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寫作元認知能力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以大學英語寫作課程建設為依托,從知識、體驗和策略三方面入手,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引入元認知教學活動,建構寫作元認知教學模式,提出促進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大學英語寫作? ?元認知能力? ?寫作過程? ?教學模式
一、引言
英語寫作能力培養一直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王俊菊,2006)。目前,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受到學生二語學能、工作記憶、寫作動機等諸多個體因素影響(Sheen,2007; Dornyei & Csizér,2005;易保樹&倪傳斌,2015)。其中,寫作元認知能力發展是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寫作水平高的學生元認知能力較強,更善于用恰當的方法完成寫作任務(韓松,2008;徐錦芬&唐芳,2007),元認知策略培訓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董曉宇&戰菊2019)。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寫作元認知能力尤為重要。本文以大學英語寫作課程建設為依托,從知識、體驗和策略三方面入手,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引入元認知教學活動,建構寫作元認知教學模式,提出促進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途徑。
二、元認知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元認知是指認知主體對自己認知過程、認知結果及相關活動的知識(Flavell,1979)。目前,元認知“三要素”的觀點廣為學界接受,認為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策略(Flavell & Wellman, 1977)。在上述三要素中,元認知知識最重要,元認知策略在塑造元認知體驗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Lee & Mak,2018)。三要素的具體內容又可細分(見圖1)。
圖1? ?元認知構成(Lee & Mak,2018)
大學英語寫作課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寫作元認知能力。第一,強調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內化過程。學生在完成一項寫作任務后,需要充足的時間反思與探討,深入理解寫作主體、寫作任務,促進寫作策略的有效運用。第二,重視學生的元認知體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認知和情感體驗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在寫作教學中,如果忽視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學生消極元認知體驗沒有得到有效排解,可能就會降低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自信,從而阻礙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第三,強化元認知策略運用。如果學生缺少對寫作過程的計劃、監控和評估,就容易在寫作過程中忽視長效策略的運用。因此,寫作教學要充分遵循元認知的發展規律,在教學活動中建構寫作元認知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對寫作過程的反思,促進其對寫作本質和策略的理解和把握,強化寫作意識,提升寫作水平。
三、寫作元認知能力培養模式建構
寫作元認知能力培養需要設計有效的元認知教學活動,構建元認知教學模式,在教學環節充分提高學生的寫作元認知能力。
(一)設計寫作元認知教學活動
元認知教學活動的設計遵循“元認知三要素”理論框架(董曉宇&戰菊2019)。首先,元認知知識是元認知策略應用的基礎,教師需要采取提問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如英語寫作能力)、個體間認知(如知道和同學間的寫作能力差異)及對普遍認知能力的看法(如知道寫作能力通過努力可以改變),加深學生對寫作任務知識和策略知識的理解。
其次,豐富學生的元認知體驗。在設計寫作題目時,應注意貼近學生生活,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選取范文時,可多選取學生的優秀作文,讓學生看到同伴的經典范文,可以減輕學生的寫作焦慮,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鼓勵學生課堂分享寫作經歷,達到情感共鳴。
最后,進行元認知監控。例如,學生需要結合寫作任務和自身認知制訂寫作計劃,并按照寫作計劃完成各項寫作目標和寫作任務。計劃可包括寫作時間、字數,也可以記錄寫作時的感想和搜集資料等。在寫作過程中隨時反思,對寫作內容、寫作策略等進行調整和補充。寫作結束后,對寫作文本和習作能力進行評估,為下一次寫作任務提供經驗和策略支持。
(二)構建寫作元認知教學模式
目前學界對二語寫作的循環性特征達成共識,認為子過程包括寫前(pre-writing)、寫作(drafting)和修改(revising)三部分(Larios et al.,2008;Zamel,1983)。在多年寫作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為,元認知能力培養視閾下的寫作教學過程具體又可擴展為寫前、寫作、修改及反思四個主要階段,即11個教學步驟(如圖2所示)。其中,寫前準備階段包括寫前解題、調研和構思、范文解析及制訂寫作計劃四個步驟;獨立寫作階段包括寫作和反思;修改階段包括同伴互評、修改、再調研和構思、編輯和校對四個步驟;最后為寫后反思與經歷分享階段。上述階段和步驟并不是線性的,而是以循環形式出現在寫作過程中。元認知視閾下二語寫作過程教學模式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學活動中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記錄、歸納和反思。教師給予即時反饋,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寫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圖2? ?元認知視閾下二語寫作教學模式
(三)實施寫作元認知教學
寫作元認知能力培養需要貫穿于寫作教學各環節中,提升學生的元認知知識,豐富學生的元認知體驗,使其對寫作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和評估。
寫前準備階段由解題、調研和構思、范文解析及制訂寫作計劃四個步驟構成。在解題過程中,教師需增強學生的讀者意識和體裁意識,并引導學生圍繞話題調研,充分了解寫作話題背景,在解析相關文獻和觀點時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整理寫作思路及寫作提綱,并給予適時指導,如在收集資料時幫助學生甄別文獻的權威性;整理寫作提綱時,指導學生遵循“列舉所有觀點、將觀點整理分類、標注分類后觀點及排序”原則組織觀點及寫作材料,厘清寫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