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
藏族體育在大香格里拉文化品牌構建中的作用
楊 明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藏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藏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大香格里拉作為我國少數民族藏族的聚居地之一,擁有豐富的藏族體育文化資源。文章對藏族體育進行研究,為大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構建尋求新的突破點。
藏族體育;大香格里拉;藏族體育文化
大香格里拉指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的結合部,地跨東經94o~102o,北緯26o~34o核心區域,處在川、滇、藏大三角區,是我國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那里有獨特的康巴文化,茶馬古道遍及整個香格里拉大地,自然風光獨樹一幟,地域文化特色鮮明。藏族人民在此創造出了許多優秀的民族體育文化,藏族體育文化作為大香格里拉地區獨特的一種文化標識,對打造大香格里拉新的文化品牌有重要作用。
每一種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態基礎之上的,藏族體育文化也是如此。藏族地區豐富的地貌,其中多以高山峽谷地貌較為典型,氣候多樣,海拔相對較高,正是這些種種的、立體美的生態環境,造就了藏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具一格的氣候環境,可以說,地理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為藏族體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特殊優勢。
藏區作為古代茶馬古道上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一,境內云嶺山脈、邛崍山脈等主要山脈跟怒江、瀾滄江等主要河流共同連接成一條銜接西北和西南民族的交流通道。在這條通道上各民族的文化、經濟、政治等相互交流與融合,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與漢族區域毗鄰的藏族群眾,由于受到漢族外來文化的沖擊,形成了漢藏文化形態;跟彝族、納西族等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多種形態的文化,在世代相傳的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以藏族文化為主,多種文化并存的局面。
風俗是當地自然與文化的最直接表現;信仰是人們對某一主張、主義或某人、某物的一種信奉與尊敬,并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藏族地區民眾在自己特有的風俗信仰的影響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我們以轉山為例,山崇拜是藏族文化中重要的自然崇拜之一,轉山是佛教徒的一種神圣的宗教儀式,是當地人們表示虔誠的一種訴說方式,通過轉山祈求洗清自身的罪惡,轉山一般要求在4000米以上的海拔進行,要求祈求者叩首神山一周,持續時間一般在2—3天,是一種典型的消耗體能的戶外體育活動。
藏族體育種類較多,項目內容豐富多樣。根據運動項目的相關屬性,可將藏族體育分為多種小類:棋牌類(藏棋);投擲類(打炮石、果兒考兒);踢打類(巴特爾、剛在、吉韌);托舉類(抱石頭、舉皮帶);體能類(轉山、登山);競速類(賽馬、賽牦牛);射擊類(射箭、打炮石、射碧秀);角力類(萬人拔河、大象拔河);搏斗類(摔跤、拔腰);重要節慶類(賽馬、射箭、拔河、賽牦牛);宗教儀式類(鍋莊、登山、賽馬);農業生產類(鍋莊、射箭、賽馬);婚嫁娛樂類(羅羅舞、萬人拔河);娛樂狂歡類(射箭、賽馬、賽牦牛)。
藏族體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這些體育運動項目經過世代的相傳和演變,被藏民賦予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有些體育運動只有在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時節、特定的節慶日才得以舉行。
長期以來,藏傳佛教的核心地位帶動著整個宗教的繁榮和發展,所涵蓋的服飾、工藝、婚俗、飲食、節慶等領域的文化,引領著藏族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方向。在藏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中,人們所展示的服飾、動作、舞蹈等均蘊藏著藏族體育文化的美育元素,是大香格里拉藏族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宣揚大香格里拉的作用。
藏族人民有著彪悍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和民族品性,他們性格豪爽、勤勞勇敢、能歌善舞。傳統體育項目除了能夠強身健體,還是藏區節日慶典、宗教祭祀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民族體育精神是推動藏族地區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內部發展動力,作為一種民族的氣節而存在。被譽為勇敢和智慧化身的藏族英雄格薩爾因在長距離的賽馬比賽中獲勝,而被擁戴為王,可見藏民族具有對民族英雄的崇拜和向往之情。這種民族體育精神有助于打造大香格里拉地區民眾驍勇善戰、頑強拼搏的精神氣節。
大香格里拉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風光秀麗,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外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而體育旅游資源作為我國目前比較時尚的一種旅游資源,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大香格里拉藏族地區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可借助當地旅游業的平臺助推當地體育旅游的發展,一方面將有助于大香格里拉地區藏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另一方面又能為當地的旅游業注入新的血液,促進當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增加民眾的經濟創收。我們將大香格里拉地區的藏族體育作為一種新的旅游資源來開發,將為大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樹立提供新的發展亮點,達到體育營銷大香格里拉的作用。
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交通的通達便捷。近些年藏區外出務工的人員流動較大,有些藏族地區的家庭外出務工,在外接受了新的思想和教育,久而久之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持保守的態度。另外,受來自西方競技體育文化和當地漢族文化的影響,有些藏族地區出現被西化和漢化的現象,藏區部分民族體育文化受到影響。
藏族體育擁有豐富的體育文化資源,但受當地宗教和文化習俗的影響,有些體育項目只有在節慶日才得以舉行,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達到了傳承和保護民族體育文化的作用,但參與者多為當地民眾,外來游客的參與率相對較低,眾多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并沒有得到集中展示,也沒有做到很好的對外傳播。
藏族地區體育資源豐富,體育項目眾多,但許多的體育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開發,沒有形成一定的產業化體系。許多傳統的體育功能沒有被挖掘出來,眾多的體育項目只有在宗教祭祀、節慶日才得以開展。體育旅游的發展沒能與當地特色文化較好的有機結合,缺乏資源創新開發意識。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一旦藏族體育文化消失,所謂的藏族體育也將不復存在,所以只有守住和保護好現存的藏族體育文化,藏族體育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在當今不斷變遷的社會環境中,以文化傳承和保護為中心的思想是藏民族體育獲得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藏族體育雖然有眾多的體育項目資源,但很多項目在開發上存在同質化和惡劣競爭現象,藏族體育應該打造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標識,以文化品牌的建設為重點,進行合理的布局和開發,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
資源的整合性和創新性發展是藏族體育獲得持久生機的動力。資源的整合有助于形成一體化的產業發展體系,做到物盡其用,便于統籌管理和開發,從而形成資源最大化;體育資源的創新性發展是藏族體育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互聯網+體育的模式是一種很好的發展模式,值得借鑒。
[1]陶恒.藏族體育文化資源開發的策略創新[J].市場論壇,2017(6):19-22.
[2]吳林珍.藏族體育文化研究成果述要與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3):119-123.
[3]王志發.把大香格里拉旅游開發好[N].中國旅游報,2012-06-15(002).
[4]李明森.大香格里拉旅游資源特點[A].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節能環保 和諧發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三)[C].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2007:2.
On the Role of Tibetan Spor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Shangri-la Cultural Brand
YANG Mi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楊明(1994—),碩士生,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