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
摘要:近年來國內涌入了大量先進的再制造技術理念,形成了當今的再制造工藝以及再制造工程。通過數年時間的研發與實踐,我國工業領域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再制造流程體系,保證了再制造技術的應用效果,大幅提升了工業領域的經營效益。截止目前,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增長,同時也為國內帶來技術革新的契機,在經濟與理論的雙重支持下,再制造工程獲得了相對良好的推廣環境以及應用空間。
關鍵詞:汽車起動機;汽車發電機;再制造技術
引言:我國再制造工程技術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愈發深入,并且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應用成效。再制造工程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特種制造技術,作為新時代背景下具有豐富前瞻性的全新技藝,再制造工程完全符合我國近年來一直在倡導的綠色發展、低碳環保、原材料回收利用以及節能減排等發展觀念,所以,在符合國情的前提條件下,再制造工程無疑具有先天性的發展優勢,較之其他生產工藝更容易融合國內市場。
1再制造技術概述
再制造技術,英文名稱Remanufacture-Technology,該技術通過對廢舊機器或超壽命使用機器實施高技術修復和改造,并且保證經過再制造的機械在正常運作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安全或者性能問題。再制造以舊機器為基礎,通過再制造工藝生產加工出的舊機器不會存在任何的性能與安全問題,并且其在工作質量或者工作效率上達到或超過新品[1]。
2再制造技術對汽車行業在國內的發展狀況
我國從2005年開始自主研發再制造工程之后,政府部門便陸續頒布了多個相關發展規劃文件以及管理章程,以此體現出我國對再制造技術運用與發展的充分重視。2005年-2009年間,國務院分別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以及《循環經濟促進法》,其中《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曾明確指出中國將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無條件地全力支持再制造技術推廣與應用,同時將在國內各地區大量挑選循環經濟試點,在循環經濟試點中大力發展再制造工程,而后續的《循環經濟促進法》再一次反復強調了中國重視發展再制造工程的意愿及決策,并將《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所提建議在全國范圍內貫徹落實。自開始大力推行與應用再制造技術之后,部分循環經濟試點已經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資源,具體而言,再制造產品可節省原成本的50%,節省原能源的60%,同時可節省原材料消耗量的70%以上,并且在再制造過程中幾乎不產生任何固體廢物。由此可見,再制造工程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產業鏈,市場前景非常廣闊[2]。
3汽車起動機與發電機的再制造過程
汽車起動機和發電機的再制造過程主要涵蓋了八個環節,分別為產品清潔、舊機器拆卸、舊機器清潔、舊機器檢測、再制造零部件分類、再制造技術選擇、再制造加工以及再制造產品組裝與調試。
首先是產品清潔,作為再制造工程的第一階段,該環節有利于產品性能的檢測以及再制造目標的定位。產品清潔的實際目的在于清除原產品外部的塵土、油污以及泥沙等異物,具體采用1-10MPa壓力的清水,然后利用單槍或多噴口清洗機進行沖洗,針對部分密度較大的厚層污物可以適量加大化學清洗劑。舊機器拆卸是起發電機再制造的第二步,借助產品裝配CAM爆炸圖等研究零部件之間的約束關系并以此明確產品的拆卸步驟,準確無誤的完成對舊機器的拆卸工作[3]。
其次是舊機器的檢測,是影響再制造成本與質量的關鍵步驟。原產品完成拆卸后需要進行檢測以確定各零部件技術狀態,而具體的檢測內容主要包括零件的幾何形狀精度、表面位置精度、表面質量、內部缺陷、機械物理性能以及重量與平衡條件等。對于再制造零部件的分類,可按照其幾何形狀、損壞性質以及工藝特性等進行共性分類,目的在于制定工藝過程、明確通用與特種再制造設備、規劃組織工作地點、消除定額指標差異以及實現機械化作業等等。由此可知通過再制造零部件的分類,為汽車行業進行批量SOP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4]。
最后就是再制造技術的選擇、再制造加工以及再制造產品組裝與調試過程。我國經過十余年的時間將再制造技術引導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需要結合當前企業的生產工藝、技術水準、目標對象的破損程度以及再制造技術的經濟、環境特性等選擇適宜的再制造技術。而再制造加工則是根據所選的再制造技術對目標對象的生產加工內容,要求首先應對關鍵零部件和易損件的狀態評估與失效分析,在汽車起發電機再制造工程中,如針對定轉子線圈進行的重復浸漆工藝,以維持其絕緣指標;對已嚴重磨損的換向器、碳刷等易損件進行更換;對噪音、斷路、失速等故障定位和排除;對電磁開關殼體、定子鐵芯除銹防銹;對驅動軸的CNC再加工,以保證其跳動和同軸度公差等等。完成再制造加工后,需要進行標準化組裝,并且檢測人員對再制造成品進行性能及安全方面進行嚴格檢驗和調試,其中也可能包括一定條件下的耐久性試驗,以驗證再制造后的起發電機使用可靠性。針對調試方面需對檢驗得出的偏差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與對應調試,或返回上述“再制造技術的選擇”步驟,特別要關注如空載/負載/制動特性、RPM/AMP/輸出曲線、線圈電阻與電機動平衡參數、電機效率/轉速/單向器齒輪力矩等關鍵指標。
4再制造工程的理化特性
與其他可再生資源同理,再制造機器的理化特性均為延長原產品全壽命周期,從作用角度分析,再制造技術賦予了舊機器第二次生命,使其在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中再次做出貢獻,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效益。近年來,工業領域充分挖掘了再制造技術的潛在價值,并在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經濟最大化的同時又建立了獨樹一幟的產業門檻。再制造產業門檻首先需要考量的就是再制造產品的經濟性,其次就是再制造產品的可行性,而再制造產品的經濟性與可行性實際上就是其性能與安全問題。再制造技術不僅在汽車起發電機后市場中廣泛應用,在機床設備、工程機械等再制造中同樣具有巨大潛能[5]。
5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再制造技術進行概述,并闡述出新時代背景下汽車行業努力發展再制造工程的必要性與關鍵意義。第二部分,筆者結合國內當前汽車行業乃至整個工業領域對再制造工程的實際應用現狀,梳理了起動機與發電機進行再制造的全過程,同時討論了再制造工程技術的理化特性。謹以此篇,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以期為我國汽車行業甚至整個工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周志超,王成山,郭力,許偉,張彥濤,劉峻岐.變速變槳距風電機組的全風速限功率優化控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35(8):1837-1844.
[2]范曉龍,何健,劉匯川,陳光宇.含多類型分布式電源的主動配電網三相潮流計算[J].陜西電力,2016,44(12):11-17.
[3]劉文杰,沈寧寧,張璟,耿孫悅,朱一格,劉勇.考慮渠道權力結構和產品雙重差異的再制造閉環供應鏈最優定價決策[J].工業工程,2018,21(6):54-63.
[4]李文達,張文,黃靜秋,劉城,閆清東.不同優化算法在液力變矩器優化設計中的比較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9,47(24):103-111.
[5]張鳳香.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六屆四次理事(擴大)會暨“機床再制造與智能信息化高峰論壇”成功召開[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