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衛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廣西 桂林 543000
學校體育教學主要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育人為理念;以培養學生在大學期間掌握一到兩項體育技能,為終身體育打基礎為教學目標;以體育選項課為教學組織形式。目前廣西高校開設的選項課主要有:三大球、三小球、武術、搏擊類,個別學校開始了定向越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校體育的共同特點是上課形式單一、上課過程有一定的強制性、內容有一定的競技性。大部分學生是為了拿到體育學分而上體育課。選項目時看那個項目好拿高分好混選那個項目,課上完就完了。這些項目中除球類項目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學生進入社會有繼續的環境、大部分項目到社會上沒有運動條件(場地、器材、運動伙伴、氛圍),學生在學校學的體育項目僅次于課堂,很少能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及社會活動中。
廣西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優越的國家政策和多種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南寧是國家東盟經濟圈建設的主要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的自然旅游資源,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政府建設,桂林成“世界旅游圣地”的政策。廣西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和節慶體育體育活動。每年的“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動,國際自行車公開賽桂林賽段,桂林國際馬拉松賽等一些大型國際賽事。在這些節日和比賽期間,桂林所有企事業單位均放假,為高校學生參與活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廣西5個體育特色小鎮的落成及未來5年建成100個特色小鎮的目標構成了廣西體育旅游的現狀。
高校體育教學的教育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2-3門體育技能,為終身體育鍛煉打基礎;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理解團結拼搏的重要性,摸索團結的方法;使學生在運動中得以身心鍛煉。體育教學由于課堂組織形式的局限性,其重要功能使培養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是以先學習技能,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身體素質得以提高。掌握課堂教學技能的最大價值是看以后能否長期的使用該技能。體育旅游是讓人先自愿的參與到運動中,在旅游的過程中通過走路、爬山、騎車、涉水、采摘、捕撈等休閑活動,掌握跑、跳、游、投,各種運動技能。他的途徑是在娛樂中提高身心素質,在娛樂中掌握運動技能。體育教學和體育旅游對人身心健康的教育路徑相反作用相同。
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主要以選項課的形式,各學校開始的選項課內容不同。但常規的項目大球類、小球類、武術、搏擊類、定向越野、攀巖、射箭、操類、游泳、自行車還有一些根據當地民族風情開展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廣西部分高校開的舞龍、舞獅、竹竿舞、陀螺、繡球、賽龍舟等項目,北方高校有一些雪上和冰上項目。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具有各類專業的老師和場地器材,能針對各種需求進行人才培養。高校可以利用體育教學為體育旅游中涉及的項目進行培訓。從項目的技能要求,身體素質要求,文化背景,項目的規則,裝備需求,從事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對該項目的安全預判給予理論培訓和模擬實踐。為學生在旅游過程中投入到該項目打基礎,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使學生在這類旅游中獲得最大的娛樂感和贊譽感。體育教學由于受場地的限制,部分項目離開課堂便失去了開展的土壤。旅游場所一般都處在美麗寬闊的自然環境中,還特為一些娛樂性強,觀賞性強的項目專門設計了場地、器材、專任指導等。這些都是學校體育教學所不具備的優勢,正好彌補了學校體育教學的缺陷,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了現實的實踐條件。
體育課程目標設置應該跳出以往以達成性,效果性目標為主的框框,形成情景式教學,為達成目標設置情景任務,通過學生的參與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課程設置的目標。老師在課程中主要以引導、協作、參與、保障為主。老師由指揮者,監督者的身份變成服務者及旅友的身份。淡化競技注重娛樂,淡化結果注重過程,淡化調條接受,注重嘗試體驗的課程目標設置。
結合旅游特征和地方特色設置課程內容,多開展簡單易掌握的運動項目。修改以學期或學年為單位的教學計劃。利用學校的自然環境,設置具有旅游味道的小單元多模塊的課程計劃。盡量使課程在模擬情景中進行。利用有利資源全力開展社會時尚項目。例如,可以利用校園共享單車開展自行車運動,利用學校的健身步道開展徒步、迷你馬拉松等項目,是廣西部分高校可以利用學校的自然資源山、水、湖,開展登山、野外探險、定向越野、劃竹筏、水中捕撈等項目。利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特征,融合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和節慶活動開展民族運動項目。
體育旅游在國內作為新興產業、朝陽產業發展迅猛,將帶動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學校體育應該抓住機遇,把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旅游情景相融合。在情景設置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困難盡量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動員引導學生團隊完成。利用學生的專業知識開發相關產業的產品,并在模擬教學過程中驗證。例如,可以利用地質專業的學生的勘探測繪的能力,開發旅游徒步攻略。利用電子軟件專業的學生開發運動、旅游、安全健康、身體功能監測APP。利用服裝表演專業學生的特長開發設計旅游裝備;利用機械,土木專業學生開發旅游場地器材設備,這樣以來可以進一步使體育和旅游、學習、工作、創業融為一起。
課堂學習評價,是課堂學習效果的指揮棒。合理的評價可以起到長期的激勵效果。如果僅靠單一的課堂考試形式作為評價手段就會導致學生上課僅為考試及格。練習僅針對的是考試內容,考完什么都不知道的現象,無形中把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孤立開了。體育素質的提高僅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學生課外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旅游及在活動中的發展變化納入到學生體育課的考核中才能更進一步達成為終身體育服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