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環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鰲江鎮第五小學
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小學課程教學中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培育視域下需要小學教師結合教學目標要求、課程內容等,圍繞小學生自身的實際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教學機制,強化理念和方法的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所學的理論應用于實踐中,提高知識靈活應用成效。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方面除了要開展理論知識教學以外,教師還應當堅持學用結合,對學生動手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這樣才能切實提升他們的綜合技能。加強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現狀與完善措施探究,具有積極的教育價值。
小學勞動技術教學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勞動技能教學都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中圍繞理論教學內容等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一方面可以改變單一的理論講解帶來的學生理解意識差、學習興趣不夠等問題,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參與課程學習以及應用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綜合學習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更好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在應用的過程中手腦并用并學會思考和總結,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獲得更多的收獲和體驗。
目前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方面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習慣于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然后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的內容來進行應用。沒有著重圍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等進行針對性訓練,也沒有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等進行技能的針對性提升,從而導致學生對勞動技術課程的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死記硬背,理論聯系實踐應用等方面的意識不足。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勞動技術教學成效,切實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探索:
要圍繞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以及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制定清晰的教學目標。對教科書的內容進行全面分析,然后讀小學生的勞動動手能力、學習興趣登記進行全面深入了解,以此為基礎循序漸進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逐步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意識和能力。
要深入結合小學勞動技術教學的課程內容,以及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等,針對性引入相關的關聯內容,從而不斷培育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習潛能。比如在課程導入階段,可以結合教科書的內容,設計一個豐富的導入情節,借助現代多媒體平臺等引入相關的動畫等,在課前精心制作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實物并引入到課堂,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把他們帶入到課堂學習中進行操作實踐。又如教師可以圍繞培育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結合他們這一階段的心理與生理特征等,課前設定相關的教學主題讓學生動手制作,然后在課堂上讓大家講解自己動手參與的過程以及制作的實物等具體的特征、作用等,或者在課堂上進行深度創造,鼓勵學生在教科書相關模型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創作,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動手進行制作更多的富有創意的實物等,全面提高制作信心。另外教師要注意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等,循序引入相關的內容,注意內容的難度等,可以先易后難,循序讓學生體驗,在其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共同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法等,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動手操作的熱情。
動手操作要上升到意識和思維,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切實啟迪心智,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為此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教學法,引入色彩鮮艷、形狀各具特點的作品等,通過對比教學、差異化探索等給學生視覺帶來沖擊,然后引導他們深入知識領域去探究。比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喜歡的顏色等圍繞勞動技術課程內容進行圖案的豐富創作,提高他們的色彩辨識能力,提高思維的活躍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做好教學總結與反饋。要圍繞如何動手以及怎樣動手兩個方面鼓勵學生不斷發散思維,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高效開展各方面的作業,進一步激發探究精神。對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表現多鼓勵、多肯定,及時進行糾錯和合理引導,從而鼓勵他們提高自我完善意識。對細節更加關注,設計相關的層次問題等,逐步提高設計難點,從而讓學生在逐步突破中尋找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切實鍛煉思維。
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思維的鍛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具體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圍繞培育目標從興趣入手,加強關聯內容的引入和情境的豐富創設,并做好激勵引導,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