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進云
摘? 要:全面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做好農村土地資源開發工作,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則必須正視土地利用問題,發揮農村地理國情監測的作用,根據監測結果制定科學的土地利用總規劃方案,科學實現土地轉型,秉承綠色開發理念,大力促進農村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該文將系統論述如何發揮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價值,希望能為農村土地規劃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國情監測? 土地利用? 總體規劃? 應用
中圖分類號:F301.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072-03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Rural Geographic Monitoring in Land Use Planning
QIN Jinyun
(Guangxi Taicheng Land Consulting Co., Ltd.,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00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he l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 resource,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must face up to the land use problems, giving play to the role of rural geography conditions monitor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 to set up the science of land use overall planning, scientific implementation of land transformation,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will systematically discus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ural geographical situation monitoring in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land use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rural land planning.
Key Words: Nation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Land use; Master plan; Application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土地資源開發以及中國城鄉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農村地理國情監測的作用,做好農村土地利用轉型規劃工作有助于推動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協調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各方面的土地使用情況,并對土地進行詳細編制,進而促進農村土地資源的協調發展。該文將簡單介紹土地利用轉型的基本定義,淺析土地資源利用轉型中的環境問題,舉例分析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現狀,并綜合探討如何發揮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價值。
1?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本定義
從狹義視角來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則是指以國家所擁有的土地資源及其指標為依據,做好社會各方面的用地協調工作,同時,科學執行土地編制工作,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如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優化土地資源調配利用方式,并通過科學開發土地空間資源提高其利用價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和國家經濟發展關系密切,其規劃核心是土地資源管理。從土地利用轉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概念分析來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包括土地空間資源開發、國土資源利用、耕地保護、林地保護、園地規劃、草地規劃、土地生態整治和土地資源保護,同時,根據自然環境、社會發展態勢與經濟條件為土地開發利用工作制定科學、長遠的總體規劃方案,全面優化土地資源利用途徑,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布局。
2? 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現狀
在農村地理國情監測方面,我國目前依舊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應用規模,尤其是在我國衛星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該內容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地理國情監測的內容已經覆蓋了土地利用、水利工程、農業發展、林業發展、環保行業等領域,并且在不斷摸索中積累了許多的應用經驗。例如,在2011年陜西省正式啟動了地理國情檢監測試點工作,充分利用采集到的測繪數據,應用大數據技術、數字化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后,將其應用到了該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包括行政區域劃分、水系流域規劃、道路交通優化等,借此來提高陜西省應用規劃水平,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2012年,我國還對青藏高原地區、重慶市地區、四川省汶川縣等區域,開展地理國情監測的試點工作,總結出了滿足國內監測需求的指標體系,內容包括技術應用體系、具體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項等。我國屬于農業大國,人口基數龐大,但是總的土地資源有限,如何均衡農業生產和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也是國家重點考量的問題,這也反饋出進行農村地理國情監測的重要性。通過采集農村地理國情數據信息,可以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供有價值的應用數據,同時也為提升土地資源分配合理性,提高現有資源利用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如何發揮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價值
3.1 科學制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
全面做好農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首先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轉型規劃方案,與此同時,須從戰略與政策的雙重角度出發,制定緩解土地利用轉型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有效策略。從整體結構來看,農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制訂工作主要分為四大階段:第一,編制農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第二,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的研究工作;第三,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并予以申報;第四,嚴格審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
3.2 實現地理國情監測體系向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的轉化
從本質上分析,地理國情監測體系和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存在明顯的差異,做好地理國情監測工作,獲取精確的監測結果,目的是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參考方案。做好土地利用規劃分類工作,則必須對地理國情監測管理工作進行分類,實現地理國情監測體系向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的合理轉化。對于作為耕地的土地來講,在地理國情監測分類工作中,耕地名稱屬于“二級類土地”,分為旱地和水田,轉化為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之后,雖然也將耕地名稱叫作“二級類土地”,分類卻區分為旱地和水澆地。在園地分類中,地理國情監測體系劃分得非常細致,二級類所占比例較高,旨在便于分類結果能有效應用于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地理國情監測分類中二級類園地包括果園、茶園、桑園、橡膠園、苗圃、花圃和其他園地。轉化為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之后,園地名稱為“二類土地”,分類包括果園、茶園和其他園地。在林地轉換工作中,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將林地分為灌木林、喬木林、喬灌混合林、竹林、疏林、綠化林地、人工幼林、稀疏灌叢等,轉化為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后,林地分為灌木林地、有林地和其他林地。在草地轉換工作中,地理國情監測分類將草地分為天然草地、包括人工牧草地和其他人工草地,轉換為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后,草地分為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
3.3 細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內容
細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內容,做好土地資源開發管理工作,必須著重細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的評價指標,將該方案的評價工作落實到位。從整體結構來分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生態保護指標、土地退化防治指標、農業耕地資源保障指標、城鄉一體化建設用地增長指標、耕地指標、林地指標、園地指標、草地指標、補充耕地風險評價指標等。其中,生態保護指標又分為自然景觀變化指標和生態多樣性保護指標,土地退化防治指標分為邊際耕地退耕指標和土地整治指標。
4? 結語
綜上所述,全面做好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工作,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轉型規劃方案,從戰略與政策的雙重角度出發,制定緩解土地利用轉型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有效策略,實現地理國情監測體系向土地利用規劃分類體系的轉化,細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耕地指標、林地指標、園地指標、草地指標、補充耕地風險評價指標。
參考文獻
[1] 胡東明. 新形勢下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轉型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9):27-29.
[2] 楊梅煥,楊永崇.縣級土地利用規劃中耕地保有量預測研究——以陜西省米脂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0):15009-15011.
[3] 孫健.山區縣域耕地資源土地利用規劃中約束性控制指標分配研究——以寧??h為例[D].寧波大學,2012.
[4] 徐文會.農村地理國情監測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
[5] 喬朝飛.國外地理國情監測概況與啟示[J].測繪通報,2011(11):81-83.
[6] 陳俊勇.地理國情監測的學習札記[J].測繪學報,2012(5):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