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亮
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套路的制勝因素研究
周永亮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福州 350007)
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錄像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對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技術特征和《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進行解讀,對2019年福建省中學生啦啦操錦標賽和2019-2020年全國啦啦操聯賽(石獅站)比賽進行錄像回看分析。以新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為依據,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得出花球舞蹈啦啦操的制勝因素是難度技巧、成套動作完整性和藝術創編。
花球舞蹈啦啦操;制勝因素;自選套路
啦啦操運動于2002年被正式引入我國,經過10余年本土化的快速發展,受到各級各類學校及青少年群體的熱烈追捧,成為校園文化的新亮點。近年來,隨著啦啦操競賽規則的逐漸完善,賽事項目的逐漸增多,啦啦操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項獨立的單項體育運動賽事,比肩足球、田徑、體操、游泳項目。啦啦操文化內涵獨特,發展潛力巨大。自2001年以來,我國啦啦操的競賽規則以每4年為一個周期的頻率已經先后頒布了五版,目前我國施行的《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已經基本與ICU競賽規則相接軌,新競賽規則為啦啦操比賽的評判標準提供了依據,同時與ICU競賽規則的接軌使得啦啦操項目有了制度保障,并且對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花球舞蹈啦啦操技術特征及新周期競賽規則的解讀,從多個方面分析花球舞蹈啦啦操的制勝因素,為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套路的創編提供參考依據。
花球舞蹈啦啦操在2017版競賽規則項目組別中的定義為:成套動作需100%手持花球,融合了爵士和街舞的理念,結合難度技巧及空間方位的轉換而呈現出的舞蹈特征及特點[1]。
基本手位動作是啦啦操的核心動作,也是啦啦操項目獨特性的體現。因此,花球舞蹈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的技術特征也是花球舞蹈啦啦操技術特征的關鍵點,在整套動作中需100%手持花球是花球舞蹈啦啦操最明顯的特征。基本手位之間通過畫線、點對點、過渡的形式進行轉換,在轉換過程中要求手臂動作短促有力、制動迅速、干凈準確。在其他的舞蹈以及健美操中都強調舒展,而花球舞蹈啦啦操中則強調鎖肩,要時刻保持雙肩的內收狀態,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基本手位之間的轉換,通過短暫的加速和定位制動來表現花球舞蹈啦啦操獨特的技術特征。花球舞蹈啦啦操在重心的把控上也與健美操有較大區別,健美操要求高重心,要求彈動,而花球舞蹈啦啦操則要求低重心以保持身體的穩定性,要想平穩的移動必須使身體的重心始終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由此可見,手位動作和身體的制動能力、對于高低重心的把握能力以及力度的控制能力是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技術特征。
花球舞蹈啦啦操屬于難美類運動項目,對整套動作難度技巧的表達和藝術編排及優美性要求非常全面[2]。其表演風格與其他舞種的演繹方式既存在聯系,又有一定區別。花球舞蹈啦啦操套路的編排,舞蹈風格的運用,集體動作的統一性、創造性、新穎性和對于舞臺效果的渲染,以及對花球技術及不同顏色花球的使用,巧妙融合了其他舞種元素。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與專家進行訪談和觀看2019年福建省中學生啦啦操錦標賽和2019-2020年全國啦啦操聯賽(石獅站)集體花球自選套路的錄像發現,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套路的表演風格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以表演為主、以難度為主和以競賽為主[3]。
