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
摘要:光與空間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藝術領域特別是繪畫中,光的運用是營造空間感、立體感的關鍵因素,在室內藝術設計中,光也是室內空間視覺呈現,營造室內空間氛圍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求室內設計師要準確把握光線與空間的關系,合理地利用光照來打造室內空間,本文重點對光線與空間在室內藝術設計中的關系進行了討論分析,重點探索了光線和空間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僅供參考。
關鍵詞:室內藝術設計;光線;空間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043-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29
一、前言
眾所周知,光與空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關系,空間中要有光才能發揮視覺上的功效,光也需要空間的支撐來呈現不一樣的美感。隨著室內設計理念的發展,人們對室內藝術設計中光線與空間的融合越發重視。而室內藝術設計中的光線和空間的構造,往往是一個復雜的體系,需要建筑學、美學、視覺傳達、心理學、環境學等學科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光線與空間相得益彰,營造室內藝術空間。因此針對室內藝術設計當中的光線與空間進行分析具有典型價值意義。
二、光與空間
(一)光
在室內設計當中,光照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內容,光在建筑當中是非常獨特而且靈敏的視覺元素,光可以構建美化空間,當然也可以破壞空間。
光是視覺感知的基礎要素,當光投射在物體表面時可以勾勒物體輪廓,并在物體背后形成陰影區,陰影區的邊界輪廓則表達物體的輪廓,沒有光人眼就不能觀察外界的環境空間。
不管是古代的建筑室內空間設計,還是現代的室內空間設計,都對自然采光非常重視,尤其是在建筑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建筑自然采光的重要性更為突出。當然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來講,自然光線能在建筑室內空間的投射,更能夠創造出某種藝術效果,當然人工采光也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但并不能與自然光照相比,因為自然光照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進而在室內空間中創造出不同的氛圍。
設計中的光是室內空間環境中所涉及的可見光,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是人眼可以接受的電磁輻射,1666年牛頓利用三棱鏡觀察到光的色散,現在人類對光的感知本質上就是將光通過棱鏡分光后分解成各種光譜成分,人類通過這些光譜成分的不同分配而感知到特定的顏色,所以在藝術設計領域,首先要接觸到的理論就是沒有光就沒有色彩。
(二)空間中的光
空間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本文中所涉及的空間是與自然空間相對的室內空間,它是人類勞動的產物。人對空間的需要主要從滿足生活上的需求,到滿足心理精神上的需求這樣的路徑在發展,目前人們對空間的要求更多的集中于心理和精神層面。因而室內空間的構造風格也在不斷的變化,這是一個相互影響又相互聯系的過程。室內空間是有限的,對人的視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室內空間被稱為人的第二層皮膚,它具有局限性、人工性、隔離性、封閉性、貼近性等特點。為了滿足人的居住需要,很多建筑都采用了大進深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增加容積率,但是采光條件卻不理想,室內容易出現暗部區域。而采光是維持人基本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所以對于空間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光來完成的,從人類誕生以來就習慣將自己置身于光環境中,但正是這種人類與生俱來的習慣,而導致人在感知事物的形體、空間、時間和相互關系時往往將光所忽略,室內藝術設計或者是整個藝術設計領域都必須要對光有特別深入的認識,只有學會用光才可以創造出一些特殊的空間氛圍。人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眼睛所反映出來的畫面是不一樣的,最直接的例子,一棟建筑的立面,早上陽光直射這一立面,會呈現出暖色調,而傍晚因為光線處在里面背面才會呈現立面的基本色,并且會稍稍偏冷色調。這就是光線在空間中所造成的光影效果。光對空間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典型的例子如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的教堂場景,教堂場景中的光線,所營造的空間氛圍非常強烈。當然藝術設計方面很多都是相通的,室內設計同樣需要用光,而且要用好光,才能營造出更好的空間環境及氛圍。
三、室內藝術設計中光線與空間的關系
(一)光線構造空間
