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鑫
摘要: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積淀,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設計的角度出發,中國傳統裝飾圖案不僅是傳統造型藝術,更是民族工藝發展、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怎樣將中國傳統裝飾圖案應用到現代設計中,使物體更加協調美觀,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傳統裝飾圖案作為民族寶庫中的一道獨特景觀,我們更應該在設計中繼承和發揚。
關鍵詞:傳統裝飾圖案;現代設計;藝術造型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047-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31
一、傳統裝飾圖案的起源
人類最早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中發現了距今3萬多年的野牛、鹿、馬等動物形象的石窟壁畫,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關于裝飾的表現。而中國對于裝飾的表現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會。以西安半坡、馬家窯等遺址出土的彩陶圖案代表了中國原始社會圖案。彩陶圖案的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植物、幾何紋、水波紋等,造型粗獷生動,風格質樸,表現出鮮明的層次感。在圖案結構上,人類已經可以巧妙地運用重復、排比、條理、節奏等美的形式,形成一定的形式結構和秩序,在現代圖案法則開始構建一些基本規律。
二、傳統裝飾圖案的藝術手法
傳統裝飾圖案的內容取決于社會的經濟基礎,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倫理、道德等。商周時期的青銅圖案,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等表現封建主義和奴隸主階級地威嚴和穩重。春秋戰國時期,裝飾圖案鮮亮、圓潤、柔和;隨著金銀錯和線刻工藝等新技術的產生,二方連續圖案開始演進成四方連續,顯示了封建地主階級政治理想的萌芽。封建統一的帝國開始在秦漢時期建立,畫像石等圖案中開始應用吉祥文字,耕耘、狩獵、比射等圖案逼真,形象生動有趣,造型樸實。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思想成為人民的精神支柱,石窟和石刻雕像、飛天和蓮花圖案更成為南北朝圖案風格的主旋律。隋唐時期,象征人間溫暖幸福的圖案題材開始應用在物品地裝飾上。在宋代,由于封建主追求富麗的生活享受,圖案主要是細膩寫實地。明清時期在吸收前代裝飾傳統的基礎上,將社會政治文化與圖案意象結合起來。
縱觀中國傳統裝飾圖案的發展史,它起源于原始文明,始于商周,在宋元時期迅速發展,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在近現代趨于多元化。然而,在每一個時期,傳統裝飾圖案都有其相對的局限性,它們的發展從未停止過。傳統裝飾圖案信仰作為一個歷史性的概念,因其共時性和時代性而得以被人們代代相傳,在現代社會中產生新的生命力。
三、傳統裝飾圖案的表現手法
1.??? 將物象的自然屬性和特征延伸的造型手法。深化現實事物的某種特征,并通過藝術的概括和加工,形成吉祥的造型,用在傳統的美好愿望中,以祝福生命的長壽和健康。例如,在自然界中,松柏常青,龜鶴長壽,這些都是根據它們自身的生物特性予以延伸而賦予對生命的美好祝福。
2.??? 諧音寓意的造型手法。在傳統吉祥造型創作中,諧音寓意是最常見、運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例如,葫蘆,與福、祿諧音,同時因為葫蘆的造型圓潤飽滿,因此葫蘆常常寓意福祿雙全。
3.??? 復合多種形態的創新造型藝術手法。龍與鳳的造型就是最典型的復合多種形態進行創新的藝術表現。許多動物的形象設計特點被運用到龍的身上,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诮桥杂许汍祝h下有珠,他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臨淵,是權勢、尊榮和高貴的象征。原始社會人民將鳳被視為神鳥,被當作人們的保護神。正是由于龍和鳳集高貴、祥瑞、優秀于一體,被稱做“珠聯璧合”,后來人們借此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一起等。
4.??? 高度抽象概括和符號化的造型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和符號化的造型手法大多追求整體的、廣義的造型藝術特點,從高度抽象概括,提煉出自然物象中創作出的藝術造型,具有抽象美和意象美的特征。例如,八卦圖是中國古代儒家關于萬物變化的重要圖案,太極八卦意味著強大的力量來除兇避災,震懾邪惡。
四、對中國傳統裝飾圖案發展的思考
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高度信息化、現代化、科技化,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讓我們眼花繚亂。新思想,新觀念以及源源不斷涌入的國外藝術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認識傳統裝飾圖案藝術以及怎樣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是我們面臨的嶄新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刻思考。
“傳統”與“現代”,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文化的關系是現代藝術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在任何設計中,我們不僅要繼承,更要發展豐富藝術本體。用現代美學觀點來表達,以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傳統藝術的發展延伸,我們可以看出,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新技術,新的意識觀念的沖擊下不斷更新拓展。它的內涵和精神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積淀的結果,是民族寶貴的靈魂。中國傳統裝飾圖案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道獨特景觀和寶貴財富,它題材廣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流傳久遠,是其他藝術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們應該在現代設計中延伸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發展,創造新的民族形式。
參考文獻:
[1]?? 盧嘉錫.中國文化史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 杭間.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3]?? 陸宇澄.傳統裝飾紋樣與現代設計[M].蘇州: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