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逐步邁入信息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對于傳統的新聞媒介,廣播,電視雜志等等正在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的新媒體技術正在不斷取代舊媒體,以自己獨特的特點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成為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大學生日常與網絡接觸最為頻繁,其世界觀,人生觀,教育觀都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并且對于高校教師而言,在新媒體大背景之下,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挑戰又有機遇,本文將通過分析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意義,最后分析,在新媒體環境之下,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發現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的問題,并且根據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引領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不斷發展,使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也給高校帶來了發展契機,創造了發展空間,促進了高校經濟的騰飛。但是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制度的不斷健全與完善,又給高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面臨新的市場競爭壓力。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新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當下各個行業最熱門的應用。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在新媒體的支持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并且隨著十九大習主席提出青年就是未來的引領下,必須對高校青年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夠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發展,才能讓高校人才為祖國建設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后備軍。
就新媒體技術的推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正面影響而言,首先新媒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開發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積極而主動的自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利用新媒體進行教育授課,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有意義的教學視頻以及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課件,利用豐富多彩的圖片、聲音將理論性的知識生動的展現在每一個學生面前,可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引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新媒體教育還可以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和學習交流平臺,比如說學習通、勵志君等APP,是實現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新媒體途徑。
其次,新媒體技術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關內容,并且也能夠拓寬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習的途徑。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依托于網絡信息技術,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多樣性,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為學生創建自由平等的交流平臺,利用微博、論壇、電子email、交流群等加強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首先,在新媒體支撐之下,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塑造。然而對于我國新媒體網絡技術平臺而言,網絡信息監管制度仍然存在著許多的缺陷,經常會導致學生接觸到的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出現暴力、色情等等不良信息,由于學生抵抗誘惑的能力較差,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很容易產生錯誤的價值觀,進而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次,許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成為了典型的低頭族,忽視了學校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社會嚴重脫軌,沉迷于網絡世界,不愿意與人交流,這嚴重阻礙了學生政治意識的樹立,認為政治無關于己,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課程的順利開展。最后,在新媒體網絡世界當中有大量的網絡信息,可以誘導學生將網絡行為變成現實行為,由于網絡的虛擬性放大了學生的虛榮心以及攀比心理,使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此外,新媒體技術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取海量信息,導致了許多學生集體意識淡薄,團隊協作能力較差,這對學生日后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許多不利影響。
在新媒體時代,要積極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平臺,加強教育與新媒體的融合。高校要建立媒體運營中心、學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公眾號等等教育平臺,并且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些教育平臺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方便學生獲取信息,學生進行學習。學校新媒體官方平臺可以利用話題引發學生留言,使師生能夠進行互動交流,然后管理者將思想政治主流價值觀、網友趣味留言等等進行置頂推送,以此增加學生的參與感,滿足學生的歸屬感,這種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新型教育方式,可以加強
師生之間的教學交流,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可以創新教育模式,從而開辟新媒體教育新陣地。
在充分利用新媒體教育的同時,一定要凈化網絡環境,健全教育監督機制,不僅僅要發揮新媒體多樣便捷的獨特教育優勢,也要及時遏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高校可以對校園網進行優化與監測,禁止學生查閱不良信息;其次要提升學生的網絡信息篩選能力,對網絡不良信息進行自覺抵制。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培訓和指導,引導學生認識到新媒體的兩面性,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其次要進行網絡安全講座,定期開展各種網絡法制知識普及,增加學生的網絡知識,規范學生上網行為。校方可以建立有效的網絡交流平臺,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對網絡環境的的看法,形成科學完善的自覺監督機制,從而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
在多媒體教學下,教師必須轉變教材觀念,將教材作為輔助材料而不是上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必須時時關注時政熱點,在課堂上補充國家政治最前沿的知識和熱點話題,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知識,才能夠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對于教師來說,可以讓思政教師組成教師課程小組,由一線老師帶隊,定期討論熱點知識和熱點話題,對其進行分類探究,再轉化為課堂傳授內容,從而在進行思想政治原理理論教育的同時,通過熱點知識和熱點話題的案例討論,加深學生的學習。
利用新媒體發生,主要是教師可以通過公眾傳播媒體激發學生保證教育工作學習的熱情,在當今智能手機如此普及的時代,人人都會上網,人人都在學習上網,更不要說走在信息時代前列的大學生,目前學生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人手一部,所以教師要積極利用手機這個媒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與推廣,Mhm他們和手機打交道的時間更長,也更為廣泛。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進行內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題討論定期推送相關內容,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讓學生通過評價留言等等方式進行與老師的溝通,形成以學生為主導的先進課堂模式。
總而言之,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一定要結合新時代新媒體,在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素養,以豐富的時代內容和時代傳播媒介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讓更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積極改變課堂教育模式,積極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當中以學生為主體,利用新媒體輔助工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