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摘要:針對施工中天然石材質量管理,首先應在材料本身的市場調研及過程質量進行管控,有利于天然石材的風險預判及提升石材質量,更好服務項目,提高整體施工項目的交付質量。
關鍵詞:調研;管控;通病;預防
一、 調研石材基本情況
工程項目在設計初期會結合成本造價及設計風格選擇石材檔次及色系。根據項目所定石材品種,使用數量進行石材的市場調研,選擇在材質及貨源可控的天然大理石。
二、石材荒料及選板質量控制方案
1)荒料檢驗需要有豐富的石材從業經驗,需要對石材有足夠的認識荒料檢驗除了要滿足封樣的要求,要照顧成品規格以提高出材率,還要根據經驗盡量避免不利因素。荒料檢驗分為摸底檢驗與采購前檢驗。檢驗時使用噴壺、卷尺、手電筒。認真記錄好所檢驗的荒料信息,以備采購時使用,采購后并及時安排物流安全運回工廠。
2)開料前,先進行切向標記和厚度標記;再根據計劃大板厚度調整鋸間距。開料后,要及時編寫荒料號、架號、板號。
3)石材大板晾曬,是為了保障背網與面膠的作業質量。只有石材充分干了,才能進行這兩道工序。
4)石材背網背面起加固、防水、防空鼓作用。天然石材表面常有許多沙眼、裂紋甚至孔洞,影響石材品相。通過刮面膠使板面更完美。
刮膠后需等面膠完全固結,通常使用烘干線作業。除花崗巖使用人工手撫磨外,大理石都采用自動拋光流水線作業。
5)石材切割加工前,所選用的石材大板,必須由設計、監理、精裝代表共同選定,并簽字確認,后續將按封樣標準選擇批量大板進行加工。為保證大板質量可控,施工精裝單位委派專人駐場,監管石材大板的挑選及加工。
三、加工廠實地調研及考察管控
為了保證供貨進度、質量等,在距離項目較近區域挑選規模適合的加工基地,石材加工長規模的大小,經營狀況。履約情況是否良好,車間加工機器設備及場地等相關情況。了解其生產能力,質量管控能力。同時要了解加工車間是否可達到環評要求。
四、石材加工質量控制方案
1)確定石材排版圖、節點深化圖,明確石材排版效果及節點工藝做法。
2)石材加工過程中對其加工精度、工藝質量、材料質量、石材防護劑涂刷質量等多方面的進行查驗及管控,做到精細化加工。
3)大板使用規劃有利于:充分挖掘石材的美,對于能使用觀感、稍差石材可用于隱蔽部位(視野盲區等),避開或巧妙利用天然瑕疵;提高出材率。
4)切割工程板使用紅外線橋切機。使用適宜的刀具,控制正確的刀速,防止跑刀、崩邊、掉角等現象。工程板二次加工,如:粘接、切角、背倒、正倒、開槽、磨造型邊、仿古面、雕刻面等。
5)檢驗內容為:安排專人駐廠對于切割精細質量及排版的色差、紋理進行篩選,規格尺寸、數量、外觀品質、編號等。符合要求的經駐廠人員同意,方可包裝發貨。
6)石材包裝,鐵架及木箱。標記:開箱面、三防標志、公司標志、項目名稱、箱號、裝箱清單及圖紙過塑件。
五、 石材施工質量控制方案
1)材料進場驗收,每批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經監理、精裝單位驗收、否則禁止進入施工現場。運輸過程中碎裂的石材禁止使用,并及時下補單。
2)具備條件項目,可以進行施工樣板段點評驗收。第一批材料進場后進行施工,經監理、總部、精裝單位共同驗收,進一步明確施工質量標準及管控規定,再展開大面積施工。
3)室內石材鋪裝工序
1.地面:準備工作→基層處理→試拼→彈線→試排→刷水泥漿及鋪砂漿結合層→鋪貼石材→灌縫、擦縫→打蠟→成品保護
2.墻面:面基層處理→墻面放線(出加工圖、料單,外加工)→石材預拼和編號→墻面潤濕(外干內濕)→墻面涂抹粘合劑→粘結石材→調整固定→表面清洗→打蠟→成品保護
4)石材施工過程中,背面鏟網區域,并補刷兩道石材防護劑監理、總包、精裝單位要進行檢查,對不合格品及不符合規范要求的進行糾偏。對于嚴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復查。
5)保證項目:石材的品種、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做防堿背涂處理,面層與基層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 基本項目:石材表面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光亮光滑,接縫均勻,周邊順直,無裂紋,缺楞掉角等現象。
