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桂
廣東省普通高校排球運動隊的現狀調查與研究
黃玉桂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3)
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參加廣東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的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和組委會成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目前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和排球比賽開展的現狀,探討高校排球運動隊和排球比賽存在的問題,結合研究結果對目前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和排球比賽的發展提出建議。
普通高校;排球隊;排球聯賽;分析;現狀
2019年5月5日-20日,廣東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在中山大學隆重舉行,本次比賽共有全省64所高校的109支隊伍參加,賽事規模、參賽人數均為歷屆之最。經過16天的激烈角逐,分別決出了男子和女子甲、乙、丙組前八名。本文通過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組委會成員發放調查問卷,并進行實地訪談,調研目前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和排球比賽開展的現狀,分析目前各高校排球運動隊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排球比賽發展的問題,為更好地提高高校排球運動隊水平和推動大學生排球比賽的長遠發展提供參考。
廣東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的參與人員。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萬方數據庫查閱有關高校排球運動隊、排球比賽的相關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參與本賽事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組委會成員發放調查問卷,獲取本研究所需的數據信息。
1.2.3現場訪談法
通過與本賽事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組委會成員進行現場訪談,獲取排球比賽的相關信息。
1.2.4數理統計與分析法
用Excel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1.1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規模
目前,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有每年一屆的大學生排球聯賽和四年一屆的大運會排球比賽,這兩項賽事是水平最高、參賽規模最大的排球賽事,并且都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中山大學承辦的賽事。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共設男子、女子的甲、乙、丙組,共六個組別,其中甲組為普通本科組,乙組為高水平組和體育院校組,丙組為高職院校組,經過16天168場的比賽,分別決出了六個組別的前八名。
2.1.2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水平
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廣東省大學生排球聯賽也舉辦了九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廣東省排球傳統高校也已基本呈現。以甲組為例,男子組的中山大學,已經連續多年稱霸甲組,另外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華南理工大學也是傳統強隊。女子組的廣州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近年來稱霸前三。參加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CUVA)男子陽光組的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女子陽光組的中山大學、廣州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這幾支隊伍在全國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乙組是高水平運動隊,男子組的傳統強隊中山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基本包攬了廣東省大學生排球聯賽和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的前三名。女子組也是中山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三強獨大。2019年的CUVA南方賽區上,中山大學男排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冠軍,但在總決賽上發揮不太穩定,沒能進入前八強。另外,中山大學女排也是近年來CUVA的新生力量,以前國家隊教練為首的教練團隊,帶領中大女排連斬強隊進入了CUVA的年度總決賽,但在決賽中不敵霸主北京體育大學女排獲得亞軍,這也創造了廣東高校排球隊在全國賽上的最好成績。
丙組是高職院校組,名次變化較大,水平也參差不齊。男子組的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都是傳統隊伍,每年比賽名次都在前五名。女子組的水平變動較大,像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都是每年排名靠前的隊伍。今年CUVA新增了高職組比賽,丙組參加全國賽的隊伍有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但成績均不理想,整體水平與全國其他高職院校存在差距。