光線凸顯室內空間的質感,烘托氣氛,提高室內空間品味,比如某個小戶型的玄關光環境設計,玄關位置設計了低矮鞋柜和小品,背面還放置了一塊磨砂玻璃,鞋柜上放置著小飾品,上方橫梁上布置有小射燈,這種設計保證了室內空間的通透性、連貫性,保持室內空間一種半開放的狀態,但是這種設計無法阻擋通向客廳的視線,所以通過射燈來聚焦視覺焦點,讓進門的人將視線投注在低矮鞋柜上方的小飾品和小品上,同時射燈提供足夠的照度來增亮玄關位置,點明一種包容開放大方的態度,同時玄關與客廳形成照度對比,在飾品和小品吸引視線的前提下,也保證了其余空間一定的私密性。所以光線的微妙變化造就了空間的層次感。
上述例子利用了局部光照可以吸引人注意力的特點,來實現一種視線誘導,特別是在展臺上非常常見,主要就是利用光的微妙變化來營造明暗對比來增加視線導向效果。這種光照環境進一步也突出了重點,藝術作品是有重點的,特別是在視覺藝術作品中,包括繪畫、室內空間設計等領域,都應當突出重點,這一重點就是視覺焦點,要突出視覺焦點,就需要通過光線的微妙變化,營造明暗對比,形成視覺中心。當然從戲劇性上來講,強烈的對比是非常直接的一種表現形式。
只有在光照下物體的形象才能被視覺感知,正確地配置光照度,光性質以及光線方向可以強化室內空間的三維立體感。
(二)光線演繹空間色彩
室內藝術設計中,光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利用光可以更好地展現室內空間,營造空間氛圍,不同的光照可以產生不同的色彩視覺效果,進而傳達出不同的信息,并對處在室內空間中的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暗示。自然光總是不停變化的,可以使建筑空間賦予各種特征,在空間和光影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創造出戲劇性。這種戲劇性帶給人某種心理感受。最直接的例子,如光照度強烈的空間下,會產生一種通透、光亮、溫馨之感,若光照度較弱,存在暗部區域則會產生陰暗、沉悶之感。當然這與人的主觀意識有很大關系,人們會根據自己的閱歷、審美意趣等通過某種約定俗成的方式來賦予不同光環境不同的意義。
因為光線在室內空間中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在室內空間光照環境的營造上通常會用色彩來演繹光線的心理暗示作用。顯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如同自然光一樣展現環境,人和物呈現出繽紛色彩,而顯性差的人工光源則容易造成色彩變異,喪失環境色彩的魅力。例如心理學家對光環境的心理暗示作用進行過試驗,安排的場景是宴會場景,當宴會開始時,環境光源先是正常的燈光,用來清晰呈現宴會上的美味佳肴。開席時將燈光轉換為紅光照明,頓時炒肉如同沒有炒熟、菠菜變黑、土豆鮮紅,然后再將燈光轉為藍光,肉食好像變成了腐爛的黃灰色,土豆像是發霉了。所以光線的心理暗示作用,通常需要通過色彩來展現,即使是陰暗環境中的黑白灰也不是沒有顏色。所以在室內藝術設計中,通常會根據室內空間的具體用途來構造光環境,比如黃光通常會用在舞廳、宴會廳等,因為黃光是一種暖色調,可以給人一種熱烈、活潑、愉快的感覺。而白熾燈所發出的白光則通常用在教室、展廳、百貨商店等室內空間,可以體現明亮、開朗、大方的感覺。
(三)光線渲染空間氣氛
光渲染空間氣氛的作用非常突出,特別是在教堂這一類宗教性質的建筑中,為了營造神秘感或者圣潔感,通常都會用光。光線渲染空間氣氛主要是因為色溫或色調,比如熱加工車間通常使用色溫在5300K以上,給人的感覺是冷,目的顯然是為了中和車間的熱,而像閱覽室、教室、辦公室等室內空間,所用光的色溫通常在3300~5300K之間,屬中間色調,不冷不暖。而像臥室、餐廳這些室內空間,色溫通常在3300K以下,屬于暖色調。不同的色溫值使人產生冷暖感覺,當然在統一色溫下,照度不一樣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比如寬配光照,均勻性光照,不突出重點的照明,可以給人清晰感;低照度,非均勻光照,柔和的色調則可以讓人產生放松感;非均勻光照條件,中間暗淡而四周明亮,暖色調則可以產生一種私密感;中心明亮而四周暗淡,視野內照度較低,則會讓人產生不安全感。
例如日本大阪城郊的光之教堂,這個人工構造物藝術氣息非常強烈,設計師利用鏤空墻面來構造了一個十字架,當光透過這一鏤空十字架,進入室內空間時,會使鏤空十字架輪廓模糊,產生朦朧光暈,而本身鏤空十字架就是室內空間的唯一光源,人處在這一空間中,會隨著自然光照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感覺。當早上陽光投射進來會使室內空間呈現淡黃明亮的色調,使人感覺溫暖而神圣,月光下,投射進來的光將烘托出一種冷艷的感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室內藝術設計中,準確把握光線與空間的關系,對于增強室內空間的藝術感、實用性、功能性具有典型價值。光線作為室內照明以及視覺呈現的主要因素,必須要重視,并且予以充分的利用,在現代室內設計理念的指引下,合理地利用光線與空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來構造令人舒適愉悅的室內空間,顯然很有必要。當然,本文的分析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能拋磚引玉,為室內藝術設計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焦煜博.空間與光影的演繹——論室內設計中光線與空間的關系[J].科技展望,2017(005).
[2]?? 邵帥.論玻璃墻體與光影生成的關系——室內空間設計案例[J].藝術品鑒,2015(11).
[3]?? 戴吉祥.光影的魅力——室內照明在空間藝術中的美學表現力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4]?? 陳雅男,范嘉苑,彭佳.光引導下的人與空間共鳴——空間與光設計專輯——赫爾辛基Amos Rex藝術博物館[J].現代裝飾,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