6)允許偏差:
7)石材存放應豎向立放,禁止碼堆。
8)砂漿找平層應用1:3干硬性水泥砂漿,注意控制水量,拌好的砂漿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松散為準,隨鋪隨拌,不要多拌。
9)鋪貼在鋪好砂漿上試鋪合適后,翻開石材,在石材背面刮一層水泥素漿,然后正式鋪貼。安放時四角同時往下落,用膠錘敲擊,隨時用水平尺和靠尺檢查找平,石材之間接縫要嚴,應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逐塊鋪貼。
10)石材鋪貼、驗收合格后,應及時進行成品保護。
六、石材常見通病問題及預防措施
1)缺邊掉角,板塊斷裂,運輸或在鋪貼過程中,造成了石材邊口有缺失,板塊陽角不方正,板塊有斷裂的痕跡。
預防措施
a.嚴格控制板材進場驗收,確保原材料品質;
b.注意二次轉運及存放規范,石材不宜采用平壓放置;
c.石材采用專用機械切割;
d.注意成品保護。
2)紋路不對、色差大,天然石材會存在顏色深淺的差別,有的大理石的紋路會有方向性,在施工時如果不注意顏色的排版和紋路的方向,則會出現有的板塊紋路有橫有豎,顏色有深有淺,影響美觀效果。
預防措施
1.做好預鋪編號工作,按編號方向鋪貼板材;
2.要求工人嚴格按照排版圖編號施工;
3.做好養護及成品保護。
3)接縫高低差,根據《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大理石面層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值為0.5mm,本質量問題嚴重影響美觀和使用效果。
預防措施
a.要求施工時挑選方正度和平整度合格的板;
b.采用試鋪方式進行調整;
c.施工過程中加強平整度檢測;
d.做好養護及成品保護。
4)空鼓,用小鐵錘輕擊可以檢查。根據《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中規定“凡單塊板塊邊角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間(標準間)不超過總數的5%,可不計
預防措施
a.注意砂漿配比;
b.做好基層處理;
c.石材鋪貼后敲打擊實;
d.及時做好養護及成品保護。
5)開裂,大理石地面鋪貼完成后,由于受到各種內力原因導致的石材變形,出現裂縫,松動,不平整等,嚴重影響使用的現象。
預防措施
a.基底處理到位;
b.嚴格選用原材料,避免材料自身缺陷;
c.石材鋪貼時控制橡皮錘敲擊力度;
6)泛堿,濕貼天然石地面在安裝期間,石材板塊會出現類似“水印”一樣的斑塊。石材板塊局部加深、光澤暗淡、板縫處析出白色結晶體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景觀的現象稱為泛堿現象。
預防措施
a.要求石材進場前已做好六面防護;
b.及時對切割及斷裂的石材補做防堿處理;
c.材質松軟的石材避免長時間泡水。
七、結束語
石材本身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天然石材結構均勻,質地堅硬、耐磨損、顏色美觀,具有得天獨厚的物理特性加上自身美麗的花紋,所以設計師會選用大量的石材來提成設計效果及檔次,這也加大了中國對國內外石材的需求量。石材在我國的建筑行業內,得到了廣泛性的應用。天然石材自然紋理得到設計師喜愛,可材質本身的暗紋、色筋也影響美觀,同時對裝飾企業在選擇和施工提出很大的難題。在石材選擇定位及過程管控就是提升天然石材質量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蔡壽富.建筑石材幕墻質量管理的探討[J].安徽建筑,2014(5):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