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有林 鄧位喜 楊玉能
摘要:主要介紹了中草藥發酵的概念,發酵中草藥在豬生產中可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提高肉品質和生產性能,具有提高中藥藥效、形成新的活性成分、產生新藥效和節省中藥資源等多方面的優勢。
關鍵詞:中草藥;發酵;豬;研究
中圖分類號:S815.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10-0009-02
中草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稱中草藥。中國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目前我國大約有13 000種藥用動植物,養豬業中使用較多的有杜仲、松針粉、黃芪、山楂、黃蓮、麥芽、五味子、神曲、白術、陳皮、大蒜、五加皮、苦楝皮等。現代獸醫臨床手段越來越多,藥物廣泛應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導致的耐藥性和藥物殘留問題引起行業人士愈來愈多的擔心。中藥發酵技術是指將凈化的中藥放置在特定溫度和濕度環境中,通過某些真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藥物發泡、生衣的一種中草藥加工炮制方法[1]。早1 000多年前,我國就已開始采用發酵方法炮制中藥,目前使用的藥物中建神曲、六神曲、沉香曲、半夏曲、紅曲和淡豆豉等均是采用發酵炮制而成[2]。研究表明,中草藥發酵在養豬生產中具有提高中藥藥效、節省中藥資源、形成新的活性成分和不產生抗藥性等多方面的優勢。
1? 中草藥發酵技術
傳統生產神曲的方法,第一是將杏仁、赤小豆研成粉末后與面粉混勻;第二把鮮辣蓼用適量水煎成湯劑;第三把湯劑湯液慢慢加入混合粉末中;第四制成扁方塊后用粗紙包嚴實,放入木箱或席簍中,每塊要留一定的縫隙,上面覆濕麻袋等物;第五在30~37 ℃保溫條件下自然發酵,當表面生成黃白色菌絲后取出來切成小方塊,干燥即成;僵蠶是家蠶經白僵菌感染發酵而成,沉香曲、紅曲、淡豆豉等均是發酵的產物。從20世紀80年代起,很多學者開展了大量的采用微生物發酵手段來代替傳統中藥炮制方法的研究,很快就有人將微生物發酵手段運用到臨床上,開創了現代中草藥發酵制藥技術[3]。
中藥發酵按照發酵工藝可分為液態發酵和固態發酵。液態發酵是以抗生素生產工藝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多用于對冬蟲夏草、靈芝等藥用真菌發酵。其缺點是,第一,因其沒有抗菌能力,所以容易被污染:第二,中藥本身是固體,做成液體的轉化率低。因此對中藥的發酵轉化廣泛采用固態發酵技術。
2? 發酵中草藥在養豬業中的作用
發酵中草藥在養豬業的應用大多以飼料添加劑的形式出現,可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提高肉品質和提高生產性能,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草藥制劑在養豬業上得以應用。
2.1? 疾病防治
于桂陽等[4]進行了中草藥復方制劑對豬皮炎腎病綜合征控制效果的對比試驗,結果試驗組比對照組的發病率降低了9個百分點,病死率下降了4個百分點,表明中草藥復方劑對控制皮炎腎病綜合征有效果。邱長興等[5]用中藥強普生拓治療豬腸胃炎,治愈率為62.1%,比用抗生素的治愈率高7個百分點,說明中藥強普生拓治療豬腸胃炎有明顯的效果。
2.2? 提高免疫力
解除豬群免疫性疾病問題,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因素,但還必須采取有效手段增強免疫系統,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加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文揚[6]研究發現,對10個豬場以中草藥為主進行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控后,豬群的健康狀況大大改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草藥作為免疫增強劑對免疫功能提高具有促進作用,可活化機體免疫系統,使得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功能得以強化,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處理及遞呈抗原作用,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及增強其活性,提高抗體效價等。高鵬輝等[7]通過對茯苓、黃芪、陳皮、板藍根、山楂、黃柏等中草藥配伍成的發酵復方對斷奶仔豬影響的試驗中,發現飼糧中添加發酵復方中草藥能增加仔豬日均采食量、比對照組的仔豬體重提高8%、降低料重比,并能降低仔豬腹瀉率,提高血清中總蛋白、IgG含量,從而增強仔豬免疫能力,抵抗病菌能力加強。
2.3? 提高肉品質
Ahmed等[8]利用植物乳桿菌和釀酒酵母復方發酵中藥石榴皮、銀杏葉和甘草,3種中藥組合作為添加劑喂食后粗蛋白提升1.10%,粗纖維下降2.03%,粗灰分提升16.77%,飽和脂肪酸下降14.99 g/kg,多不飽和脂肪酸增加9.64 g/kg,乳酸、乙酸大幅度增高。將發酵后的復方中藥用于育肥豬可見背部脂肪厚度下降0.2 cm左右,飼料轉化率為3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提升,背最長肌營養成分變化比較大,說明降低了肥育豬的采食量和背標厚度,提高生產性能。胡廣英等[9]在研究晉汾白豬豬肉品質時發現,添加中草藥發酵劑后豬肉蒸煮損失顯著降低,且豬肉賴氨酸、精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含量均顯著提高。
2.4? 提高生產性能
何謙等[10]研究發酵飼料對規模化豬場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表明,在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嗜酸乳桿菌發酵過的中藥,仔豬糞便中有害菌群數減少,乳酸菌數目大大增加,改善了仔豬腸道微生態平衡,降低了肉類制品被致病菌污染的風險,提高了肉類食品屠宰前的安全性。金順義等[11]研究復合益生菌發酵中草藥對泌乳母豬的生產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發現,添加中草藥組平均采食量和泌乳量有增加的趨勢,且母豬乳汁中乳蛋白和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分別較空白對照組提高了62.22%和61.42%,同時該組仔豬的死亡率較對照組降低,試驗組母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雌二醇含量較對照組分別提高了17.79%和15.91%。
