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瑩
【摘 要】復調由于其本身的性質,成為鋼琴學習中關鍵的構成部分。通過復調音樂的學習,可以全面拓展學生的旋律思維,提升學生的多聲部聽覺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雙手平衡度,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為學生的鋼琴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優勢條件。因此對于鋼琴學習者而言,需要多角度分析復調音樂對鋼琴學習所產生的實質促進作用。
【關鍵詞】鋼琴學習;復調音樂;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3-0073-02
復調音樂是一種多聲部音樂,作品中包含了兩條及兩條以上的旋律,可以通過技術上的處理而將其有機地融合到一起,擁有悠久的歷史。復調屬于西方鋼琴音樂創造的關鍵載體模式之一,也是評定鋼琴演奏技術的關鍵環節。通過探究鋼琴學習方面復調音樂的價值,有助于學習者明確目標,對自身音樂多維水平的提高意義顯著。
一、鋼琴學習方面復調音樂發揮出的價值
鋼琴演奏本身就具有復調技術的根本特征,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復調音樂。在18世紀后葉前,復調音樂一直占據優勢,復調音樂在16世紀變得日趨完善,無論是技術手法還是結構都沒有明顯瑕疵,為器樂復調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比如巴赫在18世紀就將賦格曲發展到了極致,因此復調音樂對鋼琴學習產生了明顯的積極影響,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一)旋律思維水平的形成
復調音樂方面,旋律由于其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的反復改變重組,其內部價值通過樸素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揭露,復調音樂中融入了旋律擴展的許多法則,所以了解復調旋律思維模式與內在規律對音樂演奏來說有著重要作用。復調音樂一般由一個或多個動機構成主題旋律,音樂擴展不以伴奏、和弦方式、速度、力度色彩、音型化主體等外界條件為主要體現方法,而是經過符號式的變化,對一個主體樂予以反思發展成一首完善的作品[1]。復調方面的主題旋律在最初以凝練的形式產生,在發展期間向聽眾傳達著通過主題延展出的多種組合方式。在復調音樂中,旋律于有限時間及空間中發生無限改變,在持續演進期間從淺到深接入旋律內部價值。復調體現了音樂改變的許多可能性,且幾乎包含了主調旋律擴展環節的常用方法,所以復調音樂方面的思維屬于創新性思維的統一表現,其給演奏人員形成多種旋律思維模式帶來了關鍵的方法。對于現代的很多鋼琴學習者而言,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只是被動模仿,深受主調音樂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創作出一些特色旋律。但是在學習復調音樂的過程中,就可以讓演奏者學會疊置曲調,讓旋律更加多變,所以這一方式可以讓不同的人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產生全新的想法。
(二)雙手平衡度的形成
在鋼琴學習中需要掌握好音階,保證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是相同的,這就意味著演奏者在彈鋼琴的過程中需要較強的手指控制能力,合理地控制力度,彈出令人滿意的音色和旋律,因而鋼琴演奏對雙手的平衡度要求較高。而復調音樂是若干個獨立含義的旋律由對位法則縱向融合起來的多聲部音樂體系,每個聲部之間相互平衡,而沒有非常大的主次關系。在復調音樂演繹期間,從宏觀方面的要求來說,各聲部旋律線均要完整地體現出來,以確保每個聲部旋律的持續性;從微觀方面的要求來說,演奏過程應精準掌握好每個聲部之間的力度聯系,不得隨意體現主題,還應考量圍繞于主題周邊的對題、自由聲部等特征及微妙改變,保障每個具備獨立意義旋律的表現,以突出每個聲部縱橫向的比較和結合;同時還應重視聲部之間每次旋律產生的拍位、節奏時值以及節奏特征、樂句分句部位與呼吸,希望更好地體現復調音樂特征。以上兩個方面對雙手平衡演奏有確切要求,而這類要求針對右手而言是比較容易辦到的,因為絕大多數鋼琴作品的演奏已經對右手進行了訓練。但針對復調音樂中包含所有低聲部與一些次中、中聲部演奏的左手來說,這就要求左手有近乎右手而且等同于右手的彈奏能力。所以,在訓練時,左手要耗費很長時間方可完整準確地演繹音樂,如果左手不能滿足以上標準,復調音樂特征的表現將會失衡,會出現在復調織體內表述出主調音樂特征的現象[2]??v觀復調特征就會知道,左右手的彈奏要求不管是在技術或者音樂方面無主次之別,是基于對整個音樂的表達。總之,復調音樂對于技術與音樂方面更適宜雙手平衡度的提高。
(三)邏輯思維水平的形成
