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永超
摘要:目前我國生豬養殖產業逐漸向著集約化規?;较虬l展,養殖密度增加為養殖戶帶來更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各種傳染性疾病也呈現高發態勢。分析了生豬養殖常見問題,應采取適當的防疫措施切斷致病原的傳播途徑,保護易感群體,提高豬群的抵抗力,保證生豬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豬;問題;疫病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10-0036-02
近年來,生豬疫病的高發給畜牧養殖領域敲響了警鐘,由于不合理的擴大養殖規模,不合理的養殖管理模式,使得生豬的抵抗力普遍較差,很容易受到多種致病原的威脅,導致疫病的發生流行。現階段很多傳染性疾病呈現出復雜的流行態勢,多種疾病混合繼發感染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十分復雜,給疾病的診治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新時期需要轉變養殖管理理念,由傳統養殖向健康生態養殖轉變。在良好的養殖環境中,利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將安全投入品和健康優良的畜禽轉變為質量安全的畜產品,并做好養殖場糞污資源的高效利用工作。
1? 生豬養殖常見問題分析
1.1? 環境污染嚴重
環境污染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養殖場內部的污染,一個是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對外部造成的污染。有些養殖戶尤其是中小規模養殖戶不注重做好養殖場的凈化處理工作,生豬所處環境潮濕臟亂,蚊蟲亂飛,糞便堆積嚴重。惡劣的養殖環境有利于多種病原的繁殖生長,加重了多種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幾率。很多養殖場沒有配置完善的污染物處置措施,糞便尿液不經處理直接對外排放,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養殖密集地區,因為畜禽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是影響豬群健康生長和養殖效益的關鍵因素。
1.2? 忽視治療安全濫用藥物
很多養殖戶的飼料購進渠道不正規,經常到一些不正規的飼料場購進低質量飼料,飼料營養價值較差,有時還存在發霉變質的情況,影響豬群的正常生長發育。很多養殖戶認為只要利于生豬生長,且飼料轉化效率較高,就是好飼料。經常會在飼料當中添加各種抗生素、化學合成類激素,造成藥物殘留十分嚴重,豬肉品質顯著下降。另外不合理的飼料使用和藥物添加行為也會對土壤水源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某些殘留的藥物還會通過飲食進入到人類身體,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1.3? 養殖場建造不合理
養殖場在場址選擇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場址選擇不當、布局不合理、環境控制不當等問題。有些中小規模養殖戶將養殖場選擇在靠近居民區的位置,生活區、生產區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分離,缺乏隔離消毒通道,忽視通風設施、保溫設施的設立,忽視了對養殖場糞污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高效處理,沒有配置相應的污染物處置設施。養殖場建造完畢之后,生豬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污染物的影響,機體抵抗力較差,處于亞健康狀態,容易加重多種傳染病的發生,不但不能提高養殖效果,反而會增加養殖成本。
1.4? 養殖場飲水衛生問題嚴重
很多養殖戶不注重控制養殖場的飲用水質量,認為配置了自動飲水器,接上自來水管就可以,并不關心水壓、水質、飲水器安裝是否合理。存在飲水問題會造成豬群飲水量不足,尤其是進入夏季之后,母豬飲水量不足,采食量上不來,影響到母豬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會造成母豬的繁殖機能下降,最終會出現嚴重的繁殖障礙。另外養殖場需對飲水用具進行嚴格的清理和衛生消毒,否則會造成飲水用具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通過引水渠道傳播傳染性疾病,威脅到生豬的健康生長。
2? 疫病防控措施
2.1? 配置完善的硬件設施
養殖場的硬件設施通常是指養殖場的場址選擇、內部功能劃分、基礎設施建設等[1]。一般情況下,生豬養殖場應選擇符合防疫要求的位置,應避開一些工業區、居民區、屠宰場、學校醫院等,要遠離廢水排放場所。另外,養殖場還應該避開一些風景區、水源保護區,因為這些地區生態環境相對比較脆弱,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生豬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養殖場場址選擇完畢之后,應該對各個區域進行有效的功能劃分,這樣能顯著提升生豬的生產效率,減少疫病發生的可能。正常情況下,將養殖場劃分為管理區域、生產區域、隔離區域。管理區域是養殖管理人員生活的地方,要處在養殖場的上風向處,地勢較高,要確保管理人員身體健康。隔離區域主要位于養殖場的下游,主要用于隔離患病動物,解剖病死動物。生產區域主要位于管理區域和隔離區域之間,要確保三個區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能實現切斷致病原,避免疫病傳播流行。還應該配置完善的養殖管理設施,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區域建設不同的基礎設施。管理區域應該配置好員工住所、各種飼料儲存庫、獸醫室、藥品供給站等[2]。生產區域要設置更衣室、消毒室、配種室、育種室、分娩室、保育室。隔離區域應該設置隔離觀察室、解剖室。另外還應該進一步完善養殖場外部的基礎設施,構建完善的廢棄物排放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做好周圍道路的硬化綠化工作。
2.2? 強化衛生管理
生豬養殖場衛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糞便的高效無害化處理、飲水槽、食槽的衛生清理,各種飼養管理用具衛生處理等。生豬糞便、尿液等污染物處理是最為重要的一環。作為養殖管理人員,應堅持每天對建設內部環境進行清掃,及時清理糞便。要保證豬舍通風干燥整潔,及時將有毒有害氣體排出,及時更換飲用水。每次更換飲用水時,都應該做好飲水槽的徹底清理和衛生消毒工作,飼料槽當中不能剩余過多的飼料,防止飼料發霉變質[3]。
2.3? 強化防疫管理
養殖場需要構建完善的衛生消毒機制,及時更換消毒藥物。同時還應該加強疫苗免疫接種,構建完善的免疫程序。在落實重特大傳染性疾病疫苗免疫接種的同時,還應該制定養殖場特有的免疫程序,引導養殖戶選擇高品質的疫苗,定期進行免疫接種,這樣能夠預防多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提高豬群抵抗力。
3? 小結
發展生豬養殖產業能為養殖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收入,但在養殖管理期間,由于缺乏科學的養殖管理標準,養殖經驗不到位,造成生豬養殖面臨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嚴重威脅生豬的健康生長發育。一系列重特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甚至會給一個地區的生豬養殖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針對這種情況要認真分析生豬飼養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切斷病原的傳播途徑,保護易感群體,提高豬群的抵抗力,保證生豬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海霞,王新迎,馬康貧,等.江蘇省生豬區域發展優勢與戰略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1(4):520-522.
[2] 鄧學靈.生豬養殖小區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湖南畜牧獸醫,2009(4):23-26.
[3] 喬淑文.生豬非規模養殖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2(2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