總的來說,廣東省高校排球聯賽的水平參差不齊。甲組水平較為平均,排球傳統強校往往占據前三名,其他隊伍差距不明顯;乙組水平較高,中山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傳統三強實力較突出;丙組水平參差不齊,每年的排名變動較大。
2.1.3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的不足之處
廣東省大學生排球聯賽和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都是由省教育廳主辦,中山大學承辦的比賽,比賽時間基本定于5月底或6月初。根據現場調查得知,大學生排球比賽的贊助商較少,基本上由省教育廳和中山大學撥款舉辦,參賽隊伍均不用交參賽費,所以存在比賽經費不足的情況。另外,由于經費與時間的限制,小組賽均采用三局兩勝制,交叉賽才采用五局三勝制,因此有些組別的參賽場次較少,降低了比賽的觀賞性。在賽事宣傳方面,排球比賽的宣傳明顯不足,大多數在校生都不知道有這項賽事,賽場觀眾較少,現場極為冷清。在推廣方面,2019年新增了新媒體直播,雖然能在微信公眾號上收看直播,但在線觀看的人數不多,推廣效果不明顯,影響力不夠。
2.2.1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動機
目前,廣東高?;旧隙加信徘蜻\動隊或者排球協會,但每年參加廣東省大學生排球聯賽的高校卻只有64所,相對于籃球和足球來說,參賽的高校數量較少。排球作為在高校中相對冷門的項目,在高校中的開展不如籃球火爆。通過對排球運動員訓練動機的調查可知目前高校排球運動隊的現狀,調查結果見表1。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主要動機有6個,分別是個人愛好、獲得名次為校爭光、使自身才能得到發揮、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獲得加分和獎學金、被教練強逼訓練。其中,82.67%的男隊員和85.71%的女隊員認為個人愛好是訓練的主要動機;63.33%的男隊員和68.25%的女隊員認為訓練能使自身才能得到發揮是排名第二的動機;43.33%的男隊員和59.52%的女隊員認為獲得名次為校爭光是排名第三的動機。高校排球運動隊比賽成績的高低,除了受比賽因素影響外,平時訓練的因素占較大比重:一是隊員訓練的積極性。只有熱愛這項運動,才會全身心投入到訓練當中。二是訓練的氛圍。主要指隊員間的默契度和融洽度,訓練場上要做到團結一致,切忌搞小團隊,影響整體的和諧。三是主動訓練與被動訓練的效果差異較顯著??偟膩碚f,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主要動機是個人愛好。作為教練員要對運動員的訓練動機進行合理引導,只有充分熱愛這項運動,才能在訓練中練好技術,在比賽中展現實力。
表1 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動機(男=150,女=126)
訓練動機男生女生 n占比(%)排名n占比(%)排名 個人愛好12482.67110885.711 獲得名次為校爭光6543.3337559.523 使自身才能得到發揮9563.3328668.252 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3825.3354434.924 獲得加分和獎學金5436.0043225.405 被教練強逼訓練128.00697.146
2.2.2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頻度、訓練強度與訓練時間調查分析
排球運動員技術水平的高低與平時訓練的頻度、強度和時間有一定的關系,除了先天的身體因素外,后天的刻苦訓練也影響著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從排球運動員的訓練頻度來看,大部分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一周的訓練次數集中在3-4次。其中,43.33%的男隊員和42.86%的女隊員一周集訓3次;27.33%的男隊員和20.63%的女隊員一周集訓4次;13.33%的男隊員和15.08%的女隊員一周集訓2次(見表2)。一周集中訓練3-4次對普通大學生運動員來說已經足夠了,畢竟他們不是專業運動員。另外,通過現場訪談得知,乙組高水平運動員基本每周訓練5次,甲組和丙組的運動員大都集中在周末訓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平時課程多,無法集中訓練;另一方面,周末方便跨校區的隊員集中系統訓練和進行教學交流賽。
從排球運動員的訓練強度表來看,45.33%男隊員認為每次訓練均達到了大強度,感覺到筋疲力盡;37.33%的男隊員認為每次訓練均達到了中等強度,雖有出汗但仍有余力。44.44%的女隊員認為每次訓練均達到了大強度;35.71%的女隊員認為每次訓練均達到了中等強度(見表3)。而訓練強度又與訓練時間有極大的關系。
從排球運動員的訓練時間來看,33.33%的男隊員和29.37%的女隊員每次的訓練時間≥90分鐘,25.33%的男隊員和19.05%的女隊員每次的訓練時間≥120分鐘(見表4)。
從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間來看,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整體的訓練強度夠大,訓練時間夠長。從另一角度來看,系統訓練持續時間越長,訓練強度也會越大;反之,系統訓練持續時間越短,訓練強度相對降低。
從調查得知,乙組排球運動員平時訓練主要以技戰術和體能為主,畢竟是排球科班出身,有一定的技術水平。而甲組和丙組排球運動員平時訓練主要以提高技術為主,輔助身體素質訓練。由于甲組和丙組排球運動員的水平參差不齊,技術相對粗糙,所以要在技術上下功夫,另外在彈跳、力量和耐力上也是要勤加練習。
總的來說,高校排球運動員的訓練頻度、訓練強度、訓練時間和排球運動隊的成績有必然的聯系。勤于練習、多打交流比賽、提高實戰水平是高校排球運動隊取得好成績的前提條件。
表2 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頻度(男=150,女=126)
訓練頻度(次/周)1234≥5 男(n)-(%)12-8.00%20-13.33%65-43.33%41-27.33%12-8.00% 女(n)-(%)9-7.14%19-15.08%54-42.86%26-20.63%18-14.29%
表3 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強度(男=150,女=126)
訓練強度大強度中等強度低強度 男(n)-(%)68-45.33%56-37.33%26-17.33% 女(n)-(%)56-44.44%45-35.71%25-19.84%
