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鮮鋒/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職業技能競賽是以接近國家解決現綜合教學和生產經營工作中實際問題所提出的一種完善職業培訓制度的產物,其根本目的還是以促進技能人才培養,激發教育工作者對職業而教育改革與實踐的研究與創新。隨著高職院校近些年來的不斷擴招發展,如今職業技能競賽對于當今教育體系的影響也日益深入。因此,對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對教學改革影響進行研究,有著較為的實際意義。
現如今,隨著國家對于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使得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速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但在此快速發展的背后,很多高職院校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到當今教學改革的效果,還會導致學生空有理論知識,而無實際操作技能水平,不符合國家對于高職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以舞蹈專業為例,很多高職院校中的舞蹈專業都存在著教學理論落后、實訓條件不足、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該些問題的存在,使得高職院校所培養出的舞蹈專業人才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的情況,其不僅說明當今高職院校教學需要進行改革,也說明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到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對于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并將職業技能競賽作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內在推動力。
現如今,國家倡導職業技能競賽應以“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練、以賽促建”,堅持職業發展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教學創新,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舞蹈專業來說,通過校級職業技能競賽,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競賽考核,及時發現舞蹈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缺陷問題,然后依次為基礎,著手進行舞蹈專業的教學改革、從而實現從過去的以理論教學為本的情況,變更為現在的以職業技能為本的新型教學導向。另外,隨著校級職業技能競賽的不斷開展,高職院校勢必會逐步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重視起職業技能對于舞蹈專業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重要性,進而促進高職院校日常教學方法的轉變,促使舞蹈專業教學更加貼近于社會的實際需求,強化舞蹈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的關聯性。
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也正是如此,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勢必要以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作為質量評價核心,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的培養,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為此,在近些年來,高職院校在開展校級舞蹈職業技能競賽前,都會充分聽取相關行業、部門技術專家對于相關職業崗位的實際職業技能需求,并以需求為基礎設置競賽指標、評價標準以及競賽項目。在實際競賽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會充分吸收相關行業專家、學者的指導意見,并邀請企業人員作為競賽指導。通過該種合作方法,雖然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將會日益深入,但也要求高職院校的教育必須要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校級職業技能競賽中奪得良好的成績。
通過校級職業技能競賽,高職院校可以發現當今社會對于人才需求方向,這不僅可以幫助高職院校開展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模式,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社會競爭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以舞蹈專業為例,在學校方面,高職院校可以將學生的職業能力同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對比,從而發現當今教學中的不足以及需求改進之處,推進教學改革。在學生方面,校級職業技能競賽有著以下三點促進作用:其一,校級職業競賽可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得出日常課程學習效果;其二,能夠為學生設立一個學習榜樣,學生通過自身和榜樣的對比,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三,校級職業技能競賽能夠良好的模擬學生日后的表演的職業氛圍,其可以幫助學生逐步的適應舞臺氛圍,進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由于職業技能競賽的競賽指標、評價標準以及競賽項目均是來源于社會企業,所以競賽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社會和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企業對于職業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方向。因此,高職院校不僅可以從競賽結果中發現現有課程體系的不足,為能夠進一步強化職業技能競賽的實際效果,高校還需要加強對社會及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從而以此為基礎對自身的課程體系進行有效改革。另外,因為職業技能競賽一切項目都是以職業技能為考核基礎,所以其還要求高職院校要對現有的課程設置情況進行有效改革,增加學生的實訓課程,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訓課程充分將理論和實際職業技能相互關聯,做到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舞蹈專業是一門對實踐需求比較高的專業,其要求高職院校能夠給予專業學生更多的實踐時間。但事實上,很多學生都表示無法有效的將理論和實踐相互關聯,這也就導致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在開展校級職業技能競賽以后,高職院校逐步開始認識到現有課程體系與企業及社會實際需求的差異性,從而對課程體系進行不斷調整,確定了一學生職業技能時間為主線、一能力培養為根本的新型職業課程教學體系,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對于教師而言,職業技能競賽將可以有效反饋出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從而幫助教學及時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并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平臺,向其他教學進行學習的同時,深入了解當今企業和社會對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實際需求,進而為教師后續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職業技能競賽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結合舞蹈專業的實際特點,培養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理論實踐結合能力以及自我創新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培養。為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與同行業教師和社會技術人員進行不斷的交流研討,了解當今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現狀,再結合競賽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職業能力培養和技能強化訓練,在培養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都將會得到有效提升。在比賽后,教師需要對競賽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分析,確定比賽過程中學生和自身的不足之處,然后結合企業需求情況,對日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進行有效改進,進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效果。
校級職業技能競賽雖然可以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個有效的檢驗平臺,為校領導的教學改革提供了相關的決策上的參考,為教師提高了一個新的而學習和交流平臺,更是為學生提高了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并且可以良好的提高高職院校教學的改革效果。但職業技能競賽終究不是教學,其與教學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從實際情況來看,職業技能競賽可以視作為一種精英教育方法,而高職院校教學則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型技能訓練。因此,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教師和學生,都需要理性看待職業技能競賽,不能夠因為爭強好勝而形成一種“為賽而教學”的錯誤思想。職業技能競賽只能夠為高職院校教學提高一些合理參考,卻不能夠完全替代課程教學,高職院校需要引導教師和學生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的促進作用,從而讓教師重視起職業技能培養的重視,結合當今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情況,對學生的相關職業技能進行針對性培養,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職業技能競賽的根本作用。
校級職業技能競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也為所有學生建立了一個加深職業技能素養與職業精神素養融合的平臺。通過職業技能競賽,高校、教師以及學生都將會不斷重視起職業技能的作用,并且在長時間的職業技能培養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敬業守信、注重創新、團隊協作等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的職業精神素養。而在實訓培養過程中,學生將可以促使自身的職業精神素養同職業技能素養間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最終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從當今職業技能競賽的實際開展效果來看,凡是涉及到職業技能競賽的專業及課程,其都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專業教學改革,其中以舞蹈專業為最。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舞蹈專業中的理論與實踐的關聯性更強,所以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生來說,舞蹈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更容易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得到發揮,教師和學生也更容易在競賽中發現教學或者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裝置性的解決辦法。但從實際競賽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校級舞蹈職業競賽的時候,都未能夠良好的把握當今社會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此,高職院校需要對舞蹈職業競賽進行更加細致性的劃分,根據面向群體的不同,設置不同的競賽項目、競賽指標和評價標準,最后通過競賽來推進舞蹈專業教學改革,加強舞蹈專業與社會需求的實際關聯性,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開展校級職業技能競賽盡可以有效的促進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深化校企間的合作、改進當今的人才培養模式、促使課程體系的改革、提高教師的教學學生,幫助學生實現職業技能素養和職業精神素養的有機結合。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高職院校要能引導教師和學生理性看待職業技能競賽,充分發揮出職業技能競賽的促進作用,這樣才能夠發揮出職業技能競賽的根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