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 姬洪強 徐建磊
摘 要 本文首先探討了實驗室文化的紀律約束、教學科研、精神激勵、行為熏陶和標識五大功能,其次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個角度闡述了實驗室文化的內容,最后提出了實驗室文化的具體建設方法,以期提高高職院校實驗室管理水平,支撐高職院校“雙高”建設。
關鍵詞 實驗室文化;高職院校;雙高
1 引言
近年來,高職院校在 “雙高”建設中,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實驗室建設投入不斷加大,硬件條件持續改善,實驗室數量不斷擴增,實驗技術隊伍不斷加強,但是實驗室文化軟環境建設沒有足夠的重視。如何在“雙高”建設中,充分發揮實驗室文化的凝聚、激勵作用,提升實驗室的原始創新能力,進而帶動高水平高職學校、高水平專業群發展,成為高職院校綜合實力提升的內在驅動,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與探尋。
2 實驗室文化的功能
高職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不同在于它更側重于實踐技能教育,其中實驗室是實踐技能教育的主陣地。而實驗室文化是實驗室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將實驗室文化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和科學研究的動力。具體來說,實驗室文化功能有紀律約束、教學科研、精神激勵、行為熏陶、標識等重要功能。
1)實驗室文化的紀律約束功能
俗話說:“不依規矩,無以成方圓”。制度是一種管理手段,通過強制、引導執行已制定的規章制度,可以對師生的實驗行為起到約束的作用,保障實驗教學有章、有序和有效進行。在實驗過程中,要嚴肅實驗紀律,先用制度強化,后用情境內化,實驗員、實驗指導老師、實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制度和規范內化為有規律的行為模式和活動方式,創造一個安全的實驗氛圍,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2)實驗室文化的教學科研功能
實驗室是實踐教學場地,教師通過實驗設備、儀器、材料、計算機等演示操作,將理論知識帶到實驗室進行應用和檢驗,觀察它的變化和結果,給予學生理性文化,讓學生獲得更科學、更深刻的實踐認知,同時在濃厚的特色文化氛圍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參與科研活動,進而提升整體科研水平。學生通過先進完善的儀器設備、規范的實驗操作流程,豐富的實驗資料,開展創新性的科學實驗,獲得真實的實驗數據和成果,從而提高實驗技能、增強求知欲望。
3)實驗室文化的精神激勵功能
實驗室文化其本質是一種精神載體,所體現的是一種道德精神、思想情操。可以通過優秀科技人才介紹、優秀的科研團隊、實驗教學中獲得的科研成果、學生所獲獎勵等內容,給予學生強大的引導作用,激勵師生繼承優良傳統和理念信念,形成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強大的推動力,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和務實求真的科研作風。
4)實驗室文化的行為熏陶功能
實驗室是重要的育人場所,一個整潔、規范、有序、高效、安全的實驗環境,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在美的實驗氛圍中,可感化教師更加細心耐心地開展教學實驗,學生更加熱切地渴望通過實驗活動去獲得更多、更全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在實驗過程中,師生既要發揮個人獨立操作能力,又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潛移默化形成:“人,規范化;事,流程化;物,規格化”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實現育人環境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5) 實驗室文化的標識功能
實驗室文化的標識可以界定實驗室的功能和性質,區別儀器設備、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作用。學生自進入實驗中心大樓,就能感受到科學、嚴肅的實驗文化氣氛,走進實驗室看到眾多的文化標識,就可以領悟到實驗操作必須要嚴謹、要細致、會觀察。
3 實驗室文化的內容
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就是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一線技術人才,同時為學生體面就業服務,實現高質量就業,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和服務性,這也是“雙高”建設最重要的任務。因此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職業性和服務性”,堅持校企合作,引進企業文化,將行業元素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實驗室文化建設的內容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實驗室物質文化
是指實驗室的硬件建設和教學環境布置。硬件建設包括場所空間結構、實驗設備、安全器材等物質保障設施。教學環境布置包括實驗環境衛生、裝飾美化、儀器設備擺放、線路鋪設等,物質文化是實驗室文化的物質基礎和直觀表現,它直接體現了實驗室的建設風格和環境風貌 。
2)實驗室制度文化
為了保障實踐教學有章、有序和有效開展,需要制定一整套實驗室的規章制度、行為準則和管理文件,形成規范化的激勵、約束機制。另外,實驗室崗位培訓、實驗設備使用規范和實驗操作流程也是制度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制度文化是完成實驗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實驗室秩序運行的必要條件。
3)實驗室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實驗室文化的靈魂,是長期積累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實驗環境和意識形態,充分體現實驗室的建設管理特色。在實驗場所的墻面、樓道位置張貼名人名言、人物介紹,企業精神等。實驗室的裝修和布局風格能體現專業特色和企業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調動實驗員、實驗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相互協作、配合,提高凝聚力,打造特有的團隊精神。同時實驗室還應該多開展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技能大賽、座談會等,以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實驗室學習氛圍、科研氛圍和學術環境。
4 實驗室文化建設方法
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是在實驗室長期運行和日常管理過程中漸漸形成的一種基本操守和行為規范,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缺一不可,共同體現了高職院校實驗室文化內涵。具體的來說,實驗室文化建設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1)實驗樓門廳文化
實驗樓門廳是實驗中心的窗口,能集中體現實驗中心的特點和內涵。門廳文化包括實驗中心簡介、實驗樓平面索引圖、實驗中心理念標語等。實驗中心簡介主要介紹中心的整體情況,如實驗中心的基本情況,實驗室面積、設備總值,開展哪些教學科研服務,實驗室開放和為社會服務情況等;實驗樓平面索引圖要標明各實驗室所在具體位置和門牌號,方便教師和學生查找;實驗中心理念標語要凝練出本實驗中心的核心功能和理念,并張貼于醒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