1.2.1 以表演為主
以表演為主的演繹風格不需要過多的技巧難度,在解讀競賽規則的前提下,可以設置明確的主題,圍繞主題來表達情感,凸顯個性,不需要復雜的難度動作,旨在突出主題,依靠故事情節來調動現場氣氛,吸引觀眾眼球,從而產生共鳴。如果沒有明確的主題和故事情節的話,那就要著重渲染舞臺的氣氛,在成套動作編排、音樂、妝容服飾、花球顏色的搭配以及運動員的表現力上下工夫。動作的編排不需要復雜的操化動作,主要以調動現場氣氛為主;音樂是啦啦操的靈魂,音樂的選擇要有足夠的沖擊力,直擊觀眾內心,給觀眾的聽覺神經帶來愉悅感,再根據音樂的高低起伏、輕重緩急搭配合適的動作,將動作與音樂完美的融合,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給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帶來美的享受;運動員的妝容服飾在渲染舞臺效果方面也占據著重要作用,通常采用色彩亮麗,與背景舞臺對比強烈的搭配,再配合適當顏色的花球,以博得觀眾的眼球,渲染舞臺氣氛。
1.2.2 以難度為主
以難度為主的套路對于成套編排和基本動作的要求相對較低,則是在難度動作上下工夫,成套難度動作編排得越多,帶給觀眾的視覺效果就越震撼,分數就會越高。但該類型對于參賽隊員的基本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要求所有隊員都能高質量完成難度動作,才能取得較好名次;也不可一味地追求難度動作數量,而忽略了完成質量,在完成難度動作的基礎上要求動作準確到位,否則只會顧此失彼,并不能拿到高分。
1.2.3 以競賽為主
以競賽為主的套路就是為了取得高分而編排的。對于一些想要拿名次、想得高分的隊伍而言,就應該從此類型動作下手。在音樂與操化動作的配合上進行合理地編排,巧妙地設計,使銜接自然流暢,動作熟練準確、清晰到位,有一定量的空間層次對比。在難度的選擇上,則要求較高質量完成一定數量的難度動作,并與音樂相契合,增強音樂特效以凸顯難度動作的重要性,注重技巧的表達。
我國通過對啦啦操競賽規則的不斷修訂和改進,指導啦啦操朝著更加規范合理地方向發展。目前施行的《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已經基本上與國際競賽規則接軌。依據《2017-2020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花球舞蹈啦啦操的評分標準主要包括技術執行、團體協作能力、藝術編排和總體評價四個方面。通過分析分值分配可知,在新周期規則中更加注重技術的完成、團體協作能力以及成套的編排。在技術執行中,較為注重操化動作、舞蹈風格和難度技巧的執行;在團體協作能力中,注重集體動作的同步性、音樂與動作的一致性和空間方位的精確性;在藝術編排方面,對于音樂性、創造性與原創新、舞臺效果與視覺效果、難度等級等更加注重。因此,在技術的完成方面,要嚴格把控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技術特點,注重手臂發力與身體控制能力;在團體協作能力方面,把握團隊操化動作或難度動作完成的一致性,注重完成質量;在藝術編排方面,則強調成套動作編排的獨特性與創新性,合理運用空間、層次、對比等,給人以視覺沖擊和美的享受[4]。
2.2.1 難度技巧
難度技巧是隊伍整體競技能力的直觀反映。在花球舞蹈啦啦操中,難度技巧的完美呈現是成套動作最有力的閃光點。啦啦操有跳躍、平衡與柔韌、轉體等難度動作,參賽隊伍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動作,以提高競爭力。在編排都具有創新性、成套完成質量都較高的啦啦操比賽中,就看難度技巧的選擇與完成質量,難度系數越高,取得好名次的希望就越大。
2.2.2 成套完成
2.2.2.1 集體一致性
在花球舞蹈啦啦操競賽中,成套動作的完成一直起著決定性的因素,要想取得好名次、拿高分,就必須把成套動作的完成質量提高上去,而集體動作完成的一致性是評判成套完成質量的重要依據。不僅要在基本手位、動作、方向、過渡銜接、難度技巧以及運動軌跡上保持高度一致,而且細微處如眼神、面部表情、表現力等都要保持一致性,做到神形兼備。成套動作完成的集體一致性越高,就證明團隊的默契程度越好,隊員的綜合素質越強,團隊整體水平也就越高,相應取得的名次也就會越高。
2.2.2.2 基本手位動作
基本手位是啦啦操所特有的技術特征,也是啦啦操的核心動作。經過多年不斷的發展演進,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得到極大豐富。基本手位動作運用的多樣性在編排中占據重要作用。依靠豐富的手位動作,能增加成套操化動作的飽和度。在花球舞蹈啦啦操競賽中,基本手位動作完成的規范性與準確性尤為重要。對于基本身體素質較高的隊伍,其在整套動作中基本手位動作完成的力度和速度所呈現的效果,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因此,基本手位動作完成的準確性以及力度的控制和制動的把握對于成套動作的完成起著重要作用。