復調音樂的構成形式和邏輯思維的特征十分類似,即標準性、嚴密性與確定性。針對鋼琴學習人員來說,復調音樂在邏輯思維水平的提高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復調音樂內的賦格曲也是訓練這種水平最合適的對象之一。賦格曲憑借其高度的邏輯性處在大量鋼琴文獻內。賦格曲內不存在嚴密的系統結構,比如結構組織、調式結構音樂素材等。在結構組織內,音樂根據既定的曲式擴展,在橫向變化上遵循其秩序原則。在調式結構內,每個聲部于各個段落中通過確切的調性存在,由縱橫兩層面構造色彩的空間。于音樂素材結構內,主題和變化成多種模式的主題最有針對性地安排到每個空間內,關鍵旋律于多層多變的時空中得到了統一[3]。就一首賦格曲來說,通過研究來看一下,賦格曲中有哪些方面能夠作用于音樂方面邏輯思維水平的提高。首先分析賦格主題旋律創造,賦格主題具有言簡意賅的特征,除了主題以外的其余旋律大都通過主題的關鍵因素派生形成,也存在簡潔性質,相較于其他形象性很強的旋律,賦格曲旋律也具備抽象性特點。因為賦格旋律改變是在特定范圍內基于主題且以邏輯性思維進行的,所以對賦格旋律的記憶和學習,能夠通過邏輯思維方面分析與歸納的方式總結旋律改變的規律,讓旋律發展形式和方向均在自己的掌握當中。然后看賦格調分配,以呈現部體現調式分布來說,主題的第一次陳述是基于主調和復調,緊接著的答題要產生在主題上下四五度關聯的調上,否則賦格將不成立。通過呈示部過渡至展開部時或者轉入復調或者轉向平行調上,然后由發展部進行到再現部時,調性需要回歸主調上。以上嚴格的規則已將每次旋律調性歸納定格,學習人員只需把賦格曲的調式進行分析,將其中調式改變的規律線路保存到大腦里,在演奏過程就會有非常清楚的方向感。最后針對賦格的對位設置,多個聲部為了保證旋律持續此起彼伏的特征,聲部之間必定要采取切分音、休止符和不同時值替換等方式,防止規律的節奏循環,看起來繁瑣的節奏對位,事實上也有一定規律。如同研究調性那樣,先從橫向方面弄明白每次旋律的開始位置,然后從縱向方面記憶聲部之間起句應句的節拍點和聲部空間換位流程,在多聲部同步演奏時,就可以保持清楚的頭腦與聽覺[4]。賦格發展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具有本身的邏輯與規律,賦格內部流程從多樣角度給鋼琴學習人員邏輯思維的形成提供了清楚的方向,屬于音樂方面邏輯思維養成與發展的關鍵基礎之一。
二、鋼琴學習方面復調音樂的應用方法
但是在現代的背景下,很多人對主調音樂了解度較高,在學習復調音樂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而且演奏復調音樂對演奏者的要求也會更高,所以演奏者需要深入地去研究差異,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高質量地演奏出一個復調音樂。比如彈奏者需要用雙手掌控全部的聲部,單獨又充滿表情地彈明白每個聲部的旋律線條,手指和聲部間應分開運行,不得互相依靠,聽覺方面不僅要有單獨清楚的旋律線,還要有總體結合的成效。那么怎樣才可以演奏好復調音樂?只需了解一些方法,勤于練習,便會有較好的成效。
最初了解復調音樂,能夠先選取部分小型復調作品來彈奏,采取由淺入深的學習辦法。比如我們首先需要探究音樂的調式調性與曲式結構,對樂曲結構有了基本了解,在彈奏后,利用結構來認識樂曲內涵,提升自己對樂曲的總體記憶水平。其次,在產生基礎的了解之后,我們需要加強獨立訓練,演奏者需要針對每個聲部展開獨立的彈唱訓練,去找到不同聲部的旋律特征與差異,然后在熟悉之后確保自己能夠讓各個聲部的旋律在大腦中連接到一起。在訓練時,遵循分手、分聲部、雙手替換、合手與再分手訓練的原則,持續訓練,就能夠掌握好復調中的每個聲部。在訓練時,每個旋律聲部均要分手訓練,要保證分句正確,連奏與斷奏清晰。三個聲部之上的復調樂曲,應分聲部訓練,各個聲部均要清楚詳細地彈奏,有雙手交叉演奏的聲部,左右手應連貫自然,樂句清晰,直到每個聲部均能夠順利完成,才能夠嘗試合手彈奏。合手彈奏時,應用多聲部的樂曲聽覺來記憶彈奏,掌握旋律實現中橫向的旋律線條與縱向搭配的總體統一成效。而且在彈奏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重點與難點的部分加強訓練,采取認譜、背譜、偏短、完整等多種形式交叉融合訓練。在部分復調樂曲中,會產生延音踏板的應用,復調樂曲盡管較短,但對踏板的要求卻非常精準,其對旋律的彈奏效果與質量有較大影響,但假如要腳的配合,就是提高了難度。在訓練時,針對有踏板要求的樂句和段落應獨立抽出片段進行訓練,單手旋律和踏板的搭配,每個聲部旋律和踏板的搭配,也要把踏板、手指和聽覺自然協調融合起來,進入到較好的彈奏狀態,呈現出良好的效果。
三、結語
總之,復調音樂本身有多重價值,可以有效幫助學習者形成比較規則和健全的思維系統及彈奏能力,這對鋼琴學習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找到鋼琴與復調音樂之間的緊密聯系,找準有效學習的方向。本文從旋律思維水平的形成、雙手平衡度的形成、邏輯思維水平的形成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鋼琴學習方面復調音樂發揮出的價值,最后闡述了鋼琴學習方面復調音樂的應用方法,希望通過上文的詳細探究能夠給相關學習者帶來一些借鑒依據,并不斷提升鋼琴學習者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瀟.探究鋼琴演奏中樂感的培養辦法[J].戲劇之家,2019,(21):56-57.
[2]魏娟.淺析復調鋼琴作品的練習方法[J].戲劇之家,2019,(13):120-121.
[3]文筱雅.高師鋼琴普修生基礎技術訓練及教學內容拓展的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4]李美思.鋼琴啟蒙教程比較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