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寶
誠信,除了是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重要規范之外,同時也是新時期社會大眾普遍認可的行為規范,對社會以及個人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個人來說,誠信是做人以及在社會立足的關鍵;對社會而言,誠信直接影響整個社會風貌以及社會凝聚力的形成。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誠信意識及行為,不僅與自身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同時與祖國及民族的未來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小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發揮課堂作用
班主任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是學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力量。有人感慨:“老師好當,班主任難做。”其實,有挑戰才會有超越。班主任只要積極真誠地投身到學生中間,就能收獲到不一般的快樂。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誠信教育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同時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提。所謂誠信,也就是誠實信用。新形勢下,人們的道德觀念以及道德意識呈現多樣化特征,各層次社會成員的道德標準不同,如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假冒偽劣商品,人們忽視誠信的重要性、不誠信的現象就顯得十分常見。這些均直接影響青少年成長,所以,加大誠信教育力度,讓學生做到自勵、自警、自重就極為重要。
課堂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場所,誠信教育同樣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各學科滲透誠信教育的機會,貫徹落實誠信教育。這樣,既可以有機結合學生誠信教育與認知行為培養,還可以將誠信教育的內容進行豐富和延伸,使誠信教育由理論向實踐轉變,防止流于形式。課堂中滲透誠信教育,首先,可以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整合,加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力度,借助思想課程,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將良好的誠信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其次,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充分滲透誠信教育,例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金色的海灘上》一課為例,本文主要講述的一位小姑娘在海灘上撿貝殼的時候和一位畫家相遇了。畫家也想到遠處的礁石上撿一些更美麗的貝殼,就請小姑娘幫忙看守自己的畫夾和衣服,小姑娘同意了。在等畫家的時候,烈日當頭,讓人感到十分難受,但小姑娘仍寸步不離,一直等到畫家回來,畫家十分感動,想方設法要送一些貝殼給她,但都被她婉拒了。教師在教學課文過程中,要把重點詞語抓住,讓學生一遍又一遍朗讀,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在體驗文中美麗景色的基礎上,加深對誠信品德的認識。
在教學實踐中,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促進現增強學生誠信意識,了解誠信做人的重要意義。在筆者的班上,經常有一些學生喜歡互相送小卡片,這本來沒有多大問題。但是,沒過幾天,卻有一些學生向同學要回送出去的卡片,這便引發同學之間的矛盾。這件事情看起來十分簡單,但背后所隱藏的隱患卻很大。學生不守信用,便會失去友誼。就此現象,筆者創設班級小論壇,讓學生在論壇中針對“我如何對待送給別人的禮物”“如何對待他人送給自己的禮物”展開討論。之后,又以“言必行,行必果”為主題,開展班會活動。在班會活動中,給學生講述宋慶齡奶奶誠實守信的小故事,告訴他們守信帶給他人的好處,同時也有利于自己。然后,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論壇中的兩個問題,并闡述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明白,做人要講信用,不能言而無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家校結合,創設誠信環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缺少誠信,這也與社會環境與個人成長經歷有關,但家庭教育的缺位是最為直接的因素。家長應承擔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職責,所以,家長必須垂范誠信意識,為孩子樹立榜樣;注重加強和學校以及老師的聯系,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班主任要形成家訪制度,在固定的時間召開家長會,設計家校聯系手冊,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這不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也對教育合力的形成極為有利。同時,家長應定期組織開展家庭會議,在家庭會議過程中,針對孩子近期的表現與學習狀況組織討論,兌現之前家庭會議中答應給予孩子的獎勵。如果在家庭會議中向孩子承諾考試進步,便獎勵其一套學習用具,那么當孩子在考試中取得進步,家長應在之后的家庭會議中兌現自己的承諾,以此樹立自身誠信的榜樣。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給予家長幫助,使其充分了解誠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意義,向家長傳授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促進學生誠信品德的形成。
培養學生自勵
葉圣陶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自學自勵。”新時期教師的才干,不僅應當表現在淵博的知識上,更要表現在能為學生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意識和強烈的責任心,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實現學習自勵。現代學生自尊心越來越強,在與其交流時要考慮到溝通的重要,讓他們容易放下包袱,傾訴心聲。溝通很奇妙,能在絕處逢生,讓看不見的東西浮現出來,最終幫助解決問題,使學生走出困境。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愛是奉獻,愛更是一份責任,出于責任,應該學會如何去愛。誠信與責任,多一分理解和寬容、少一分苛求,誠信教育并非短時間就可以實現,需要長時間的不斷積累。
同時,誠信也是一種法律意識,是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修養。在小學教育中,誠信培養具有重大意義,與小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同時與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息息相關。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誠信培養,促進與增強學生誠信意識。
(作者單系廣東省深圳市桂園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