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占衛/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國內外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高等教育改革工作已經成為我國現代教育中的重點內容。高校黨組織是社會基層組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在高校進行宣傳和培養人才的主要組織。縱觀現有的高校院系黨建工作,在政治氛圍營造、院系黨組織支部活動開展等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何更進一步的優化高校黨組織建設成為對應黨建工作的設計核心。對此高校黨員干部和黨員教師都要會反思當前院系黨建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嘗試發揮自身的黨建意識和帶頭作用,從多個方面來帶動學生黨員一起來探索和實踐更加高效的黨建工作,最終讓高校黨組織成為基層組織中的中堅力量。
高校黨組織的主要成員是黨員教師和黨員學生,黨員教師不僅僅承擔著授業解惑的責任,他們身上還肩負著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的骨干帶頭作用,在爭做學科領頭人的同時也需要引領高校黨支部黨員做到踐行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以往的高校院系黨建工作中,學生黨員和教師黨員的接觸機會普遍較少,很多教師黨員的榜樣作用也未能實現最大化發揮。優秀高校院系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并非一日之功,政治氛圍作為高校黨組織干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前提,也能為高校黨組織引導未入黨學生群體迸發入黨愿望提供良好的環境影響因素。對此高校黨組織應首先明確優秀黨員教師和黨員干部群體可以為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培養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加強黨員教師與黨員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此充分展示出黨員的模范性和先進性。
例如,高校黨組織可以定期組織黨員教師來進行“優秀黨員教師樹新風”的活動。即高校黨組織安排各個院系黨組織支部中的學生黨員對所有的黨員教師以匿名投票的方式來選出當期的優秀黨員教師,而被選中的黨員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通過安排講座、茶話會等多種活動形式來與黨員學生一起來分享自己在入黨路上、入黨以后所經歷過的比較有正面意義的事件,也可以一起討論關于黨當前所提出的新政策、新方針等的見解與看法,以此在高校院系黨組織支部中成功引出以優秀黨員為表率的新型黨建工作方向。同時對黨員學生而言,他們能在這樣的活動中不斷拉近與黨員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兩個群體之間不再是以單純的師生關系相聯系,而是能更進一步的發展成朋友關系。在黨員教師分享自身與黨組織之間的故事這一過程中,就已經在無形之中讓集體政治氛圍變得更加和諧健康、積極向上。不僅如此,高校為能更好的在校園范圍內營造出更加良好的政治氛圍,還可以讓黨員學生在未入黨的學生群體之間安排關于黨的宣傳活動,最終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落實高校政治氛圍優化。
高校黨建活動一直是高校院系黨組織黨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對高校黨組織這樣的基層黨組織而言,凝聚力、戰斗力、活力這三大要素都是考驗一個組織是否能長期存在的必要前提。縱觀現有的高校院系黨建工作,很多高校黨組織的核心干部都沒有認識到凝聚力這些因素對黨建工作的積極影響,所設計的黨建活動雖然都能做到定期開展,但在多數時候都存在組織不力、敷衍了事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黨員對相應的黨建活動參與時缺乏足夠的興趣,同時活動參與性和主動性也明顯不足,黨建活動應有的教育實踐意義并沒有得到完全發揮。對此高校院系黨組織應先明確認識到優秀的黨建活動所具有的特點,盡可能的引導廣大教師和學生黨員在活動實踐中不斷提升個人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意識,從而讓黨員在多元化的黨建活動中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論素養。
例如,高校院系黨組織可以將黨建活動分為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兩大類,理論活動主要是指安排學校黨員群體進行黨課、培訓班、報告會等形式的政治思想學習活動,讓廣大黨員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以此促使他們更加愿意投身到高校的科研、教學、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為能保證理論活動的有效性,高校院系黨組織干部還應在搞好思想發動、征求群眾意見的同時,嘗試讓各級黨員開展談心交心、撰寫黨性分析材料等更加深刻的活動。而實踐活動主要是以主題黨日活動為主,高校院系黨組織在以往的主題黨日活動設計中,很多時候都將黨日活動的范圍局限在校園之內。而黨所一直提倡的“為人民服務”這一核心思想,在很多高校院系黨組織的主題黨日活動設計中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因此高校黨組織若想讓自身院校的黨建工作翻開新篇章,可以嘗試將黨日活動的活動場所范圍、活動方向進行擴大,讓學校黨員走進社區、走進企業等多種場所。如高校院系黨組織干部可以帶領院系黨支部黨員群體開展“黨員服務進社區”為主題的黨日活動,讓黨員學生和黨員教師分批、分時的下沉到當地部分社區,通過為社區居民宣傳黨章黨史、應用學科專業技能幫助社區工作人員解決實際問題、幫扶社區生活困難老人、舉辦社區文藝匯演等多項被細化的活動,盡可能的促進黨員群體在良好的思想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落實個人與集體的黨建工作,最終讓高校院系黨建工作更加具有針對化、特色化的特點。
