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繼梅
摘?要:高職生的化學基礎參差不齊,給高職學校的化學教學增加了難度。本文從學生、教材、實驗儀器、評價體系、培養導向等多個角度,分析了影響高職生化學學習的負面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職生?化學學習?負面因素?對策
化學是高職藥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學生在中職學校已經學習過該課程,跨入高職學校后還要深入學習,進一步為專業課學習打基礎。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筆者發現,在開學初的前幾節化學課上學生還能跟上進度,后期的化學課上多數學生聽課狀態不佳,甚至一臉茫然。這表明中高職化學課堂不能與中職化學課堂無縫對接,學生對化學學習存在一定的盲區,多種負面因素造成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嚴重“不適應”。
一、影響學生化學學習的負面因素探討
(一)學生主觀上不重視
多數學生對化學這一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沒認識到該課程為其后期專業課打基礎的重要性。這種學習態度導致學生“課上身在課堂,心在室外游蕩”,動輒抄襲作業,極個別學生干脆放棄復習,等著補考過關。而有些學生剛開始在教師的鼓勵下能投入飽滿的熱情去學化學,但一遇到困難并不是積極應對,而是畏難、消極回避,久而久之,學生對化學的熱情銳減,覺得化學索然無味,最終產生放棄的念頭。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虎頭蛇尾、意志力薄弱等因素都會對學生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二)教材的選擇、配置不科學
高職學校的化學教材多選用沒有專業區分 度的通用教材,難以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做好鋪墊。且高職教材內容量大、難度深,對于多數由中職升入高職的學生來說難以適應,因為其化學基礎知識早已還給了老師。
(三)實驗過程形式化
對化學教學來說實驗必不可少,高職階段的實驗較中職階段的實驗有一定難度,側重于實驗驗證。課時的縮減使實驗課更少,也讓一些實驗沒有時間開展。實驗儀器少,實驗小組人數較多,導致多數學生沒機會親自動手操作。加之教師擔心學生誤操作或操作不當損壞儀器,因此大多情況是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在旁邊看實驗?;瘜W實驗儀器利用率低,做實驗流于形式,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成為空談。由于實驗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對學生學習產生了消極影響。
(四)化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單一性
目前多數高職學校采用應試教育模式來考核學生,總評成績由平時、期中、期末三部分成績組成,側重于理論卷面考試,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這一導向不相符。而學生則會利用期中、期末卷面考試比例較大這一特點,在考前加強機械記憶,考試大多就能蒙混過關,而其自身的學習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從這一現象,不難看出高職化學課程評價體系的陳舊老套。
(五)學校培養導向的傾斜是化學學習的障礙
高職學校以培養技術型、實用性人才為導向,傾向于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專業課的重視程度遠超基礎課,基礎課的課時數被大量削減。很多高職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參照普通高校人才培養計劃,將化學理論知識縮減,實驗課只是單純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不利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為專業課奠定基礎。還有的教師片面地認為高職生的能力理所當然地要比中職生強,高職生的學習能力被無形拔高,其實際能力難以與課堂教學的快節奏相匹配,這些因素無形中成了學生化學學習的絆腳石。
二、消除化學學習負面因素的對策
(一)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多數高職生在中職實踐期間就深刻地認識到自身欠缺太多專業知識,亟須充電學習,這說明他們的學習觀念已在悄然轉變。但不同的學生觀念轉變的程度不同,需要教師去積極引導。倘若教師課上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開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課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學生就不會討厭化學,而會認為化學并不是想象中的晦澀難學。
(二)借鑒并開發適合的校本教材,構建實用性課程
化學是高職藥學專業的基礎課之一,教材的選取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選取教材可以參考平行院校做法,突出化學與藥學相契合的特點,且應符合藥學專業實情。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基礎,內容要有趣味性及實用性。對教材知識的選取要有利于后續專業課的教學,在條件許可時,教師要積極參與開發教材,加強與全國同行的溝通,征求總結學生對所學教材的意見,結合學生對教材提出的合理建議積極改進。總之,高職師生要合力為本校構建實用性的化學教學。
(三)多渠道創新實驗模式,加強實踐性教學
高職學校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主旨,因此制訂教學計劃時應適當增加實驗課時數。即便一些指導實驗的理論課還沒上,但在實驗遇到理論問題時,學生還是可以帶著疑惑去查資料或咨詢老師,因此實驗不僅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教師還可將一些重要的實驗先錄成視頻,發到班級微信群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線上預先觀看了視頻,課上實際操作時就相對容易。學生做實驗時,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直接告知教師,師生共同分析解決方案。這樣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改革評價方法,形成多元化考核體系
高職生在校學習的目的之一是通過考試,成績合格,因此他們比較看重成績評價體系。建立一套完善、公正、公平的考核體系,對高職生來說至關重要。應對原有評價體系進行革新,總評成績由平時、技能、期中、期末四部分組成,加大技能考核比例。平時成績考核也要形式多樣,如化學手抄報、小組考核、生活和藥用化學知識調研等,都可算到平時考核中,而且平時成績取學生較擅長的部分按比例計入總評成績。這樣學生平時就會有事可做,生活中就會不經意間關注化學知識。期中考試必要時可以允許學生開卷答題,重點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利用培養短板,建立全方位學習機制
高職學校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教師應嘗試用微視頻或網上授課軟件拓展與藥學專業有關的內容模塊,通過多媒體開展實驗教學。學生還可利用網絡答疑解惑,這樣學生就可以合理地借助網絡學到更多感興趣的、實用的化學知識。應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注重將學生自主探究和傳統教學相結合,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注意轉換角色,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機制,擴大化學教學的信息量,拓寬課堂的廣度,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小結
筆者針對影響高職生化學學習的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旨在使高職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便捷,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為專業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瑩,馬雪巖.淺談高職化學教學困境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5).
[2]劉曉艷.論五年制高職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12).
(作者單位:陽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