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忠 沈洪學 熊同舟
摘要:宜昌市在羊布病凈化示范區建設中,通過采取高度重視,組織到位等多項工作措施,到2019年底,全市所有縣市區都沒有檢出羊布病陽性,全市范圍內也無新增人間布病病例,全市已達到羊布病假定凈化標準,針對羊布病的凈化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和完善,鞏固和提高凈化成效,建設好羊布病凈化示范區。
關鍵詞:羊布病;凈化;示范區
中圖分類號:S8-1?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10-0031-03
羊布氏桿菌病(簡稱羊布病)是羊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統。羊感染后,以母羊發生流產和公羊發生睪丸炎為主要特征。布氏桿菌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其特點是生殖器官和胎盤發炎,引起流產、不育和各種組織的局部病癥。對人的身體健康危害較大。
近年來,宜昌市畜牧業堅持強基固本,走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強宜昌白山羊等地方優質品種資源發掘、保護和開發利用,2015年宜昌白山羊以900.0品牌強度和176.78億元品牌價值榮登中國品牌價值榜畜牧類榜首。為有效開發利用宜昌白山羊等優質品種資源,同時也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2018年11月,宜昌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原湖北省畜牧獸醫局共同簽署《宜昌市羊布病凈化示范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湖北省實現羊布病凈化,建設全國首個羊布病凈化示范區,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羊布病區域凈化模式。現將宜昌市羊布病凈化示范區建設中的具體工作綜述如下。
1? 主要工作措施
1.1? 高度重視,組織到位
1.1.1? 市委政府高度重視? 宜昌市委、市政府站在公共衛生安全、畜牧產業發展安全、生物安全的高度,支持畜牧業綠色發展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2018年,先后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宜昌市羊布病凈化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的羊布病凈化區建設指揮部,對凈化區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1.1.2? 部門協作支持? 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對羊布病防治工作十分支持,特別是衛健、發改、交通、公安、財政等部門積極主動配合,在項目建設、聯合建設檢查站、聯合執法、經費保障、信息共享等方面主動作為。畜牧部門與衛健部門建立定期溝通機制,每年召開2次人畜共患病疫情形勢分析評估會議,相互通報人間、畜間布病防控形勢。
1.1.3? 上下聯動一盤棋? 各縣市區都成立了凈化工作專班,將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到鄉鎮、村,落實了衛健、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助工作機制,確保陽性羊與人布病之間的關聯互查準確到位,及時徹底消除隱患,形成上下一盤棋格局。
1.2? 明確技術路線,監測凈化到位
1.2.1? 科學制定技術路線? 制定全面監測、檢疫監管、陽性場管理和建檔立卡的技術路線。從2016年開始,結合該市散養戶為主、山區放養為主的區域特點,采用100%場群采樣檢測策略,全面快速地排查內部隱患,通過采取“檢測-撲殺-監測-凈化”的措施,迅速遏制了羊布病抬頭趨勢。每年召開全市羊布病風險評估會,通報和交流各區(縣)的布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研討布病凈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風險點,及時調整監測重點。
1.2.2? 種源凈化,創建示范羊場? 重點指導支持湖北致清和、長陽永興、宜都金旸等3個宜昌羊保種場從結構布局、設施設備、生產管理、生物安全等方面全方位進行標準化規范。2019年8月,以上3個種羊場順利通過了省級布病凈化示范場考核,全市省市縣級各類示范場累計達到10個。
1.2.3? 全面持續監測凈化? 2016年以來,按照以縣為單位、分級負責、動態管理的原則,對58 307個養羊場戶建檔立卡,建立全市羊布病凈化信息網絡系統。全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嚴格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戶”的要求,連續4年在全市范圍持續開展普查監測,累計采樣監測總數超過138萬份,累計檢出陽性492份,共撲殺866只陽性羊或同群羊,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并同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徹底清除隱患。至2019年底,全市所有縣市區都沒有檢出布病陽性羊,全市范圍內也無新增人間布病病例,全市已達到羊布病假定凈化標準。
1.3? 加強市域邊界管控,移動監管到位
1.3.1? 設置檢查站點,邊界管控無盲區? 2018年8月以來,各地結合非洲豬瘟防控的有利契機,全面強化市域邊界動物臨時檢查消毒點標準化建設。目前全市共設立臨時檢查消毒點69個,對所有進出的畜禽運輸車輛實行24 h管控。
1.3.2? 部門合作,聯合執法? 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主動與交通運輸、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動,對進出縣境的交通要道實施視頻監控,累計聯合行動52次,辦理執法案件49件。
1.3.3? 加強檢疫監管? 嚴格限制飼養羊從高風險區向低風險區調運,嚴格執行肉羊檢疫申報制度,檢驗合格后方可出證放行,做到凡進必驗、凡出必檢。
1.4? 強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到位
1.4.1? 監測能力提升? 宜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的監測預警能力處于全省前列,2017年再次通過獸醫實驗室考核和計量、農產品檢測資質“雙認證”。當陽、遠安、夷陵等3個縣市區已經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宜都市、枝江市、秭歸縣和長陽縣獸醫實驗室已配備PCR儀,正在抓緊改擴建,爭取年底前通過省級驗收;興山縣、五峰縣獸醫實驗室改擴建已經完成設計,即將開工建設。
1.4.2? 監管能力增強? 全市14個縣市區的98個鄉鎮(只統計有畜禽養殖)共派駐動物衛生監督人員115名。全市建成了宜昌城區、枝江、夷陵、宜都、長陽等5個現代化監控中心,布局監控點573個,從動物的出生、調運、銷售、檢疫、淘汰、死亡進行全程監控,打造了畜牧獸醫執法遠程視頻監控平臺。
