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鵬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基于AB CompactLogix系列PLC的PID扭矩控制方法,通過對目標扭矩的快速有效控制,達到提高設備效能和節約生產時間的目的。
關鍵詞:PLC;PID;閉環控制;扭矩控制;
引言
現代工業控制系統中,PID作為閉環控制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它在并不精確知道控制系統模型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實現溫度、液位、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控制。
1 PID原理
PID控制就是根據系統反饋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進行計算并調節輸出以達到控制的目的。它的核心是“反饋”。反饋讓系統的實時輸出加入到輸入中,從而實現自動調節。其原理框圖如下。
根據控制誤差e(t)與設定值r(t)和輸出值y(t)的關系,得到e(t)計算公式如下
e(t) = r(t) – y(t)
控制公式如下
式中的變量解釋如下
u(t): 控制器的輸出信號;e(t): 輸入偏差信號;Kp:比例增益;
TI:積分時間常數;TD: 微分時間常數;r(t): 控制器給定值;y(t): 系統實際輸出值
1)比例控制作用
比例部分的表達式
當過程輸出值y(t)與設定值r(t)存在偏差時,比例控制器通過調節比例系數Kp從而改變控制器輸出u的值,u的大小會朝著減少偏差e的方向變化。
純比例控制的缺點是無法消除系統的靜態誤差,影響調節精度。
2)積分控制作用
積分部分的表達式為:
積分控制器的引入是為了消除靜態誤差。只要偏差e(t)不為零,它的控制作用就一直在增加;而當e(t)為零時,它是一個常數。可見,積分部分可以消除系統的偏差。
TI值大小決定了積分的強弱程度。TI的值越大,積分的控制作用就越小,消除系統偏差的時間就越長;TI的值越小,積分的控制作用就越大,消除系統偏差的時間就越短,但系統可能會產生振蕩;所以,雖然積分部分可以消除系統靜態偏差,但系統的動態性能變差了,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實際的需要來具體確定TI的值。
3)微分控制作用
微分部分的表達式為:
微分控制作用是阻止偏差變化,通過變化趨勢(變化速度)進行控制。偏差變化的越快,微分控制器的輸出就越大,并且可以在偏差值變大之前進行修正。微分控制的作用是由TD決定,TD越大,則其抑制偏差的作用越強,TD越小,其抑制作用越弱。
2 PID在扭矩控制方面的應用
我們以一臺磨合機扭矩控制的程序改造為例,來說明PID的算法原理及其控制功能的實現。
改造前:設備到達目標扭矩的時間為11秒,每磨合一個零件總時間為60秒,存在明顯的時間浪費。
改造目標:嘗試降低無效的磨合時間,減少每個零件的生產時間。
2.1 程序編寫
在程序中,新增扭矩控制的設定值、P參數/D參數設定(根據實際情況,該設備使用PD控制方式)、扭矩的計算等參數和計算公式,由于篇幅所限,此處就不詳細列出具體內容了。
2.2 將PID控制的參數放到觸摸屏參數設置頁面,并與PLC關聯起來。
2.3 效果對比
(橫坐標是時間軸,縱坐標是扭矩值)
至此,可以通過扭矩監控的趨勢圖看到改造后扭矩的輸出響應比較及時,而且在扭矩上升階段,由于有微分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扭矩的超調。具體的改造前后比較見下表。達成同樣的效果,磨合時間從60秒降低到52秒,經濟效益明顯。
對比 到達目標扭矩時間
(加速時間) 有效磨合時間
(僅指正向或反向磨合) 控制方式 經濟效益
改造前 11秒 10秒 非PID控制 N/A
改造后 3秒 18秒 PID控制 約4小時時間*
*假設每個班生產600個零件,每天三個班,每天節約時間:
(60-52)*600*3/(60*60)=4 小時
如其他設備有改進的空間,可以配合一起減少生產總時間。
3 結論
通過PID控制方式實現的扭矩控制,只要通過參數的輸入,可以選擇控制的類型(PI,PD,PID),簡單實用。為了實現最佳的控制,我們在實施的時候需要根據整定的原則,選擇合理的控制類型和正確的整定參數,并經過耐心調試,最終會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錢曉龍,ControlLogix系統組態與編程—現代控制工程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6
[2] 劉兆妍、岳樹盛,PID控制研究與應用[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2年
[3] 祁鴻芳,王淑紅. PID算法在西門子PLC模擬量閉環控制中的實現[J]. 機床電器,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