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成
中學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的可行性及建議
陳建成
(廈門市松柏中學,福建 廈門 361012)
在中學體育課中引入瑜伽教學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然而目前中學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和普及。在分析瑜伽運動對中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基礎上,從政策機遇、實施主體、實施客體、實施載體四個層面分析中學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的可行性,并就中學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問題提出建議,以期豐富中學體育活動,為中學開展瑜伽教學提供參考。
中學;體育課;瑜伽教學;可行性
瑜伽是起源于印度的一項有著5000年歷史的關于身體、心理以及精神的練習,集哲學、科學和藝術于一身,因其在運動練習過程中對人體身心調節產生的正面積極作用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被認為是時尚健身手段與藝術生活方式相結合的運動模式。根據全國健身瑜伽指導委發布的“健身瑜伽”定義:健身瑜伽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通過自身體位訓練、氣息調控和心理調節等手段,改善體姿、增強身體活力、延緩機體衰老……目前瑜伽已經風靡全球,各國瑜伽愛好者數量都在不斷增加。作為一門新興的體育學科,瑜伽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正式在我國開始傳播,被引入我國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的運用也是近年來剛發展起來。相比較而言,中學體育課對瑜伽教學的引入運用尚處于探索階段,科學、系統、規范的中學體育瑜伽教材、課程設計等更是少之又少,可見瑜伽教學未能得到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視和普及運用。事實上,瑜伽對于青少年特別是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分析瑜伽對中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基礎上,分析中學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的可行性,并就中學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問題提出建議,以期豐富中學體育活動,為中學開展瑜伽教學提供參考。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科學恰當的運動練習能夠助力中學生身體機能的健康生長發育。瑜伽的練習內容主要包含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倡導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健康的身體。在調身的體位法中,“英雄式”“駱駝式”“鴿式”“山式”“頭倒立”等體式,通過坐、跪、臥、站、倒立等姿勢,彎曲、伸展、扭轉身體各個部分,對脊柱、肌肉、內臟等組織器官進行按摩和拉伸,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骼生長、增加肌肉力量、提高關節柔韌性、平衡內分泌系統,幫助中學生的身體更好地生長發育。隨著瑜伽練習的持久深入,中學生的平衡力、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等都能得到有效發展,身體各方面素質都將得到有效提高。
中學階段是中學生心理從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關鍵階段,常出現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如叛逆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嚴重的可能引發抑郁癥、焦慮癥、校園暴力等。瑜伽中的調息呼吸法和調心冥想法,強調以鼻腔平和緩慢地深呼吸、專注的心理暗示放松緊張的身心,達到心靈深處的凈化。有規律的呼吸調息,能使神經系統平靜;調心冥想,能減輕消極情緒,使人的身體和大腦釋放各種壓力和負擔,使人進入安寧、祥和的愉悅狀態。瑜伽的內在修習是一種在不平衡的世界里追尋內心安寧的方式,但它不是宗教,它是包括中學生在內的任何群體都可以使用的一種方法。醫學研究表明,瑜伽能夠有效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中學生常見疾病,是目前心理疾病干預治療領域常見的一種輔助手段。
中學生處在人生的特殊年齡、社會階段,社會適應能力還比較薄弱,部分中學生表現出缺乏獨立與別人交往、獨立決策和判斷的意識與能力等情況。瑜伽練習中蘊含的哲學知識和理念,對中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和自我價值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不管是體式練習、呼吸練習、冥想練習,瑜伽要求練習者進行自我“覺知”、“調伏自心”,倡導包容和感恩自然,提升回饋社會的感悟和意識,能夠幫助中學生在心理上更好地接納、融入自然和社會。瑜伽的體式練習,能幫助中學生不斷探索自身身體的奧秘,解鎖一系列高難度、時尚而又富有想象力的肢體“語言”,能不斷提高中學生自信,幫助中學生更加從容地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困難。此外,瑜伽愛好者經常組織群體練習,互相交流心得、互相監督、互相傳播正能量,這都有助于中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已進入實驗推廣階段。2016年5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指出,以“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為目標,要完善體育課程,大膽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間體育,充實和豐富體育課程內容。2016年6月15日,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指出,“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將提高青少年的體育素養和養成健康行為方式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2015年11月成立全國健身瑜伽指導委員會,健身瑜伽運動是正式列入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項目發展名錄中的運動項目。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鼓勵中學大膽探索創新,充實和豐富體育課內容。瑜伽作為新興熱門運動項目,它的教學引入將有利于豐富中學體育課程。