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本文作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我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現狀,提出了加強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
在我國房地產事業持續火爆發展的同時,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的同題已經漸漸的顯露出來,比如像房屋的施工質量存在問題,經常出現墻面開裂、建筑物不均勻沉降等。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地方政策的扶持,各地興起了“建房熱”,大批的房屋座建筑拔地面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來保證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這就要求強化房屋建筑質量監督工作。
1我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現狀
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建立二十年多來,各級監督機構和廣大質量監督人員忠實履行監督職能,為促進我園建設工程質量總體水平的提高,遏制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隨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許多弊端開始逐漸顯露,目前我國的建議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狀況可以用“總體受控、問題頻現、基本穩定、形勢嚴峻”幾個詞來描述。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建筑企業誠信機制滯后。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應該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信用體系。大部分國外經濟發達國家的建筑業信用體系已非常發達,而我國與市場經濟相匹配的建設工程參與主體各方的誠信機制還未健全,信用危機矛盾突出,再加上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矛盾加劇。目前已有部分地區開始制定施工企業誠信評價體系,并得初步成果,社會反響較好,但由于還不適
合全國施行,無法形成有足夠影響力的機制運作
1.2 工程咨詢服務業管理有待加強。總體來說,我國現有的第二方工程咨詢服務機構普遍只有監理單位和施工圖審查機構,在這些工程咨詢服務行業中由于其自身素質不高。自律性不強,加上行業過度競爭,市場機制不完善,法律法規建設不夠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等種種原因,導致國內現有的工程咨詢服務業末能發揮其應有作用,未能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
1.3 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不適應,在過去幾年中,我國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城市擴張與基礎建設,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制改革遲緩之間的不適應帶來的矛盾越來越劇烈。設計施工一體化。超大的建筑工程集團的出現帶來了工程質量監督形式的不適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宏觀監督和微觀監督與受委托執法帶來了工程質量監督地位的不適應。
1.4 政府監管力量相對萎縮。由于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事業單位性質,各地監督人員的數量一直保持在編委批準的“常數”內,而且在取消監督費后,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收入減少,帶來了人員流失、高索質人才難以引進的局面。監督人員減少與承擔監督任務的劇增存在巨大的落差,給監督工作帶來更大的負擔。
2加強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
我國工程質量監督制度的執行已有30多年的歷程,但是對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始終仍處于一個探索和發展的過程。建立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質量監督體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參與建造的人員要切實提高質量意識,特別是監管人員,要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各負其責,各盡所能。本著為人民生命財產負責的態度監督好每一個建筑產品。同樣。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也必須與時俱進,及時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完善和改進自己的監督管理模式,朝著依法監督。科學管理、保證質量的方向不斷努力。
2.1提高監督人員素質和監督工作水平
作為政府委派進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工作人員,其職業道德是從事好監督工作的首要條件。作為監督人員要能正確處理與建設各方主體的關系,以其良好的職業道德,做到堅持原則、公正廉潔,不參與有損質量監督公正性和客觀性的業務行為,不以權謀私,以維護政府監督的形象、同時,監警人員還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和較高的品務素質,不但要熟悉設計文件,技術規范和座量標準,還要不
斷學習,以了解不斷史新的技術和規范要求院督人民除了要熟煉掌握建設工程有關法律、法規和建設工程
監督人員除了熟練掌握建設工程有關法律、法規和建設工程強制性標準,熟練掌握基本建設程序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程序,了解和掌握建設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之外,還應不斷學習檢測手段和方法,監督與管理抽樣檢查方法,丁解計算機軟件、硬件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知識。
建立和健全對監督員監督工作能力和績雙考核、考評制度,不斷完善考核,考評的指標體系,把監督員監督工作能力和監督績效同其工資、獎勵待遇結合起來,以考促管。建立良好有效的用人機制,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結合,建立健全質量監督機構人事管理激勵機制。
2.2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借鑒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經驗,其建筑業管理體制和機制是建立在嚴格、健全的法制基礎上的。因此,應在國家政策導向下,積極探索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法律法規體系
2.2.1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國務院《建機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監督工作指南》、《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導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
2.2.2針對建筑市場的實際情況,完善地方建筑工程的法規、制度。要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出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制定詳細的,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重點在于明確監督機構的地位、性質,職責和義務等:要制定明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落實市場主體質量責任的有關規定;要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罰則的內容,結合個地方現狀制定合法、
可操作性強的處罰實施細則;要利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修訂《建議
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相關部門規章的契機,進一步調查研究,不斷改進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
2.3規范建筑市場
要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嚴格落各方主體的質量責任。強化責任追究機制。要明確企業是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把建設工程的質量責任還給企業。新出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把檢測機構也納人了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范圍,可以認為檢測機構作為新的責任主體的身份已經確認。《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均對責任主體的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結合這有關規定及本人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擬定各責任主體在工程中的質量責任,為監督人員加強建設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提供詳細依據。
2.4加強檢測手段,為質量監督作技術支撐
隨著施工技術的發展,工程規模復雜程度不斷提高,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檢測技術對工程質量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質量監督管理也應由原先落后的“眼看、手模、錘敲”發展為通過新進的設備儀器進行準確、數字化的現場檢測。在工程實體監督、使用功能系統模擬試運行測試中,通過現場實測,以具體的數據為依據,改變原來僅靠觀感判斷工程質量的傳統模式。
3結束語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加強,就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索,根據新時期提出的要求建立新的質量監督管理模式,規范工程質量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這樣才能量提高建筑單位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才能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最終也才能讓用戶用得放心,企業才能獲得更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成燦。強化建筑工程施T階段的質量監控山建筑經2012.(09)
[2]沙作剛,淺議建工程質量及其管理山鐵道工程學報,2010.(04)
[3]李軍姣,關艷艷淺談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監督的強化質量監督報,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