程,親身經歷了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所以他們的思想觀念有其特殊性,和經歷過戰爭和建國初期的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是不一樣的。正是九零后和零零后這樣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思想觀念,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課堂,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過程中的新問題。
整體經濟的飛速發展壯大了國家的實力,但來自外部的壓力和挑戰也逐漸顯現,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的經濟發展讓世界矚目,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經濟地位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引起西方國家的關注和敏感,“中國稱霸”、“威脅論”的輿論甚囂塵上,西方國家加劇了對我國“滲透和促使分裂”的行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外部勢力和內部分裂分子勾,通過網絡信息的渠道,對中國進行不良的滲透。這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面臨巨大的挑戰。第二,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社會經濟發展極其的迅速,國民的生活水平的變化翻天覆地,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經濟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利益至上的觀念在蔓延,一些人的思想被利益和物質觀念充斥著,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也出現了“四強四弱”的狀態,即“政治意識弱化,經濟意識強化;集體意識弱化,個人意識強化;榮譽意識弱化,利益意識強化;敬業意識弱化,閑散意識強化。”這樣的思想變化,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同時,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不平衡,而且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也給高校的學生工作帶來阻力。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任務,這不代表這個思想體系有什么不足,高校學生要對教育的本質進行深刻的理解,解決問題最佳的途徑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密聯系起來,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思想水平,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不斷進行教學內容、教育形式、管理機制等的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是最關鍵的。建設一支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才能保證高校的學生工作高效優質,才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價值觀,以此為出發點,更新教學理念、端正教學態度,確保教師和學生有良好的交流溝通的渠道和溝通的熱情。其次,要加大對高校人力資源的投入,確保把優秀的人才引進來,主動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以適應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需求。
面對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和思想的特點,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都是大學生,要以高校的大學生為主體開展疏通引導。教師要摒棄傳統的老師為中心的觀念,以人性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實行自我教育的引導。首先,高校要不折不扣地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學生自我教育的行為,保證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正確軌道。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利用學校各組織團體的力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最好的鍛煉,在這個過程中強化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是大學生,而大學生又是思想活躍感情豐富的人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正確地面對學生成長過程中價值觀的差異性,要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結構、心理素質等不同的差異,對他們的優點進行正面的評價,對于他們身上的弱點可以提出來,卻不能有任何的否定,要用自己真誠的情感影響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顯而易見,思想的引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動力,只有方向對了才能行穩致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現階段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教育工作者者要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把這種科學的理念融入高校的各項工作中去,從而制定出適合大學生素質提高的科學的教育方案,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