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宇威/廣州工商學院
大學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轉折階段,對大學生來說有著重要地位。大學生在此開始能夠更多地主動選擇學習的內容和個人發展的方向,學校的教學不再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也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礎教育中,經常研究教學的方式與方法,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被過分強調。因為大學生本身具有了基礎教育賦予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經驗,并且開闊的學習環境讓大學生有了內容更廣泛,他們的學習不再滿足于教學,而對自主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靜瓊的研究表明,由于大學生自身基本素質和學習目標等差異,學校的教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學習手段,而發現學習作為自主學習的方法之一,其對于學習者和學習材料的靈活性使之十分適用于大學生,并成為其主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大學生的成績不再取決于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而是加入了平時成績、課堂表現、課程作業等多種因素,因而大學生的學習環境相對較寬松,給予了大學生更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
當代大學生在面對各種類型的資格考試以及非專業學科的學習興趣和要求時,不斷的開始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由于學習內容需求的不斷提高,學校的課本及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學習目標。所以大學生開始多方式、多角度的尋求新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不管是考研、考證,還是想要學習非本專業的知識,都可以通過書籍、網絡、課外培訓班等各種各樣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大學生通過對外界的相關知識進行分類、篩選,而后確定學習內容和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了解世界和自身的需求,促進了大學生個人成長。所以自主學習的相關研究十分重要。教育界也普遍主張大學生要進行自主學習,因為自主學習者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方面都是自主的、積極的參與者。這種主動性更利于學生的知識內化和記憶。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新知識和問題解決策略的學生比接受指導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新的任務中去。
學習是由個體經驗所引起的行為或心理較為持久的變化過程。學習是個體適應環境的過程,學習能力也是適應能力。它可以激發人腦智力的潛力,從而促進個體身心的發展。自主學習是學習中的高級形式,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標志。自主學習也稱作“自我調節的學習”,廣義上來講是指學生主動地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并主動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從現有研究來看,自主學習實際上是一種廣義的學習“方式”,其涵蓋的具體的學習方法有很多種。發現學習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發現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自己獨立閱讀書籍和文獻資料,或獨自解決一個問題時,通過獨立思考而獲得對于學生來說是新知識的過程。
自主學習最早的研究多涵蓋在學習效果、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方面研究之中。Zimmerman提出了自主學習的研究框架,認為自主學習的方法的特征應包括:自主計劃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評價學習效果。后期的大量研究都基于這個框架而進行。
在課堂教學環境下,發現學習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指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主動形成新概念,并運用策略的過程。自主發現學習的概念源于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他強調知識的習得過程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認知過程,并且十分鼓勵發現學習。布魯納認為,學生主動地通過已有的舊知識來建構新的知識結構,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學習的靈活性,促進新知識的保持,對其學習動機的增強也有著良好作用。因為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發現能夠使學習者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使學習者得以采用適當的方式更好地組織當前的知識。
Risenberg和Zimmerma對學業成績較高的學生進行了研究,其結果顯示學業成績高的學生中高自主學習水平者的成績要高于低自主學習水平者。而學業成績高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策略的運用上與學業成績低的學生存在極大差異,他們能夠更多更好地使用自主學習的策略。McDaniel和Schlager在考察大學生解決盧欽斯(Luchin)“水瓶”問題的實驗中發現,被要求自主發現問題解決策略的被試在遷移任務中成績比接受直接指導的被試高。高自主學習水平者更擅長組織和整合學習材料,而關于記憶的研究表明,經過深加工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習者記住,這種組織和整合學習材料的能力就是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部分。
所以,自主學習能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學習效果。作為學習的高級形式,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習者學習效果的體現,也就是說學業成績的高低。同時它也影響著學習者對于知識的運用,學習者主動的進行學習的一系列活動,能夠使其深刻理解所學知識的意義,才能更自如的運用知識。
根據布魯納的理念,學習者自己閱讀教材并主動從中發現知識的應用是一種自主的發現學習。自主的發現學習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使用自主發現學習策略多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優于較少使用自主發現學習策略的學生。也有研究認為自我概念越高、對學習環境越容易適應的那些學生更加愿意使用且受益于自主發現學習。學習者成績高、自我概念高,并能很好的適應學習環境,能夠促使他們在人生道路中有更好的發展。
具有掌握目標的學生更關注掌握和理解學習內容,在成績差的時候也有很高的學習意向,能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所以這種學習者使用的自主學習策略就多。相對于外在動機為主的具有表現性目標的學生,內在動機為主的具有掌握目標的學生往往有著更高的成就。學習者主動確定學習內容和目標,其目標區別于為了應試而進行的成就目標,更加有助于學生學會學習的同時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所需,促進學習者的個人發展。
由于大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寬松,學習內容更為廣泛,自主學習逐漸成為大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自主學習強調學習者主動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并且自我監督,主動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夠獲得成績,還能夠為個人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因此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當代大學生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