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人臉識別走進江陰高新區蟠龍華都小區,綠化環境干凈整潔,下沉廣場寬敞明亮,很難看出,這是一座拆遷安置小區,“顏值爆表”得媲美商品房小區。但誰能想到,就在4年前,這個小區雜亂無章,居民意見很大。
蟠龍社區共有兩個拆遷安置小區和一個商品房小區。2017年3月,劉衛江調任社區黨總支書記,著手破解社區管理難題?!拔蚁M蛟斐鲆粋€高端的住宅性社區,不會因為這是拆遷安置小區就降低服務標準。”劉衛江說。在他的帶領下,社區黨委構建起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物業公司等多方聯動的“黨建+物業”體系,以物業公司為主體成立了同心圓黨支部,并推選物業經理為黨支部書記,推動物業公司成為社區治理一線的“小當家”。
“安置小區的物業費是由政府承擔的,這讓我們對物業管理有了約束手段?!眲⑿l江說,一年下來,物業服務好不好,居民說了算。社區組織居民對物業服務質量進行評價,按百分制打分,每少1分扣4000元。“這樣就把物業費收入與服務質量緊緊捆綁在一起了?!?/p>
劉衛江主張把支部建在樓道里,每個支部配備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及若干名保潔保安。家里停電、住戶擾民、樓道燈不亮……業主反映的小事,“紅色管家”們10分鐘就到達現場處理。
2019年7月,社區黨總支升格為黨委,在社區黨委的引導下,由物業公司牽頭,一支社區本土力量的公益組織——江陰高新區同心圓公益服務社正式注冊成立。黨支部搭臺、同心圓公益服務社和居民代表唱戲,每逢居民有群體訴求時,社區黨委積極引導召開圓桌會議,共同討論形成解決方案。
蟠龍華都有居民和物業提出,29單元有一處花壇設計不合理,存在安全隱患,矛盾越吵越深。劉書記組織召開圓桌會議,讓居民代表投票表決,每家每戶簽字確認,對確實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皥A桌會議讓居民自發地參與到社區治理當中,居民的熱情高了,對社區工作也更加認可了?!眲⑿l江說。
如今,下沉廣場上的紅色記憶館、悅動球競站、同心圓公益服務社、棋樂共享站、紅健中醫館、美好律動站、共享閱讀吧、基層黨建指導站分站等,一應俱全,逐漸打造起居民共享的黨建陣地。2019年,社區黨委獲評全省物業管理服務行業黨建工作示范點。
今年,江陰高新區“大黨委制”融聯共建行動正式啟動,蟠龍社區被列為試點。劉衛江帶領“兩委”班子走訪600多名居民群眾、對接28個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理清具體需求、統籌資源清單,優化整合出“大美蟠龍”綜合治理、紅色物業“336”特殊家庭精準服務、黨建提質、出租房“星”治理服務、同心圓公益大趕集等9個服務項目,在高新區率先形成了以社區黨委為軸心,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及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共駐、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