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丹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雖然高校在經濟上已經給予貧困生較大力度的支持,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入學完成學業,但是僅局限于物質上的幫助并不能真正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貧困”問題。醫學貧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未來生命的守護者,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良好的醫德,幫助其健康成長成才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對醫學院校中困于家、困于學、困于心的貧困生展開研究,分析醫學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醫學院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10-0050-02
近十幾年來,隨著高校招生全面并軌,特別是擴招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收費標準的提高,高校貧困生的人數和比例均呈現出迅速增長趨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教育公平是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并承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但是,在資助貧困生的工作中也逐漸顯現出“資助”與“育人”脫節的問題,單純依靠政策支持、經濟補助無法從思想上解決貧困生的“脫貧”問題,因此高校應加強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家庭、學習、心理三個層面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 醫學院校貧困生資助現狀
醫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職業,重視和加強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醫學院校的貧困生作為貧困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以及地方和學校的補助,是很難完成整個學業的。在現有的醫學院校貧困生資助體系中——以徐州醫科大學為例,學校建立了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勤工助學為主導,“獎、助、勤、補、免”五位一體,教育與資助相結合的聯動助學體系。實行“有困難、先貸款,真困難且表現好,再減免”的導向政策。學生可以通過提出申請、學院測評、民主評議、學院審核、學校審核、建檔備案的程序進行貧困生認定,經學校認定的經濟困難生可以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各類獎、助學金渠道獲得資助。
二 醫學院校貧困生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和財政部在2007年明確提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指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學生”[1]。而醫學院校的貧困生因學制長、學費高、課業繁重、就業面窄等問題面臨更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本文從困于家、困于學、困于心三個方面對貧困生入學后出現各類的問題進行分析。
1 困于家
1994年,我國開始啟動與高校招生并軌改革緊密相連的收費政策改革試點,并于1977年在全國推廣,這代表著免費上大學的歷史結束,繳費上大學成為現實[2]。與此同時,學費、生活費等費用成為貧困生上學的一道門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家庭根源問題,在從事學生資助的工作過程中發現,醫學院校貧困生的家庭經濟困難主要源自以下兩個方面:(1)家庭人口眾多,家庭成員文化素質不高,大多從事體力勞動,收入偏低,父母對醫學專業有較高的期待,希望孩子從醫改善家庭條件;(2)家庭遭遇變故,主要是由于親人患病、遭遇意外等情況,家庭因此失去主要勞動力,高昂的治療費用占據了家庭的主要開支,孩子希望學醫憑借專業知識給家庭分擔。
2 困于學
進入高校的貧困生入學時的成績是比較優秀的,但入學后的各項考試成績顯示貧困生中名列前茅的很少,大多處于中游。王昌松在對聊城大學貧困生學業發展狀況進行調查研究時,僅有7.2%的學生表示自己的成績在班級中處于優秀,而有43.3%學生表示成績處于中等[3]。造成貧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比較多,總結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前文提到的家庭環境,貧困生從小所處的地區教育相對落后,受經濟條件限制,能獲得教育資源更是少之又少,與有醫學家庭背景的學生相比,基礎差、起步晚;(2)多數醫學院校的貧困生在校期間會參加勤工助學或是校外兼職以減輕經濟壓力,相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較少,而醫學專業的課程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學習效果得不到保障,成績下滑;(3)缺乏學業或職業規劃,貧困生從小被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進入大學后更是拼命學習,但是缺乏長遠的思考,常常跟隨別人的腳步,而每個學生的情況又不一樣,當別人的學習方式不適合自己時,貧困生往往表現出焦慮,擔憂。
3 困于心
高校醫學貧困生長期生活在物資匱乏的環境中,與家庭富裕的同學相處,會心理失衡,表現出自卑、敏感、焦慮、孤僻、偏激等心理問題。作為醫學生,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除了需要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和精湛的實踐技能外,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既關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也關系到今后為患者提供診療活動的質量[4]。大學生心理貧困是指貧困大學生由于經濟貧困的壓力所導致的一系列個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負性變化[5]。醫學貧困生與其他的專業相比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更易出現自卑與自尊矛盾、自強與消沉沖突等問題。長期的焦慮狀態得不到傾訴和緩解,易形成抑郁性格。雖然每個醫學貧困生的個體均不相同,出現的心理問題多種多樣,但是無論是什么樣的情形都需要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
三 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目前,高校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政府、高校也在積極采取措施幫助這部分學生。現今,高校貧困生的思想主流還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有堅定的政治理想信仰,熱愛生活、努力學習。但不可否認的是受到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的影響,高校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有進一步需要提升的地方。雖然各高校都設有負責貧困生資助的部門,但主要是遵循流程完成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資助工作中的做法局限于開班會或是講座等灌輸式說教,并且未充分考慮到專業性質,尤其是醫學院校,醫學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德素質培養分不開,高校若不能讓貧困生正確認識經濟困難,正確看待金錢,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易缺乏奉獻、感恩意識,職業情感冷漠,與醫學工作者救死扶傷的使命背道而馳。
四 加強醫學院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建議
1 推行人文關懷化的資助方式
關于貧困生的一系列工作涉及多個環節,從最初的貧困生認定到助學金的發放,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從學生的內心情感出發,設計工作流程[6]。例如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可以通過一對一的談心談話,了解其家庭經濟情況,充分尊重、愛護學生。或者高校可以設立更多的勤工助學崗位,開展更為豐富的技能培訓,拓展貧困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素質。關于醫學貧困生的人文關懷還可以更多地從醫學人文教育中體現,通過開設醫學人文教育課程,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文主義世界觀、價值觀,有利于提高其對醫學社會價值、道德價值的判斷能力以及醫學行為抉擇能力,從而把握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確保醫學技術永遠造福人類[7]。同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繼續深入學習政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工作能力。
2 開展多樣思政教育參與式實踐活動
在開展學生資助工作時,從高校到輔導員都會圍繞“勵志”“誠信”“感恩”等為主題的教育班會,然而單純依靠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效果并不顯著。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教育性質的活動是以老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因此,可以鼓勵貧困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和內容,讓貧困生參與到資助工作的過程中。醫學院校還可以開展一些志愿服務作為貧困生考核內容,如去社區免費為居民量血壓、講解CPR或是去幼兒園、小學科普流感防治小知識等。鼓勵貧困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親身體會勵志、誠信、感恩、奉獻的意義并在其間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強貧困生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3 充分利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面對以“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為特征的青年大學生,只有在網絡空間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才能確保“立德樹人”得以全面落實[8]。高校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亟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通過網絡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充分利用網絡突破原有思政教育的空間局限,依托官微、官博開展宣講等活動,如微黨課、醫學生先進事跡展示、抗疫云課堂,以學生歡迎的形式營造隱性教育環境,無形中給予學生疏導和幫助,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07-07-03).http://edu.people.com.cn/GB/kejiao/230/2249/3143/5942871.html.
[2]吳建章.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
[3]王昌松.高校貧困生工作(上下)[M].泰山出版社,2010.
[4]徐雪平.醫學貧困大學生心理扶貧對策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01):30-32.
[5]胡艷芳.試論貧困大學生的心理脫貧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07(8):68-69.
[6]劉健,張淼.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化思考[J].文化學刊,2008(4):164—167.
[7]曹云飛,陳金梅.醫學人文教育的使命及其改革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2):21-23.
[8]中國青年網. 筑牢網絡育人“微”陣地,唱響新時代主旋律[EB/OL].(2019-11-19).http://edu.youth.cn/zthd/2019wlszgz/altjq/201911/t20191119_12122541.html
(責任編輯: 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