1.4.3? 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市、縣市區兩級都完善了突發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和行動方案,落實了應急指揮機制,完善了應急物資儲備,規范了動物疫情報告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2018年8月,在夷陵區專門組織了全市突發羊布病應急演練,有效地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1.4.4? 病死動物收集處理體系健全? 各縣市區政府積極支持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在規模養殖場建設病死畜禽收集網點,相應配備1臺冷柜;以鄉鎮、街辦為單位或分區域建設病死畜禽收集中心,并配備冷庫1座、冷藏運輸車1~3輛。全市共投資1 137.1萬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33個區域性無害化收集中心、81個村、養殖場、屠宰場病死動物收集點,已建成無害化處理中心9個。目前,病死畜禽年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11 680 t,可完全滿足全市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實際需要。
1.5? 多方支持配合,經費保障到位
市、縣兩級財政都將羊布病采樣監測和流調、陽性及同群羊撲殺、病死羊無害化處理、動物衛生執法巡查等必要工作經費和補助資金足額納入本級財政預算。4年來,各縣市區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 629萬元,其中采樣人工費947萬元、檢測費329萬元、撲殺經費53萬元等。市級還爭取國家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羊布病凈化工作專項資金180萬元、省級500萬資金支持;從2018年起,市級財政每年將畜牧業綠色發展專項資金中20%,即240萬用于羊布病凈化區建設,有效保障了羊布病凈化區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
1.6? 提高知曉率,宣傳培訓到位
1.6.1? 宣傳發動充分? 組織市縣鄉畜牧部門人員規模養殖場業主和當地農民近800多人觀摩全市突發羊布病疫情應急演練,吹響了布病凈化示范區建設的號角。
1.6.2? 培訓做到全覆蓋? 2018年6月,在五峰縣召開布病凈化區建設培訓班,邀請國家級專家對全市畜牧獸醫系統及部分規模養羊戶進行布病凈化區建設知識培訓。各縣市區組織各類知識培訓587場次,累計培訓3.3萬人次,做到了布病防控知識全覆蓋。
1.6.3? 廣泛宣傳,形成氛圍? 設計制作布病防控知識宣傳畫,印刷6萬余份,下發各縣市區粘貼到每個養羊戶;在全市高速公路出口和國道、省道、縣道的市域邊界處設立羊調運警示宣傳牌83個,公布監管單位和舉報電話,大力營造區域凈化濃厚氛圍。各地通過報紙和電視等各類媒體開展宣傳337次,印發各類宣傳資料42.9萬份,百姓知曉率從最初不足10%上升到95%以上,有效提升了全民布病防控意識。
2? 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全市羊布病凈化區創建以來,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
2.1? 政府重視不夠,宣傳不充分
政府領導定期聽取工作匯報不充分,對凈化區建設進行工作布置和督促檢查不足,存在畜牧獸醫部門一頭熱的情況。畜牧部門沒有成立工作專班,也沒有合理分配任務、制定時間任務表和嚴格按時間節點落實各項措施。凈化區的宣傳培訓力度不夠,特別是對一線養殖場(戶)的羊布病知識及凈化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宣傳不夠,凈化區建設氛圍不濃。
2.2? 設施建設不足,監管不精準
指定通道、隔離場和洗消中心等基層設施建設遲緩。目前全市還沒有建成區域邊界羊進出指定通道,全市只建設了1個定點隔離場,只有4個縣市區依托非洲豬瘟防控建設了公益性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外,其他縣市區都還沒有建成公共洗消中心。
對山羊養殖場、無害化收集處理場、屠宰場等各生產單元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控制度和措施,各生產單元的各項生產、消毒等記錄缺失或不全;沒有建立從羊出生到死亡或出售的全程監督制度或體系。羊的調運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時有養殖戶網上或外地購羊逃避檢疫監管事件發生。
2.3? 能力和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2.3.1? 獸醫實驗室建設遲緩? 受財力等因素影響,個別山區小縣的獸醫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設難度大。
2.3.2? 基層隊伍難穩定? 受機構改革等影響,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的人員和職能調整較大,人員配備不足;省、市、縣機構上下不對口,工作聯系不暢等影響了工作連貫性。
2.3.3? 預警監測能力和監管能力不足? 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滿足疫病防控和凈化工作要求。
2.4? 產業發展不充分
宜昌市80%的國土面積屬于山地,區域內山巒密布,適合山羊產業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更是將山羊養殖作為山區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山羊養殖從業者多是老弱病殘,養殖規模存在小、散等特點,存欄50只以下養羊場戶占比92.74%。以秋冬季節餐飲消費為主,羊產品深加工和品牌意識還需要培育。產業發展不充分,影響了參與布病凈化區建設的積極性。
3? 下一步工作思路
3.1? 爭取重視支持
指導督促各地畜牧獸醫部門將羊布病凈化區建設作為重大事項再次向當地黨委、政府專題匯報,爭取重視支持。要對標對表、查漏補缺,加大財政等資金投入,盡快補齊獸醫實驗室、洗消中心、隔離場所等硬件短板。
3.2? 強化風險監測
制定結合本地實際的分區域、分不同風險等級的監測方案,加大對牛、豬等風險動物和無害化收集處理場等風險場所的監測力度,扎實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3.3? 強化指導監管
加強對山羊養殖場、無害化收集處理場、屠宰場等各生產單元的指導和監管力度,指導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控制度和措施,規范各種檔案記錄;加強對動物經紀人監管力度,嚴格實行動物經紀人和動物運輸車輛備案制度。
3.4? 抓緊準備驗收
組織相關人員到上海等地學習經驗,組織各級各地認真對照驗收標準和先進經驗,逐項梳理規范各類檔案資料。加大對各縣市區政府的督導力度,確保全市羊布病凈化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成功建成全國首個市州級羊布病凈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