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勃/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當前,建設高質量的應用技術大學越來越受到各級地方的重視,這無疑是促進經濟結構方式轉變和改善民生的戰略舉措。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技能教育,對提升高素質人才隊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活動,建設符合“立足時代、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高效”要求的實踐教學資源是應用技術大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滿足社會勞動力需求的必要條件。
實踐教學資源是指為實踐教學課程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類可供利用的基礎條件,主要可以分為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兩大類。硬件資源包括實踐教學場所及環境、實踐教學設備等,軟件資源包括實踐教學師資、實踐課程資源、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等。實踐教學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應用技術大學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資源。本文主要論述硬件類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及管理。
當前,應用技術大學普遍通行的做法包括各教學部門自行管理、以專業特色劃片管理、成立實驗實訓中心集中管理等多種模式。校內外實踐教學是對學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充實提升的必要手段,也是滿足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其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直接反映教學單位的配套建設投入程度,因此,從根本上重視并加強對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的優劣程度與應用技術大學投入、運行和規范化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采取何種運行管理模式確?;貎炠|、高效、可持續運行,將是應用技術大學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雖然大部分應用技術大學在保持原有管理格局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及教育教學活動的實際要求,對實踐教學場所管理模式進行了一些調整,如增加了對先進技術設備的投入和購置,這使得硬件水平提高了,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其存在的實踐教學資源缺乏合理配置、整體利用率低、實踐教學與生產環節脫節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應用技術大學校內實踐教學資源只有按照科學配置、運行高效的原則,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打造結構合理、能教善做,會經營善鉆研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專業化隊伍,緊跟企業需求,加強工學結合,完善保障機制,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總要求。
當前,統籌建立實踐教學資源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管理模式是應用技術大學區域共享型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的一種典型管理模式,它主要有如下兩種模式:(1)集中管理式,此種管理模式是將實訓基地成立一個實訓中心,此基地的一切事務都由實訓中心來統一執行。(2)分散管理式,即將實訓基地的事務分成幾個不同的部門去進行管理,與集中管理式截然相反。這就能夠將實訓資源分配給不同的部門去進行,能夠達到資源的最優化和充分利用,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從而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具體來說,可以借鑒如下方式提高實踐教學場所運行效率:
對校內實踐教學資源采用統一管理、統一調配的開放式管理體制,確保實踐教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在這種統籌兼顧的管理模式下,各個應用技術大學先后創建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場所)作為學校一個獨立的教學、教輔、行政相結合的機構,按照統一集中管理、統籌安排的原則,對校內實踐教學資源進行管理。實踐教學場所內配備有專職從事實踐課程指導的專職教師及管理人員,這批專職隊伍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認真履行所肩負的實踐教學職能。
借鑒并遵循用人單位集約化運作模式,精心布局并規劃滿足需要的校內實踐教學資源,在組建保障實踐教學的專業組群、專業背景的專門化隊伍之前,必須盡可能掌握實踐教學所具有的時代性,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進行貼合時代所需的延展性課程設置,利用先進工藝技術及前沿技術充實并豐富整個實踐教學過程。把包括專業基礎技能在內的各項動手實踐內容,充分融入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教育教學、職業素養和行業規程的完美統一。因此,專職指導教師還可以可以借助校內實踐教學資源,仿照行業企業的運行機制,全方位展現工作真實場景,讓學生對工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真實情境有個系統化了解和認識。
應用技術大學可以嘗試對實踐教學資源實施對外開放共享,即時間和空間上的開放。在保障機制健全的條件下,實踐教學場所應考慮最大限度的開放(包括課余及節假日)。同時,為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可以發動學生自主參與設計實踐教學課程,讓課程方案更加貼合實際,做到理實一體。利用實踐教學場所查詢系統的“網上預約”功能,進行實訓項目、項目類別實訓指導等查詢與設計。
學生自主設計實踐課程各個環節的方法步驟、對策思路以及課程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在課程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可到實踐教學場所進行自主課程實踐創新。學生參加開放實踐教學課程,經過相關老師考核后合格者,可賦予其相應的學分,可用作替代選修課學分。指導教師也可布置一些理實結合實踐操作性強的課程方案,把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充分納入到課程資源的設計創新,使其在課余時間借助學校開放共享的教學資源來完善其設計思路,實現資源充分合理使用,增加實踐創新的可操作性。
當前應用技術大學普遍借助網絡化手段,將實踐教學課程所涉及的專業領域技術手段充分融入到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的各個環節,達到提升教學資源使用率,避免資源閑置及浪費的目的。
將現有實踐教學資源利用校園網絡建立區域課程網站運行并不斷充實和完善,并實施實踐教學資源開放共享后,在日常實踐課程以外,學生遇到專業知識的困惑后,可以尋求校內網絡資源的幫助。網站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讓學生通過課余時間的反復學習來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起到了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及時糾正專業錯誤的能力。
教育部等部委曾出臺指導意見指出,應用技術大學應當整合各類實驗實踐教學資源,努力建設滿足開放共享需求的教學平臺;整合并吸收優質實踐教學資源,不斷加強實踐教學資源的內涵建設,起到成果共享與示范引領的突出作用。
應用技術大學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與規范化管理,關系到培養造就高素質技能人才教育理念的目標實現。建立健全科學嚴謹運行高效的實踐教學建設及管理體系,并不斷完善與之配套的保障組織機構,推動實踐教學資源有序合理開放共享,才能完成對高層次技術人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