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迪
淺析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體育解說
靳 迪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從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目標要義出發,通過思考體育賽事解說中所蘊含的、所承擔的、所需求的共性與個性的“積極性元素”,以概念、角色、風格為切入點和鏈接點,探究體育解說的建構與演繹,旨在通過此視角的分析,更加明晰體育解說者的角色要義。
心理;體育;解說;元素
積極心理學于1998年由美國前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里格曼提出,并逐漸發展至今。幾十年以來,積極心理學堅持以研究人的幸福為中心,主要從積極的情緒、人格特質和社會組織系統這三方面來探究。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核心,是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積極心理學強調的目標,是推動個體和社會走向繁榮;積極心理學關注的要點,是積極品質和發展潛能。積極心理學的創立,修正了傳統心理學理論導向的不平衡,更突出推動人的發展的“正向作用”,因此也被大眾認為是一門幸福、樂觀、向上的學問。該理論從創始發展至今被用于眾多行業,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中彰顯實效,在教育、新聞、醫療衛生、人力資源中尤其發揮著重大的“積極性功能”。為此,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探索也成為越來越多專業研究的重要切入點之一。本研究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就體育解說的主要元素進行分析,并思考相關發展啟示。
國內媒體對體育解說的概念描述和界定尚不完全、不完善,從該職業發展至今,在不同階段和不同類型的體育解說中對于播音、評論、主持等都有各自的表達。相對來講,西方國家對這個職業的幾個身份的描述和界定是有明確差異的:英國、德國、西班牙主要為體育評論員;德國以及丹麥、挪威等北歐國家,是體育解說員和專家評論員合作形式;美國由于體育產業相對成熟,統稱為“體育播音員”,可細分為現場解說評述賽事的解說員、體育評論顧問和解說嘉賓、串聯播報的演播室評論員、分析評論嘉賓、邊線記者等。基于此,對體育解說的概念闡釋,可以簡要描述為:用某種特殊的敘述性、評論性等語言實現賽事信息的語言轉介、賽事現場的氣氛烘托的二合一。
1.2.1 多元性說明了發展
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會以多元實現進步,體育解說同樣如此。綜合分析以上各個國家各個類別體育解說,可以看出從一到多、從多到一、再從一分多的合理路徑。
1.2.2 不完善性預示了空間
對比各國體育解說事業,不完善恰恰擁有更大空間的優勢,不會因為成熟或者已成定勢而阻礙體育解說事業的特色化發展。同樣,各國比較下的相對不完善,也為體育解說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提供了更多借鑒。
1.2.3 合作性彰顯了科學
無論是解說員與評論員的合作,還是新聞工作者與體育工作者的合作,再或是國內體育解說團隊與國際體育明星的合作,其積極的意義都是顯而易見的,更利于體育播音在體育和播音兩大基本元素中實現平衡,彰顯和諧。
在相關文獻中,對于體育解說者的角色描述可謂多種多樣、生動形象,如敘述者、評論者、把關人、輿論領袖、議程設置者、觀點涵化者,以及更加形象的導游、翻譯、演員、球迷、記者、經紀人、公眾人物等。總結以上,相對集約為5個角色點,即信息處理者、新聞傳播者、專業評論者、現場主持者、輿論調節者。
2.2.1 角色本身就是一抹色彩,可以提高解說的被關注度和受歡迎度
體育解說人員需要認真分析各個角色對應色彩的表達方式,同時對應自身風格和語言風格的匹配程度,有選擇、有偏重、有結合地完成自己的解說風格設計。
2.2.2 角色共融本是一種困難的存在,有一定約束和極端風險性的產生
體育解說人員一定要處在現場輸出環節,一方面能合理帶入個人情緒進行評論和渲染;另一方面,可對敏感話題、敏感對象、敏感語調盡到注意義務,否則就會形成負面輿論。
2.2.3 角色前后需要一些心理調適
體育解說員本身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社會個體,體育解說的各種特性不可能和某種職業某個崗位需要的全部特性完美對接。所以,解說員自身要客觀理性對待,在演繹階段性職業角色前后,要進行心理放松和減壓調適。此外,業界也應有相關專業援助。
越來越多的研究焦點對準了體育解說流派。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用流派來界定尚不夠成熟,用風格來劃分體育解說發展中的“色彩版塊”相對更容易讓公眾認可。因為體育解說最直觀的是語言的輸出,所以從語言風格上來劃分,常見的有沉穩冷靜型(多見官方大型綜合性體育活動)、幽默娛樂型(多見英美體育賽事和國內最新兩代體育解說人,如韓喬生等)、激情澎湃型(以語言速度和語音力度見長者,如宋世雄、蘇東、黃健翔等)、多愁善感型(相對少數)。也有上述風格結合氣質類型進行分類的,還有從觀眾評論角度進行分類的。總結以上,筆者認為現有的體育解說可分為新聞模板播音播報型、賽場訊息動態發布型、配合評論主持鏈接型、情緒激烈氛圍帶動型、網絡主播娛樂互動型等。
