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杰/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由此,年輕一代的教育狀況與國家形勢興衰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要注意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我們黨的發展史結合起來。加強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讓他們形成對生活、世界的正確看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應該堅持以育人為本和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要求把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目前,推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要轉變以往過分重視文化技能的培養而忽略其人文性的觀點。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學習相輔相成,當然還需要學校愛護和適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今社會,人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獨立性和主體性,時代發展需要具有主體性的個人。因此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務必堅持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自覺性,使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近年來,高等院校缺乏政治思想教育,導致了許多負面的事態發展,也使得社會各階層認識到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國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的思想理論運用仍然相對較少,當學生沒有正確的三觀時,在復雜的社會條件下,他們可能會經常出現消極的心理,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導致不能夠改變的惡果。
在新的媒體時代,傳統的大學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模式正在逐漸失去競爭力,因為缺乏創新和突破,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模式正在改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資源爆炸式增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的信息壟斷已被打破。此外,電子書籍、貼吧、互聯網論壇、微博、QQ、微信等網絡平臺在逐漸形成和傳播多樣性的思想和政治觀點,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情況。知識的多樣性和信息資源的急劇增加,逐漸暴露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弊端和局限性。
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就現在的社會來說,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大量的學習信息,同時,大量的負面信息也很容易獲得。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是多樣的,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也是多樣化的。高校學生要擁有對信息的鑒別能力。當前,不僅一些新媒體在吸引著學生的關注,大量的信息量在網絡環境中也對大學生很有吸引力。一些大學生們缺乏自律的能力,無法抗拒網絡依賴的誘惑,沉溺于網絡游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在網絡上經常出現對主流思想的批評,這使社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人員產生質疑與不理解。如果學生們同意非主流思想的觀點,這可能導致他們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產生抵觸,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產生阻礙。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學生要想對社會做出貢獻,就必須有政治覺悟、對形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做到團結人民。但是,隨著網絡的傳播,大學生們能夠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包括有害的信息。教師很難監測到所有的信息內容,這對高校的思想和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多問題。
目前,在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學科的教學內容經常出現重復的現象。比如,在思政課本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兩項課程中有一些內容相同的知識點,雖然如此對學生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不斷重復的知識點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相關知識的不斷重復可能會使學生對未知的知識更加感興趣。例如,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許多學生通過網絡及媒體等媒介,他們開始欣賞西方文化與思想,甚至學習和模仿。西方國家和我國在社會結構上的不同,使得西方國家與我國在思想觀念和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有很大的差異性。這就是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改變設置類似內容的可能性,避免重復開設課程,強化學生的思想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世界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里開設了為許多學院和課程能夠順應與滿足社會的需要。但是,這也使很多學生往往只學習那些較為實際的、有助于增長技能的學科。雖然許多企業表面上招收高道德和高技能的人才,然而,實際上目前國內企業的招聘只注重應聘人員的技術知識和專業基礎,這使得大多數學生對一些公共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習視而不見。這就是為什么高校要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建立系統的課程體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因此,學校要使學生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指導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
人本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價值觀之一,這就是為什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發展。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要依據具體情況,著眼于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培養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素養。在過去的思想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以說教為主。要改變教學方法,并特別重視發展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力。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這個目標非常符合馬克思主義主體全面發展的概念。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非常有力的指導,它集中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政治教育,它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使學生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知識的同時,了解真實的社會情況,提高自身素質,達到深化認識和應用學習這一方法論的目的。
作為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只有做好新時期的思想工作、德育工作、人才培養工作,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才能真正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才能肩負起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