此外,瑜伽對中學生的積極效用,與中學體育追求的健康理念極為吻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健康第一”的思想,“三維健康觀”講究既注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視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體育項目能否引入教學內容,作為模塊項目實施,除了項目本身的價值以外,往往還受限于項目所需的客觀環境條件,即所在學校是否具備或有能力具備實施該項目的場地設施等。瑜伽是一項崇尚極簡的運動項目,對場地設施投入的要求較低。瑜伽教學可選擇在室內,也可在室外,只需要一個安靜場所、一張瑜伽墊子即可,不受位置、器材、天氣等影響。此外,瑜伽練習可借助的輔具多,比如墻面、地面等。對于當前的中學學校而言,完全具備實施瑜伽教學的環境條件。學校也可選擇與校外瑜伽館合作,通過增加社會投入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完善、更豐富的選擇,學生既可以在課堂時間學習瑜伽,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個人自主進行瑜伽練習。
中學生練習瑜伽對其身體、心理和適應社會環境等均有重要的益處,這是瑜伽對中學生最重要的吸引力。此外,瑜伽老少皆宜、零基礎也可參加練習,對入門者來說,簡單易懂,循序漸進,安靜輕松,容易上手,對大部分平時課業壓力大、不喜高強度運動流汗的中學生來說,是一個愉悅而輕松的選擇。瑜伽的塑形瘦身作用,深受中學生肥胖群體特別是愛美的女生喜愛——瑜伽體位中有大量的拉、伸、彎、扭、疊、倒立等獨特的姿式,并強調每個姿勢要保持一定長的時間,再配合深度的呼吸,能充分鍛煉到其它運動不能鍛煉到的部位,整個看似靜態的運動過程實際上消耗大量的熱量和脂肪。瑜伽是當前世界流行的時尚運動,對于追求潮流、洋氣的中學生群體來說,這種時尚性也對中學生產生著吸引力。青少年瑜伽課程在印度、美國等地普遍興起,在我國各大中城市的瑜伽館中,青少年瑜伽也在悄然流行。瑜伽教學的引入必將成為中學校園里的“時尚課程”。
體育課引入瑜伽教學,既可作為完整的一門瑜伽課,也可作為環節部分融入體育教學的不同模塊內容。完整的瑜伽課程應該包括瑜伽基礎理論和瑜伽實踐練習。基礎理論包含有瑜伽哲學、分類、標準體式、練習注意事項等,實踐練習主要以調息、體式、冥想為主,包括熱身準備階段、體式練習階段、冥想放松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既可將理論講解穿插入實踐練習過程,也可開設專門的瑜伽理論講座課、專門的室外瑜伽練習課。若中學體育課無法引入完整的瑜伽課程,也可將瑜伽的調息、冥想、拉伸體式等用于體育課的熱身、放松環節,將部分的動態體式、力量型體式練習用于體育課其它項目的輔助補充手段,可針對性地鍛煉到學生身體的不同部位。瑜伽還可與舞蹈相結合,結合美妙的音樂編排舞蹈瑜伽,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和觀賞性。瑜伽的豐富性,使體育課在教學設計上對瑜伽的運用更加靈活。
當前,中學對于瑜伽項目的教育價值認識不足,重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重視不足的原因既有歷史原因,也受現實因素如體育中考導向等的影響。瑜伽是一門修心修身的科學,對中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中學體育教育應當全面、科學、系統地深入學習和認識瑜伽,才能更好地挖掘瑜伽的價值,豐富體育課程。瑜伽教學有其專業性,既要講求體式練習促進身體健康,也要追求心理調節,涉及哲學、體式、人體生理學等多方面知識,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瑜伽體式時,還要傳授有關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加深對瑜伽運動的感悟和理解,了解練習能使身體什么部位獲益,如何理解疼痛并采用緩解的方式及工具消除疼痛,提升練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認知自身身體結構和身體狀態。對于一些特殊的體式,如倒立式,教師還必須具備相應安全知識,傳授學生相關注意事項,保障教學的安全、有效進行。學校應加強對自身體育教師隊伍的培養,為體育教師提供適宜的瑜伽教學培訓,豐富體育教師的瑜伽知識,有條件的學校可引進專門的瑜伽專業教師。
瑜伽和一般的體育運動項目不一樣,它倡導生命哲理“身心合一”,建立瑜伽相關社團可為師生搭建一個瑜伽交流學習的平臺。社團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方便瑜伽愛好者互相交流、監督進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瑜伽的興趣;另一方面方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練習,從繁重的學業壓力中釋放出來,勞逸結合,進一步體驗瑜伽帶來的身心快樂,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學生還可以走出校園,定期組織戶外瑜伽教學活動,參加社會機構組織的瑜伽比賽、瑜伽段位考試等,擴展視野,增加社會閱歷。通過瑜伽社團,組織開展豐富的瑜伽活動,能消除神經緊張和身體疲憊,減輕心理壓力,進一步挖掘學生學習瑜伽興趣和潛力,培養學生自覺練習瑜伽的習慣,達到“終身體育”的教學目的。
瑜伽的理念中有“不強求”的哲學理論,練習者只要做到自己的極限就是最好,強調真實地與自己對話。中學生身體素質因人而異,在練習體式的過程中,可能有的人韌性好,有的人力量足,有的人喜歡靜態的陰瑜伽,有的人喜歡動態點的流瑜伽,同f一個體式動作完成度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人特點,以鼓勵為主,不以統一標準要求每位學生。此外,受社會觀念影響,一般認為練瑜伽是女性的事,加上男性身體比較僵硬,瑜伽入門比女性難,因此選擇練習瑜伽的男性比較少。事實上,男士比女士自制力更強,力量更足,男士甚至可能比女士更適合練瑜伽,印度瑜伽起源于男性,世界著名的瑜伽導師也多為男性,如B. K. S. Iyengar(艾揚格瑜伽創始人)、Swami Sivanada(哈達瑜伽創立者)、Patanjali(王瑜伽創始人)等。中學應鼓勵男生積極參與瑜伽練習,可以幫助男生有效緩解叛逆、暴力傾向、焦躁等不穩定心理情緒。
[1]施倍華. 瑜伽教育的健身育人價值研究烏蘭[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2):157-184.
[2]朱江華,宋秋香. 試論瑜伽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及建議[J].體育師友,2019(03):6-8.
[3]王有鳳. 高校健身瑜伽教學的價值及實施方法[J].運動,2019(05):101-102.
[4]凱利·麥格尼格爾著,王岑卉譯. 自控力:瑜伽實操篇[M]. 印刷工業出版社,2013.
[5]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Z].2016-05-06.
[6]國務院. 全民健身計劃( 2016—2020年)[Z].2016-06-15.
Feasibility and Recommendation of Introducing Yoga Teaching into Middle School PE
CHEN Jiancheng
(Songbai Middle School of Xiamen, Xiamen 361012, Fujian, China)
陳建成(1987—),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