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宣羽/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人類命運共同體自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以來,備受世界矚目,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外事工作方面的部署又將人類命運共同體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深入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刻意蘊在當今世界背景下變得尤為重要。“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是馬克思關于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發展最終理想狀態的偉大構想,深刻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完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結構,實現人類美好向往。
自由人聯合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發展的必然路徑,雖然二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由于在理論淵源、實現形式、最終目標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自由人聯合體思想以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為基礎的,是馬克思在對分工、生產、國家、階級等方面進行深刻分析和揚棄之后所形成的思想。馬克思在《1844 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通過異化勞動理論進一步闡述“真正的共同體”的重要意義,“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揭露了“虛假的共同體”外表下的真正本質,表明無產階級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資產階級“虛幻的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果。在中國人的文化世界里,自古以來就有著對和合世界的憧憬與追求?!渡袝虻洹分刑岢隽恕皡f和萬邦”的思想,在實踐中衍生出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和”等價值追求。同時,中國自古崇尚追求公利,體現出“天下為公”的義利觀。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以主體之間自由平等、自我利益與共同體利益合一為價值追求的理念,深深打上了中華文化的烙印。
自由人聯合體最終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將自由人聯合體稱為“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2],自由人聯合體的核心要義就在于人,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勞動的本質也有所轉變,推翻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合理的制度,實現人的本質。同時,人的自由越充分得到發展,從而就會推動社會進步,反之亦然,只有處于一個進步文明的社會人才能解放。在那時,人與社會達到高度統一,人類終于實現一直以來追求的美好愿景。
人類命運共同體追求構建和平發展的美好世界。面對一系列復雜世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科學性的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是站在中國立場提出的,它更是以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為最終目的而提出的。世界各國人民應該像家人一樣和諧相處,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需。自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提出以來,我國積極踐行,“一帶一路”等相關倡議的提出正是我國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體現。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是對馬克思自由人聯合體新時期的繼承,而且因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還對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有所創新,是當前世界向前邁進的路徑選擇。
自由人聯合體,以人為核心,關注人的發展,出于對人類未來命運前途的關懷與思考,馬克思用畢生精力在探索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隨著實踐我們的社會飛速發展,但在人類邁向美好未來面前仍有一些問題與阻礙,在如此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與國際形勢之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3]的人類命運之問,并創設性的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同時,每個人的物質、精神層面得到了滿足,在這種利益的保障之下,由人聯合體才能平穩運行,這一利益觀也依然沿用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運行中,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構建的,以利益為支撐,其基本理論內涵就是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也要合理的關懷其它國家的發展,各個國家都處在同一條利益鏈上,同處“地球村”中,他國的利益就是自己國家的利益,維護好全球利益,也就給自己國家帶來了利益。
馬克思曾提出: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保?]馬克思雖然承認資本主義為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資本主義的存在對社會整體來說是弊大于利的,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實踐證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可以共存,雖然資本主義仍然存在著私人所有制的弊端,但是其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削弱可能導致的社會沖突,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再局限于推翻資本主義,而是要摒棄傳統的觀點,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和諧共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經濟方面倡導各個國家平等享有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成果;主張各個相關國都應享有對應話語權,實現貿易自由與平等,防止一些經濟大國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打壓其它小國。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為實現“自由人聯合體”提供了現實路徑與未來選擇。因此,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發展路徑有助于推動人類文明和國際社會的進步,為人類走向“自由人聯合體”奠定更進一步的基礎。
開放帶來進步,合作預示共贏?,F階段,各個國家要共同攜手面對可能出現的危機與挑戰,成為一個堅強的共同體,才能實現長足的發展與繁榮。為此,我們國家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以實際行動證實中國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提出者的大國擔當。在“新冠肺炎”的疫情當中,我們國家深刻貫徹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盡全國之力穩控國內疫情的同時還向其它國家伸出援助之手,與各國合力共戰疫情,為世界各國和諧共生貢獻了中國力量,堅持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貫徹落實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實現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中國智慧。
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國際社會發展,以前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為主導,直至2008 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在低迷的世界經濟環境中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才使世界認識到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存在弊端,中國經濟發展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本國經濟現實,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推動經濟一體化的措施,推進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將世界朝著合作共贏謀發展的新型友好關系推進。由于我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因此一直與許多國家保持良好的發展關系,初建合作平臺,在未來的規劃中,中國也將一如既往,秉承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搭建更加廣闊的發展新平臺。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經過不斷的融合與創新,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5]。要充分尊重各國的文化,保護文化多樣性,建構新型科學的文化觀。目前,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作為我國外交的重要方針政策,更要加強文化認同。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無窮的魅力與意蘊,西方國家“零和”思想成為過去,我國的“和合”思想才符合時代要求。同時,要摒棄文明優越觀,尊重文明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尊重其他國家的道路選擇以及發展理念,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加強各國人民的溝通與交流,構建新時代新型文明觀。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進入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提出的解決人類社會問題的方案;自由人聯合體是馬克思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狀態的美好構想。深入分析研究自由人聯合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各方面的關聯,是邁向新時代我國實現各項目標應有的理論探尋。只有認識到聯系與區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最終構建自由人聯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