2.2.3 藝術編排
2.2.3.1 音樂
音樂是花球舞蹈啦啦操的靈魂所在,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套路的創編必須圍繞音樂展開,不能繞過音樂,動作的高低起伏、層次變化只有通過音樂才能夠最直觀地表達出來。音樂與動作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音樂也是成套動作主題的明確表達,主題的風格與音樂的風格息息相關,音樂的高低起伏、激昂變化,既可以給聽眾帶來良好的視聽享受,又可以更加生動地詮釋主題。
2.2.3.2 隊形
隊形的變化能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隊形變化貫穿于整套動作,在編排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隊形變化的設計上應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在隊形變化的過程中,讓隊伍充分的流動起來,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順暢。隊形變化要求隊員具有較強的舞臺把握能力,做到準確、迅速、到位,整體隊形的變化要出其不意,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巧妙、合理的變化隊形。
2.2.3.3 空間層次
花球舞蹈啦啦操中的空間層次對比也是藝術編排中的一大看點,結合三維空間,使隊伍在成套動作編排中有高低起伏、輪轉交替,讓成套編排更加富有空間感和立體感,層次與隊形的巧妙組合、場地與空間的合理利用更能凸顯出成套動作在藝術編排中的創新性。
2.2.3.4 服裝與花球
服裝和花球是花球舞蹈啦啦操中最直觀的外部特征表象。在成套動作中服裝與花球的合理搭配是營造舞臺效果的最有力的武器。服裝與花球要根據套路的主題來選擇,根據主題所想要表達的訴求,選擇最能表達主題的服裝與花球,在無形中會增加直觀印象分。
(1)我國啦啦操競賽規則已逐漸完善。花球舞蹈啦啦操難度技巧逐步提升,對難度技巧的要求逐漸嚴格,強調難度技巧的高質量完成。
(2)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完成主要體現在團體協作上,對集體一致性、動作的統一性、基本手位動作精準性要求較高。
(3)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編排的主題要明確,音樂與主題環環相扣,兩者互為一體;隊形變化要豐富多樣,自然順暢;要合理利用三維空間,層次對比清晰明了;服裝和花球的選擇要與主題相符。
(1)在難度技巧的選擇上,一定要量力而行,揚長避短,根據隊員自身水平,選擇能較高質量完成的動作,即能凸顯整體實力,又能取得較好名次。其中高質量完成為首要目標。
(2)在成套動作完成上,應以集體完成質量為標準,對自身嚴格要求,培養團隊默契,操化動作、過渡銜接、難度動作的完成要與音樂節拍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3)在藝術編排方面,首要任務就是突出主題,選擇較為震撼的音樂,融入其他舞蹈風格,隊形空間層次編排新穎多樣,成套動作注重隊員的表現力,注重舞臺效果,增加觀賞性,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1]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2017-2020新周期啦啦操競賽規則[S].2017.
[2]葉知飛.舞蹈啦啦操技術特征及表演風格的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1.
[3]花楠.舞蹈啦啦操的技術特征和表演風格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1):89-90.
[4]羅勤.基于(2017-2020)周期競賽規則對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的分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Study on the Winning Factors of the Self-selecting Set of Flower Ball Dance Cheerleading
ZHOU Yonglia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Fujian, China)
周永亮(1996—),碩士生,研究方向:體操教學健身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