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軍 惠偉

摘要:基于提高公路施工和養護管理水平的目的,圍繞此課題,做簡單的論述,提出管理策略和方法,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根據施工和養護管理實踐總結,依托現代化技術手段,助力公路施工和養護管理一體化,保障公路高性能水平運行,為使用者提供優質且安全的通行服務。
關鍵詞:公路工程;技術管理;公路養護
現階段,公路建設養護運行管理要求不斷提高,要求從施工環節做好嚴格把控,保障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養護工作落實到位,確保公路高水平運行,延長運行壽命,降低養護成本。面對管理新形勢,積極創新施工技術和養護管理的方式方法,保障公路價值的實現。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
公路作為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著重要地位,是人們出行和貨運的主要選擇。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帶動著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同時公路養護量也不斷增加。現階段,公路施工和養護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深度分析此課題,提出施工技術管理和養護優化策略,助力公路持續化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策略總結
2.1 做好技術應用準備
公路施工作業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涉及到多個專業核工程,因此為保障施工作業有序開展,要注重做好前期技術應用準備。首先,要做好地質勘測。掌握地質條件以及水文條件等相關資料和信息,為工程施工技術設計提供依據和參考。其次,選擇適宜適當的技術。每個公路的情況不同,要結合實際來選擇的施工作業方法。例如,遇到軟土地基情況時,通過現場分析選擇強行法或者置換法等來進行處理,使其能夠達到公路建設的要求和標準,進而實現對質量的把控。最后,要做好施工技術應用所需要的物資組織工作。根據所需的材料和機械設備等,進行前期準備,做好認真檢查,嚴格把握材料和設備的質量與性能[1]。
2.2 制定完善的技術應用管理制度
目前,公路施工作業中積極引入各類新技術和新工藝以及新材料等,使得工程施工技術應用管理出現很大的變化。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要從施工技術應用管理制度角度入手,通過建立健全管控制度,為技術應用質量把控提供依據和規范,實現對技術應用全過程的高效管控,確保技術應用到位,達到應用的要求。技術應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結合采用的技術和工藝特點,做好技術應用常見問題的分析,提出優化和完善措施,交代給施工作業全體人員,使其能夠按照技術規范操作,減少技術問題的出現。
2.3 引入現代化管理技術
目前來說,公路施工和養護管理實踐中,BIM技術的應用,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持。施工環節發揮BIM技術的優勢,通過碰撞檢測以及公路施工模擬分析,對整個項目建造過程進行模擬,開展碰撞分析,能夠事前發現公路設計方案存在的不足,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進而減少公路施工環節出現的設計變更,提高資源利用率。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托BIM技術以及公路工程信息系統,助力工程造價以及材料采購等管理工作的開展,實現動態化精準化管理。充分利用BIM技術的優勢,能夠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效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在公路運營養護環節,利用BIM數據庫存儲的數據信息,可以根據工程前期施工的參數和信息,結合當前公路運行的數據信息,開展分析和研判,為運行維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促使養護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對養護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過程化管理,提高養護管理水平。
2.4 強化施工現場的管控
公路施工技術應用管理必須要注重圍繞施工現場,采取各項措施,認真落實技術應用質量把控工作。組織技術應用管理小組,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力資源,負責施工現場的監督與檢查。認真落實技術交底制度,針對采用的技術重難點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交底,而使其能夠掌握關鍵點和重要的把控點,實現對公路施工質量的把控[2]。
三、公路養護管理的優化方法
3.1 智慧養護
目前提倡的智慧養護方法,其基于公路全壽命周期理論,結合運用IT技術手段,貫穿精細化管理理念,實現對人員和業務以及技術等資源的整合,實現養護全過程、智能化、主動式以及預防性管理,推動著公路養護發展變革。采取智慧養護方法,通過構建智慧公路養護管理信息系統,依托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以及遙感技術等,實現多種技術的結合應用。開發的管理功能模塊,比如公路巡查管理功能模塊、養護成本管理模塊以及養護質量管理模塊等,利用互聯網+公路養護平臺或者信息化系統,借助GPS和車載傳感器等,實現對公路的智慧化養護管理,提高養護工作的精細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減少養護成本,提高養護工作效率。智慧養護的實現,需要依托工程信息,比如路段信息和橋梁建設信息等,為后續的養護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支持。開發的巡查管理功能模塊,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養護理念,落實養護管理工作。養護工作人員利用手中的終端設備,比如手機,可以獲得巡查作業任務,同時進行相關信息上報,比如公路養護巡查病害信息。基于巡查管理功能模塊,實現養護工作的閉環信息化管理,提高養護管理效益水平。從工程管理的角度來說,可以實現生產養護記錄,并且實施統一管理以及分級責任落實制度。對采集的道路以及橋梁病害信息等,進行動態化分析以及處理,能夠掌握病害發生情況,為后續的養護方案制定提供依據和支持。除此之外,還支持機械材料管理和人員管理。依托GIS技術和GPS技術等,提高養護工程管理水平。管理人員利用養護信息化系統,開展日常巡查和養護工作,能夠對公路信息進行實時傳遞,提高工作效率。
3.2 預防性養護
根據公路養護發展現狀分析,預防性養護為主要模式和發展方向。貫徹預防性理念,采取養護管理措施。養護實踐中積極推廣應用預防性養護技術,例如微表處養護技術等,解決存在的中小問題,防止病害繼續發展,引發嚴重的后果進行大修,減少養護成本。采取預防性養護措施,要結合公路工程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技術手段,輔助養護工程的開展,高質量落實公路問題的處理[3]。
3.3 養護集約化施工
從養護管理的發展前沿分析,“最多養一次”為主要目標,各個企業積極探索有效的養護模式和方法,力求提高養護工程的質量和效率。以某養護公司為例,貫徹業務集約、資源共享以及管理高效的理念,推廣應用集中養護、分級管理模式。例如,在養護工作中除進行超薄磨耗層罩面養護外,還同步完成隧道清洗和綠化修建以及伸縮縫清理等相關工作。集約化施工作業中,通過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晰管理職責;組建管理機構負責執行落實,實現各部門分塊協作。集約化施工實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保障養護工程高質量落實。打造高效一體化公路養護模式,面向群眾的需求和工程養護要求,采取集約化施工方式,能夠減少涉路施工總體封道時間30%以上,同時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養護施工管理模式和方法的不斷優化,將會繼續推動養護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施工與養護工作的高質量落實,對保障工程價值和效益的實現,起到積極的作用。文中結合實踐,提出通過制度完善、養護模式優化和管理方式方法創新等方式,提高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華啟明.公路施工養護技術管理及防治措施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20(05):122+124.
[2]劉默.關于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05):190+192.
[3]戴康虎.試分析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J].農家參謀,2020(0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