表4 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時間(男=150,女=126)
訓練時間(分鐘/次)≥30≥60≥90≥120≥150 男(n)-(%)8-5.33%32-21.33%50-33.33%38-25.34%22-14.67% 女(n)-(%)7-5.55%38-30.16%37-29.37%24-19.05%20-15.87%
2.2.3影響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因素
表5 影響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因素(男=150,女=126)
影響訓練的因素男生女生 n占比(%)排名n占比(%)排名 影響文化課學習4530.0045644.442 訓練時間太長6543.3324233.335 訓練太辛苦3825.3354535.714 比賽獎勵少3523.3363023.816 教練員水平問題2416.0071814.297 場地與器材問題5234.6736249.211 訓練經費不足6744.6714737.303
據調查,排球運動員課余訓練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由表5可知,男隊員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有訓練經費不足、訓練時間太長、場地與器材問題和影響文化課學習等;而女隊員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場地與器材問題、影響文化課學習、訓練經費不足和訓練太辛苦等。通過現場訪談得知,大部分高校對排球運動隊投入的經費有限,特別是服裝費、訓練補貼和比賽補貼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另外,場地與器材的因素也占了較大比重,原因是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室內排球場,大熱天或者下雨天訓練受到影響,特別是女生對大曬天進行訓練比較抗拒,所以缺乏場地是大學生不愿選擇排球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在客觀上阻礙了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深入發展。此外,比賽獎勵少和教練員水平問題也是影響排球運動員課余訓練的因素。
3.1.1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競賽模式比較單一,主要采用賽會制模式,競賽規模相對較大,參賽的高校達到60多所,隊伍達到100多支。從歷屆比賽來看,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參賽隊伍也會越來越多。
3.1.2廣東省大學生排球比賽的傳統強隊實力較突出,甲組和乙組的種子隊往往占據著每年比賽的前三名,而丙組的水平參差不齊,每年的排名波動較大。另外,在CUVA中,廣東省高校的比賽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中山大學女排打進了總決賽,創造了最佳戰績。
3.1.3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主要動機是個人愛好,其次是使自身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和教練團隊的投入度是運動隊取得好成績的前提條件。
3.1.4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頻度、訓練強度、訓練時間和排球運動隊的成績有必然的聯系。
3.1.5影響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主要因素是經費問題、訓練時間和場地問題。
3.2.1建立和完善廣東省高校排球比賽的競賽制度,大力推廣排球運動和排球文化,擴大排球人口。另外,要加大排球比賽的宣傳力度,多渠道推廣排球比賽,吸引更多的贊助商來贊助比賽,同時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直播排球比賽。
3.2.2在完善廣東省排球比賽的同時,要鼓勵更多的高校排球運動隊參加全國比賽,積極提升排球運動的知名度,提高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隊在全國比賽中的水平,從而促進廣東省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
3.2.3各高校要加大場館設施建設,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逐步完善排球場館的建設,為開展排球教學、訓練與比賽提供場地保障,解決大曬天、下雨天訓練難題。
3.2.4建立激勵機制,保障運動員和教練員的權益,讓教練員和運動員全身心投入到排球運動的訓練與比賽中,解決好學習與訓練、比賽的沖突問題,積極推動排球運動的發展。
[1]于紅民.廣東省排球傳統項目學校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J].茂名學院學報,2008,4(18):79-82.
[2]黃世光.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動機及培養途徑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7):63-66.
[3]唐文慧.高校排球業余訓練現狀分析與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608-609.
[4]梁健輝.廣東省普通高校排球隊發展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32):65-68.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Volleyball Teams in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HUANG Yugui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Guangzhou 510403, Guangdong, China)
黃玉桂(1967—),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