3? 發酵中草藥在養豬生產中的優勢
3.1? 中藥發酵后具有吸收較快和效果較好等特性
一些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在進入機體后不能被腸道直接吸收利用,只有通過微生物發酵將其降解成更小分子的活性物質,這些小分子活性物質更易通過腸道絨毛和血腦屏障與動物機體細胞蛋白相結合,因而比大分子物質有著更高的活性和吸收率,從而大大提高中藥養豬效果,迅速發揮藥物效能[12]。
3.2? 中草藥發酵后可改變藥物原有的性能
中藥物質可能對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有促進或抑制作用,因而微生物在中藥的特殊環境中可產生新的代謝反應,從而改變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形成新的成分或改變各成分比例。據相關研究表明,紅曲中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潘紅胺和夢那玉紅對鏈球菌屬、芽孢桿菌屬、假單孢菌屬均有抑菌作用。田天麗等[13]利用能產生出葡萄糖苷酶的一株根霉菌種對虎杖進行發酵,結果表明虎杖苷轉化為白藜蘆醇、結合蒽醌轉化為游離蒽醌。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可以和中藥的有效成分發生復方、協同作用,從而形成新的應用價值,擴大豬病防治范圍。
3.3? 中草藥發酵可降低毒副作用
相關研究表明,中藥通過發酵炮制與普通中藥相比可以降低或消除食欲不振副反應。李雁群等[14]報道苦參經過靈芝發酵后毒性降低,制作的苦參靈芝發酵液具有抗HBV的作用;動物血經微生物發酵后,消化吸收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能會分解部分中藥中的有毒物質,從而降低中藥養豬的毒副作用,或使原來不易消化吸收的物質經微生物分解后變得易于吸收。
3.4? 中草藥發酵可增強療效
王身艷等[15]對芍藥苷進行真菌發酵,芍藥苷口服后的藥效很低,發酵后的芍藥苷和芍藥內酯苷含量明顯降低,發酵后的芍藥苷口服后血藥濃度明顯升高,真菌發酵后產生一些新的活性因子,并且有較強的藥理活性。研究表明,夏枯草芽孢桿菌S2-13發酵炮制后的紅花,采用鄰二氮菲-Fe2+氧化法測定羥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質過氧化物含量,發現炮制后的抗氧化功效顯著提升。因此,發酵炮制可成為養豬生產中提高中藥藥效和速效的新思路和新途徑,間接地保護中藥資源,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 展望
保障畜禽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是目前我國畜牧生產的重點。從動物營養角度來看,研發出營養均衡、優質的飼料成為了畜牧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一些對動物產品品質有威脅的添加劑被禁用,為尋找一種綠色無污染,資源豐富,具有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不會產生抗藥性、無殘留、價格低的飼料添加劑,發酵中草藥就備受關注,在養豬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 喬延江,王延年,史新元,等.中藥發酵炮制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 劉亞明.發酵技術在中醫藥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中醫出版社,2010.
[3] 胡? 棟,曹景盛,胡佳川,等.現代發酵技術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J].飼料博覽,2019(9):16-19.
[4] 于桂陽,黃武光,鄭春芳.中草藥復方制劑對豬皮炎腎病綜合癥控制效果的對比試驗[J].湖南畜牧獸醫,2019(2):15-17.
[5] 邱長興,吳發廣,馬逢梅.中藥強普生拓治療豬腸胃炎臨床療效[J].當代畜牧,2008(10):45-46.
[6] 文? 揚.中草藥在豬病防治中的效果[J].作物研究,2010,24(9):363-366.
[7] 高鵬輝,王宏展,鄧曉敏,等.發酵復方中草藥的不同添加量對斷奶仔豬的影響[J].飼料工業,2019(19):30-33.
[8] AHMED S T,MUN H S,ISLAM M M,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natural and fermented herb combin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carcass traits and meat quality in grower-finisher pigs[J].Meat science,2016,122:7-15.
[9] 胡廣英,曹日亮,劉華棟,等.中草藥添加劑對晉汾白豬豬肉品質的影響[J].中國豬業,2018(12):28-32.
[10] 何? 謙,吳同山,李? 巖,等.發酵飼料對規模化豬場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08(6):62-64.
[11] 金順義,劉? 洋,常? 娟,等.復合益生菌發酵中草藥對泌乳母豬生產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獸醫學報,2018, 38(9):1783-1787.
[12] 湯天學,王? 剛.推廣使用綠色飼料添加劑[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1,27(6):183-184.
[13] 田天麗,沈? 競,徐萌萌,等.虎杖中虎杖苷的微生物發酵轉化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08(2):437-440.
[14] 李雁群,吳? 鴻.藥用植物生長發育與有效成分積累關系研究進展[J].植物學報,2018(3):293-304.
[15] 王身艷,劉學湘,王娟紅,等.藥用真菌雙向固體發酵草烏后菌質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及致大鼠心律失常作用[J].安徽農業學報2015(3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