3.2.1 擁有風格也需完善風格
任何一種體育解說風格的形成,都有其歷史、地域、賽事類型等基礎因素,也有團隊、個人、市場需求等現實因素。無論什么風格,首先都不能違背體育解說的基本職業要求和相關行業規范;其次在突出一種風格的基礎上,需借鑒其他風格,不斷互補。
3.2.2 沒有風格其實也是風格
任何體育解說的對象都是廣大的體育傳媒觀眾,再突出的風格如果失去“民心”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隨著時代需求,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體育播音、體育主持或者體育解說的專業方向,旨在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的年輕力量。年輕力量的初始學習多從模仿開始,這是完全正確的。但若是一直模仿而失去自我,那就失去人才培養的本意了。因此,這里所說的“沒有風格也是一種風格”,更多的是再次強調,體育解說職業人才的發展中,需要更多關注職業定位和社會需求,而不應急功近利單純追求“自己的風格”。
積極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佳的內動力。這里提到的興趣包括已有興趣和新培養興趣,前者是體育解說對于體育事業和語言表達的興趣;后者是指定向性后天培養的興趣,可通過對職業價值的理解、大眾對職業身份的關注、薪酬和精神獎勵等獲得。
積極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表明,各種暗示都會有相應的力量,其中主動的積極暗示,雖然效度不一,但是副作用相對較少,是可以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職業身份的充分認知,不僅是常識的學習和未來的預備,更多的是讓其成為強大的暗示力,指引個體在從事職業思考、發表職業言行的過程中有所規范,長期堅持便會形成自覺行為。
近幾年隨著體育解說的需求激增,解說人員素養出現參差不齊。已有多個文獻關注和研究體育解說員的職業結構和突出問題。為此,學習無疑成為現有體育解說隊伍必須要做的事情。另外,鑒于體育解說的迅速發展,需要強調廣泛的學習,除了體育和新聞兩大領域,也需要在社會、文化、心理、語言藝術等方面不斷充電。
積極心理學中尤其強調關注優點、張揚優勢。因此,體育解說在廣泛學習、打好基礎的同時,尋找、分析、利用、提升自己的優勢就顯得很重要。這也是風格形成前的重要節點。
在前面的論述中已經提到心理調適的關鍵性。作為體育解說,自我的心靈成長、社會的心理援助、大眾的心理預期均缺一不可。
隨著職業關注度的提高,各種專業的工作坊應運而生。建議體育解說從業人員可以專門學習一些調控情緒的技巧、語言表達的技巧等,以更好把控即時情感。
無論是在廣播平臺、電視平臺,還是在手機、博客、網站等新媒體平臺,體育運動的賽場展示已經和體育解說的語言展示成為一體,并在新時代展示出一場賽事、幾種媒體、多家平臺的“1+X”格局。如今的體育解說事業,語言力量和語言色彩的迸發顯而易見,同時也因為關注度的提高,不時出現一些負面的語言信息和觀眾反饋。因此,需要體育解說以更多的積極視角,挖掘更多的積極元素,實現更多的積極引導,提供更多的積極支撐,以實現體育解說事業的科學發展。此外,作為體育解說職業個體的解說者們,也需要全方位合理調節,以提升職業幸福感。
本研究從體育解說語言的積極認知與積極發展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強調體育解說的職業定位、角色定位、風格定位等一定是全力服務體育事業和傳媒大眾的。只要守住初心,具有中國特色、民族風格的體育解說時代必將到來。
[1]魏偉.體育解說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王群,徐立.電視體育解說[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3]朱俊河.體育解說的敘事性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2.
[4]楊萌.體育解說員角色定位的多重新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5]林泊宇.體育解說員的特色與發展趨勢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4.
[6]曹江漫.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解說風格分析[J].傳媒觀察,2014(9).
[7]馮歆.體育解說員在比賽中的情感把握與表達[J]業務研究,2018(12).
[8]夏洛特·斯戴爾.積極心理密碼:一門幸福樂觀向上的學位[M].劉國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9]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積極心理學[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Brief Analysis of Sports Comment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JIN Di
(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靳迪(1999—),本科生,研究方向:體育英語與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