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峰
摘 要:青少年校足球關乎著我國足球發展的未來,以校園足球普及為基礎,使之與體育課程改革相匹配,不僅可以為培養足球專業人才提供資源保障,還可以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校園足球政策實施以來,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眾多足球特色示范校的揭牌,更加詮釋了政策的優越性。通過研究發現,一些地區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敷衍的現象,執行方也不夠權威,實踐中經常出現執行偏差,導致政策執行效果不佳。本文以此為視角,分析了校園足球政策執行特點,闡述了足球政策的執行效果及相關阻滯因素,重點探究了針對提升校園足球政策實施成效的革除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校園足球;政策執行
近年來,國家對校園足球加大了投入力度,按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的規定,學校應該保證足球課程的比重,一方面要提供足夠的足球活動時間,二來應該定期組織足球比賽。隨著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啟,該項工作規模和力度都空前巨大,對于學校的執行情況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考驗。為了驗證足球政策執行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激發政策的活力和輻射效應,有必要對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政策執行展開研究。根據執行效果入手,能夠從根源找出不利的影響因素,驗證政策的科學性,為政策活動的進一步優化與改進提供一線材料,確保校園足球工作的順利、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 校園足球政策執行特點
各級單位在校園足球政策執行過程中,需要明晰執行的特點和規律,遵循公共政策屬性執行的原則,進而采取更優化的對策。由于政策執行的范圍主要為學校,為此執行對象的針對性不容忽視,即把握針對學生的層次結構,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采取合理的計劃和方案。其次在執行方式的選擇上要注重強制性,這不僅體現上明文規定上,還關系到學生的興趣培養和體制健康,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面對種種壓力和執行中遇到的阻滯,我們要明晰目標實現的艱巨性,在執行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化,既要保障政策的貫徹力度,還要尋找不合理的環節和元素。最后,執行過程還要把握好動態性,由于政策亦是不斷的修正和完善的過程中,在政策的學習和應用中一定要與時俱進,籌備豐富必要的政策資源,使學生能夠真正在足球學習訓練中受益。此外政策執行還兼具影響的廣泛性和途徑的多樣性,為此創新執行手段和方式尤為必要。
二、校園足球政策執行阻滯的審視與分析
1.執行主體因素
影響政策執行主體的元素源自于權威性不足,即頂層設計存在缺陷,校園足球政策初衷和內容都不可置疑,但是具體到實際過程中,政策執行主體要引起注意。地方體育教育部門成為“形式”執行主體,無法干預學校內部權力,導致工作積極性較低。甚至出現強迫命令布局的大躍進式做法,與國家發展戰略漸行漸遠。此外責任部門不作為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管理思路一直延續老舊的思維和模式,致使職能部門無法承擔相應責任,極大制約了足球政策執行效果。
2.目標群體因素
校園足球政策具體內容并未細化,在多部門參與聯合執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分工不明確的行為,造成政策執行進度擱置或延期,客體參與度和服從度差強人意。利益表達渠道不健全的機制,容易引發目標群體的漠視態度,利益無法劃分清楚。此外執行機構的疏忽和松散也表面政策執行的滯后性。現有政策缺乏對目標群體利益的實際看待問題,而且信息反饋程度低,在缺乏利益表達機制的情況下,當學生、家長、教練員利益訴求如果得不到解決,勢必會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帶來阻力。
3.政策資源因素
校園足球政策執行離不開經費的保障,這與政策資源息息相關。政策效果還是人力資源質量的集中反饋,在現有資源不足以及經費分配不合理的現狀下,政策制定真實性和實效性大打折扣,甚至引發上報信息作假的現象。為此要針對校園足球政策的目標群體做好排查和統計,平衡現有政策資源傾向,構建校園足球政策執行的良好環境,有效化解影響校園足球政策執行的消息因素。
三、推進校園足球政策實施成效的完善對策
為了探究目前青少年校園足球政策執行效果,在評價實踐體系中,還要以教學訓練體系為依托,發揮學校有利資源的優勢,成立精英訓練營,以全新教學訓練模式為抓手,在保障足球教學訓練時間的基礎上,結合培訓體系和目標定位,構建校園足球專業人隊伍。此外結合組織體系和競賽體系的有機融合,避免主體權威效率偏低,促進校園足球的普及,實現校園足球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1.完善政策執行控制機制
當地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要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各自作用。健全政策執行問責制度,提升足球運動的競賽能力,最大限度地強化政策執行監督機制,達成以學校為依托的管理運行機制,落實教育部門的主體意識與責任,提高決策、執行、監督能力,形成機制運行的透明和公開。這不僅便于強化事前的監督功能,還有助于指導和評估運動技能的落實與細化,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使學校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培養體系。
2.優化政策執行環境和資源
利用各種宣傳工具,把握足球文化的內涵,在教育改革實踐中引入校園足球,加強校園足球的娛樂性、健身性、技術性。通過多元化受到將其與傳統文化融合起來,培養青少年團結協作、愛國、立德品質,真正體現足球與育人一體化的進程。校園足球活動還要將其塑造成為特殊價值的教育手段,全面滲透足球的教育價值觀念,實施足球知識普及工作。通過素質教育工程的推進和轉型,完成其與文化學習協調,規范校園足球環境搭建和諧的足球文化傳播育人環境。
3.完善校園足球配套政策體系
建立利益平衡機制,將宏觀政策落實為細化,完善足球課的教學大綱,產生深刻的政策認同。根據注重觀和普遍性的理念,全方位、系統完善評價配套政策,增強對學生拼搏進取、協作精神的培養。加大完善校園足球配套政策體系,發揮政策的激勵和引導職能,合理匹配對口輸送和培養機制,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訓練的興趣,制定切合實際的獎勵措施,不斷擴大校園足球群體的范圍。穩固優化目標群體行為,創新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推動校園足球政策按照軌跡化運行。
4.拓寬政策執行資源
多方舉措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校園足球建設,利用優化政策引導和監督規范執行環境。進一步拓寬政策執行資源,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政策經驗,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校園足球。此外改進政策執行所需的資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克服重重阻力和挑戰,優化政策執行環境,全方位保障人才培養的科學與合理,制定特別的選拔制度,形成足球推廣的長效支持機制,營造政策政府、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政策執行新環境。
總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序幕拉開以來,校園足球政策的執行情況已經浮出水面。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去審時目前政策執行的阻滯現象,既是校園足球改革的重要構成,亦是推動該項政策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校園足球政策執行情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執行情況不容樂觀,宣傳力度不夠,受足球場地不足的條件制約,課程教學政策的執行效果難以保障。面對政策執行效果出現的新考驗,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秉承危機意識,根據當地經濟和校園實際情況,克服重重阻力和挑戰,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不斷因地制宜、突破創新,力爭政策執行成為校園足球工作的不竭動力和保障。
[參考文獻]
[1]朱喬.提升我國校園足球政策執行力的路徑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8(11):36-40.
[2]楊成偉.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政策的執行偏差與優化路徑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中國體育科學會,2015:2.
[3]許明俊,張椒娜.莫讓足球成為體育文化的沙漠——中國足球文化之反思[J].體育科學研究,2012,16(3):52-54.
[4]楊獻南,于振峰,左娜,等.我國校園足球“升級”相關問題的理性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5,33(2):74-77.
[5]川邱林,戴福祥,張廷安,等.我國校園足球政策執行效果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體育學刊,2016,23(6):98-102.
[6]李陽乾,肖雪楓,胡振東.足球政策執行效果及主要影響因素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