確定高校科研的核心地位,不斷提高高校科研教學水平,這一直是黨的基本路線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主要就是能讓黨總支都圍繞教學科研這一核心開展工作,讓黨建工作與科研教學進行深度結合,做到相互促進、共謀發展。在普通大眾的認知中,黨建工作和科研工作是兩個基本沒有關聯的領域,但實際上黨建與科研這兩大領域存在著互相滲透的關系,因為大部分高校科研教學中所存在的重要問題往往需要各級黨組織進行相關的問題解決對策討論和決策。所以說,黨建工作能為科研教學工作保駕護航,而科研教學工作也能為黨建工作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指導方針。因此高校院系黨組織也應明確認識黨建工作與科研工作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嘗試進行營造科研黨建的和諧氛圍。
例如,高校院系黨組織可以提出“校園科研樹黨建新風”的主題倡議,該倡議的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各級黨員教師和黨員學生能以身作則,做到尊重人才、知識、科學,努力樹立學習之風作為校園風氣的核心,不僅要在各院系的公告欄中展示相對應院系教師和學生的優秀事跡和評優評先結果,還可以讓各個院系來針對自己院系的專業特色來安排優秀黨員學生為未入黨的學生進行指導和宣講,通過各級的黨員互動、師生互動等讓校園內部環境變得和諧寬松,以此方便廣大師生群體能找到合適的發展空間,令師生群體的教學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此過程中高校黨組織也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通過多種活動不斷加強學校師生的思想政治素養,讓尊重科研的思想在校園中蔚然成風。第二部分則是嘗試加強高校的黨政干部和師資力量建設,為高校科研教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由于在現有的高校教學中,往往存在很多黨員教師只關心自身的教學科研,并沒有深入領會黨的大政方針、政策變化的意識,科學判斷國內外格局與形勢變化的能力也普遍較弱,這樣的黨員教師無疑是無法滿足高校院系黨建工作的骨干成員要求和深度參與到黨建科研的人才要求的,所以高校院系黨組織要經常安排該類黨員教師進行與學科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多元化形式的學習,組織黨員教師通過講座、座談會、新聞閱讀等多種方式去多多關注一些黨的政策方針變化,最終讓黨員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科研和黨建的能力,進而令他們能在教學科研方面充分發揮自身的學識與思想作用。
高校黨建工作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工作,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做好高校黨建工作的關鍵之處就是要深刻理解時代人文精神所給出的新命題要求與方向,加強對黨員群體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的培養。而且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吸引力并非只是僅憑簡單的講座、黨課培訓等就能建立和長期穩固的,黨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黨,所以它就應該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所以高校黨組織不能讓枯燥的理論方針作為廣大黨員群體與黨之間的緊密聯系。同時高校院系黨組織的黨員成分主要是黨員教師和黨員學生,黨員學生群體并沒有過多接觸過社會,同時他們也屬于當代青年的代表群體,所以高校黨組織在黨建工作中,要做到了解黨員的需求和關心黨員的發展,盡可能的讓黨員學生和黨員教師能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進而令他們對學校產生更深刻的認同感。
例如,高校院系黨組織應加強校內工團組織的指導,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慶和傳統節日,先是在校內安排學校黨員群體進行慰問、座談、文字表演等一系列的文體娛樂慶祝活動,讓校內各類黨員群體了解到黨組織所提倡的人文關懷精神對黨員生活的積極影響,讓高校院系黨組織通過情感將各級黨員凝聚在一起。不僅如此,高校院系黨組織還可以在重要節慶日中帶領校內黨員走入社區、福利院等對老年人、當地工作人員進行慰問活動,讓這樣的活動將黨員群體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聯系起來,進而促進黨員的情感發展。同時高校黨組織還可以嘗試建立政務公開制度,盡量落實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群體的監督權、決策權,把涉及到師生自身利益的事項如獎學金評選、優秀教職工評選等在各個院系中通過設立政務公開欄的形式來向師生公開,以此讓學校各級黨員認識到高校黨建工作的公平公正,從而讓高校的人際氛圍變得更加和諧溫馨。
總而言之,高校黨組織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對應的黨建工作就是確保黨的各項工作都能在高校中得到順利開展。而且高校院系黨組織的黨建工作目標和任務已經十分明確,院系黨組織的骨干黨員應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做到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和思想方針,盡量去開啟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起點,不斷開辟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做好培養社會未來接班人的中心任務,在發現現有高校院系黨建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優化。除此之外,高校院系黨組織干部還應號召黨員教師和黨員學生落實履行個人職責,在高校范圍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盡可能的為推進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保證,最終成功實現高校院系黨建工作的全面創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