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花
江蘇省張家港市中興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綜合實踐教學課程的開展愈發受到重視。如何同時兼顧綜合實踐教學課程和小學基礎課程教學,是當前所有小學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將項目學習融入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使得實際的教學工作不僅符合綜合實踐課程要求,也符合基礎課程學習要求。教學實踐證明,在綜合實踐課程中融入項目學習主題,不僅可以提升師生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
所謂項目學習,就是圍繞具體的中心任務,將作品成果展示給他人,引導學生充分的利用相關資源,在真實的生活中,開展主題相關性的探究性活動。對于項目學習來說,內容、活動、情境和結果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內容。
項目是由一系列的具有一定共性的“主題”構成。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談話訪談等諸多方法為學生篩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然后綜合考慮課程綱要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重組,確保可以形成具有一定綜合實踐性的課程主題。主題為活動的開展提供方向,符合社會時代發展的要求,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的主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項目是一個總主題,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所開展的所有活動,也叫次主題活動,都是圍繞總主體而進行的。給小組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針對自己的次主題設計合理的活動方案,確定活動名稱、時間、成員、地點以及流程等內容。
項目活動中,學生的成果就是最終的成就。作品制作是項目學習的產品和結果,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實就是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教師的組織下,小組之間可以相互分享和描述自己的作品,交流學習經驗和體會。
針對活動成果,開展互評和自評,鼓勵所有的師生都要對主題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專家,師生都可以成為評價的主體。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活動要求設置具體的評價指標,并且根據這些指標和目標評價項目的完成度。在評價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認識自己。
確定活動主題后,就可以對項目活動進行設計,確保項目活動可以涵蓋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主題學習,幫助學生獲得真實的學習體驗,建立課程和生活之間有效的聯系。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確定學校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會生活等分項目專題,然后再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確定系列性活動主體,形成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鏈,為學生主題活動的整體設計提供便利。
在專題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差異、個性差異和能力發展差異,以此為基礎,確定最適合學生的項目主題。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從教師所準備的一系列主題活動中選擇一個主題,合理的設計和實施。小組的活動方案有很多種,可以是問題討論形式、可以是角色扮演形式等,在開展項目活動前,小組成員需要全面的考慮,選擇最合理的方案形式,激發學生參與項目活動教學的積極性。
項目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相互展示成果。根據主題活動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成果的交流平臺,如網站展示、表演等。這樣一來,師生都可以及時發現項目活動中,大家所遇到的有趣的事,同時也能正確的面對和解決項目活動開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和障礙,鼓勵同學之間進行意見交流,保證可以更好的完善項目成果。在整個活動中國,教師都要仔細觀察每一名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和狀態,對狀態不佳的學生,及時進行引導和幫助,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在項目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建立項目學習的綜合實踐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務必保證該體系的建立立足學生的發展,同時還要注意遵守評價結果多元化的原則。在正式進行項目學習活動前,教師需要做一個全面的學情調查,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行動能力的、學生感興趣的項目主題。在主題互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組織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成果分析活動,并且及時對學生給予輔導、指導和幫助,旨在更好的完善活動成果。完成主題活動后,以自評、互評的方式對小組的活動成果進行評價,可以要求家長、專家等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來,促進學生活動反思。
將項目學習融入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師生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也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