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萊克曼 蔣薈蓉
判斷力,這種將個人素質和相關知識、經驗結合起來,形成觀點并做出決定的能力,在缺乏明確的相關數據、沒有顯而易見解決方案的情況下,領導者要做出好的選擇,只能依靠判斷力。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能夠形成觀點、解讀各種跡象,我們需要的是——做出好的判斷。
練習、技巧和人脈,共同構成了領導者的決策力。
學習:用心傾聽,批判性地閱讀
很少有人能夠全盤吸收自己獲取的信息,我們會過濾掉自己不希望得到的信息。這種傾向非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改善,反而會越來越糟糕(研究表明,兒童能夠注意到成年人注意不到的東西)。表現優秀的人尤其容易犯這個錯誤,因為成功往往會帶來過度自信。
另一個問題是信息超載,特別是書面材料過多。CEO的時間和注意力都有限,他們收到的大量郵件和簡報很難全部處理完。領導者在閱讀方面另一個更微妙的風險在于,人們只會理解書面材料的字面意思。如今假新聞屢見不鮮,決策者必須格外留意自己看到和聽到的信息的真偽。你在評估和篩選信息方面真的做得足夠好嗎?想想平時你會不會只挑與自己觀點一致的報紙看。
如何提升:主動傾聽,主動留意沒有付諸言語的信息和肢體語言,是一種值得鍛煉的寶貴能力。要提升這種能力,有許多建議可供參考。要注意自己對信息的篩選,以及可能阻礙別人表達不同觀點的防衛性和侵略性。如果你聽得無聊,失去了耐心,那不妨提幾個問題,以確認結論。如果你手頭的書面簡報太多,看不過來,那就重點看討論問題的部分,不要看其中對展示內容的總結,因為在會上你會看到正式展示(董事會總是會有一大堆提前復印的展示材料)。要尋找口頭報告和書面材料有差異的地方。仔細思考基礎數據的來源,以及數據提供方可能在尋求哪些利益。如果可能的話,要盡量聽取爭論雙方的意見,并拿到相關數據,特別是要了解你平時不太贊同的那一方的觀點。最后,要確保自己所使用的數據的檢驗標準和替代指標足夠可靠,找出檢驗指標中的差異并嘗試理解。
信賴:要追求多樣性,不要追求認同
領導不應該是一個人的事。領導者做決策的時候,不必單打獨斗,可以仰仗其他人的技能和經驗。向誰尋求建議、在何種程度上聽取建議,對決策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歷史學家多麗絲·古德溫在《政敵團隊》一書中提到,亞伯拉罕·林肯請來自己尊敬但彼此意見時有不一致的專業人士組建內閣。麥肯錫長期以來一直將“提出異議”這項義務(而非建議)規定為員工工作方式的核心環節。亞馬遜的領導力原則明確提出,領導者應當“尋求不同視角,努力推翻自己的信念”。
經驗:參考過往經驗,但要有豐富的經驗
除了數據和相關的實證,領導者還要運用經驗來做出決策。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提前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好準備。如果領導者以前遇到過類似情況,就會知道自己應當在哪些地方投入精力和資源。
評估自己依靠經驗做決定的成效。回顧自己的重要判斷,確認其中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確認自己是否從中獲得了有用的經驗,類比得出的結論是否恰當。將正確和錯誤的部分都記錄下來。這一步很難,而且你會很想改寫歷史,所以找教練或同事來分享你的結論會很有幫助,因為別人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你還可以嘗試找一位聰明的朋友,讓他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給出評論。
超脫:辨別偏誤,質疑偏誤
在利用自己和他人具備的各種知識處理信息的過程中,一定要意識到自己的偏見。熱情追求目標和價值,是一項優秀的領導才能,可以鼓勵追隨者更加努力,但也會影響領導者處理信息、總結經驗和選擇征求意見的對象。因此,在智力和情感兩個層面保持超脫的能力,是形成優秀的判斷力必不可少的因素。這種能力很難掌握。近年來行為經濟學、心理學和決策科學方面的研究表明,錨定效應、確認偏誤、過度風險規避以及過度風險偏好等認知偏誤,對人的決策會產生普遍影響。
選項:質疑原有的解決方案
優秀的領導者不會滿足于已有選項。事后看,許多糟糕的判斷必然失于草率,因為當時根本沒想到真正重要的選項(以及發生意外后果的風險)。全面探尋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是領導者提升判斷力的重要步驟。CEO不必自己想出所有選項,但要設法消除令管理團隊有所保留的擔憂和認知偏誤,保證團隊成員能夠積極提出所有的可能性。倘若所有可能的選項都能放到桌面上討論,做出正確判斷的可能性就會提升很多。
實施:考慮方案的可行性
即使你在理論上做出的選擇全是正確的,倘若無法解決如何實施、由誰實施的問題,也還是會失敗。擁有杰出判斷力的領導者在確定行動流程時會預測風險,并找到能夠應對風險的相關人選。這個人選不一定是提出方案的人——提出方案的人,可能囿于某種具體方案,反而無法順利完成行動。從更普遍的角度來講,擁有才華、創意和想象力的人,不一定具有實際執行能力。所以,小型科技公司往往難以將創意變現,而經常會被創新能力較低但組織更完善的行業巨頭收購。
領導者要具備很多能力,但這一切的基礎是優秀的判斷力。運氣也許會決定你最終能否成功,但好的判斷力會讓你拿到一大把好牌。
(摘自《哈佛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