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杰,馮國紅,陸 娟
(東北林業大學 工程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工業工程起源于制造業,卻不局限于制造業,專業本身具有明顯的價值傾向、家國情懷、以人為本、提升效率、節約資源、綠色制造、匠心精神、勇于改善和創新、精準提升服務的理念[1]。從某種意義上講,工業工程專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元素。
中國是制造大國,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工廠”,中國制造出口全球,但“低端”“廉價”“模仿”等刻板印象始終不能被徹底摘除。如何從設計到生產實現創新,建立透明的生產過程質量、安全管理,是工業工程從業者應該具備的專業技能。《中國制造2025》標志著我國將全面實施制造強國戰略[2],這更需要工業工程人才為其添磚加瓦,要想實現制造強國戰略,就必須嚴控質量,勇于創新,故必須要求工業工程從業者具有家國情懷、精益求精、勇于創新、不忘初心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只有工業工程從業者具備了道德修養和專業技能,才能成為合格的工業工程師。
工業工程課程思政是基于專業的內涵、特點、特征,結合東北林業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內容和國家需要,挖掘“愛國的情懷、崇高的價值觀、深沉的使命感、積極主動發現問題學習態度、不斷探索學習與創新精神”5個思政元素,形成工業工程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并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完善,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文化教育、職業素養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緊緊圍繞“培養什么樣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按照“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努力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明確了思政教育的內涵,如何進行踐行呢?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在線開放課程授課模式已經逐漸融入了傳統課堂[3,4],“MOOC+SPOC+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成為了探索的方向[5,6]。線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選取合適的MOOC思政資源,同時設計具有東北林業大學林業特色的工業工程專業思政的SPOC資源,線下老師通過課堂補充講解學生對課程存在的困惑,引導學生對不懂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加以討論。這種新型思政教育模式可以更快、更全面地更新思政課程資源,使課程與時俱進,同學們在聽課過程中針對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評論的方式與老師互動,在翻轉學習的部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體地位得以體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
“MOOC+SPOC+翻轉課堂”授課模式推進課程思政的整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模式
開課前的教學準備,主要包括MOOC前端選擇和SPOC資源設計。此部分的關鍵工作是選取合適的MOOC思政資源,以及設計結合林業特色的工業工程專業相應的SPOC思政資源。SPOC資源設計主要包括MOOC資源以外的視頻、教學課件、討論話題、習題、作業、測驗等。
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分為線上自學、翻轉課堂、線上深化和反饋追蹤4個階段。
線上自學:在“發布學習任務”“發布匯報內容”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目標和內容;利用“發布相關資源”和“反饋學生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政資源的學習。
翻轉課堂:利用“教師輔導”“教師就典型問題與學生進一步討論”引導學生,將思政的內涵潤物細無聲的融入討論中;利用“教師進行課堂小結”環節將思政內容進行提煉,使思政內容升華,讓學生直接感受到老師傳遞的思政。
線上深化:將思政內容融入“發起各類測試”“發布應用案例”中,通過“交流討論”環節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思考世界觀、價值觀等。
反饋追蹤:課后結合視頻觀看數據、線上習題、翻轉課堂討論、課程問答與發帖情況反映出的知識弱項,整理每次課堂線上學習的相關數據,及時調整、安排下一次課程的授課環節,并對于整體的授課流程、每個時間段的授課內容、授課環節、授課方法都進行精心設計,包括“在線教學資料準備”“課程互動”等每一個環節,保證課程流暢性和質量。同時,調查問卷是了解學生最簡單、最直接的一種方法,可充分發揮調查問卷的優勢,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調查問卷的設計很關鍵,筆者認為可從調查內容、調查對象、問卷作答、提交方式上進行設計,具體可參照表1進行設計。

表1 調查問卷的設計
調查內容: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方面,一是對于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二是基于教學內容產生的影響。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和“教學內容產生的影響”得分均較高,說明課程思政推進效果較好;如果“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得分高,而“教學內容產生的影響”得分低,說明課程思政推進效果不理想,有待改進;如果“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和“教學內容產生的影響”得分均較低,就需要主要在督促學習方面下功夫。
調查對象:將學生按照專業成績排名分成優(排名前20%)、良(排名第21%~50%)、中(排名第51%~70%)、差(其他同學)4個群體,分別進行問卷發放及結果統計。同樣的課程、同樣的授課方法,這幾類群體的表現往往有一定差別,尤其是優秀的和差的學生,往往差別較明顯,分類調查,分類分析,有利于獲得更詳細的信息,從而針對不同群體的問題區別對待。
問卷作答:每個問題以最低0分、最高10分進行量化回答,以便進行定量分析。
提交方式:以不記名的方式提交,更容易獲得學生的真實想法。
“MOOC+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自主學習占的比重較大,為了盡可能的督促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教學評價的設計變得很關鍵,建議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且盡可能的考慮了平時學習的各個環節,筆者基于教學經驗,設計的成績構成比例如下,從學生的反饋和最終的成績來看,效果較好。
期末成績:階段(20%)+平時(40%)+期末(40%)
平時:翻轉課堂(10%)+線上學習(10%)+線上活動(5%)+線下活動(5%)+實驗(10%)
教學方法的設計是充分發揮教學模式優勢的關鍵。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接受課程的相關知識及思政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MOOC+SPOC+翻轉課堂”授課模式下可貫穿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專題式教學法、話題引入式教學等。
(1)案例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法是一種最常用、最有效的授課方法[7,8],在課堂教授、翻轉課堂中都可廣泛運用案例式教學,可使授課效果事半功倍。例如以工業工程的經典案例和往屆學生改善的優秀案例,對其領域內如何應用工業工程的知識、方法、工具進行闡述,詮釋工業工程以人為本、精益求精的做事哲理和不斷改善、優化、創新的精髓所在,培養學生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2)專題式教學。專題式教學是融入思政理論及思想的很好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專題的設計,弘揚愛國情懷等。例如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長、教師代表、校友“開學季致詞”為專題,梳理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愛國的情懷、崇高的價值觀、深沉的使命感、積極主動發現問題的學習態度、不斷探索創新的學習精神五個思政元素的人才觀和教育觀構建“專業思政”體系,融入到課程的全過程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責任和使命。
(3)話題引入式教學。教師可以將時代的熱點話題引入課堂,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自然而然的推進課程思政。例如以當代關注的焦點、熱門話題(如中國制造2025),使學生理解工業工程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所體現的特征和肩負著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責任,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精神和工匠精神。
人類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這是一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獲得巨大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或深刻的洞見的時代。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新時代的高校思政教學,必然需要在當前時代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既傳承好中華民族傳統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尊重多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迎合當前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成長狀態,實現最為合理的教學過程。在工業工程專業的思想政治實踐中,通過“MOOC+SPOC+翻轉課堂”的方式,將課程思政元素滲透到專業課程中,采用專業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提高,培養適應國家改革發展需要的工業工程專業的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