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創編表演人員,唯有樹立“博觀約取”理念,方能厚積薄發,促進舞蹈創編輕車熟路,不走偏向。立足民族大資源,探尋舞蹈創作“博觀約取”的意境;圍繞構筑活動大品牌,拓寬舞蹈創作“博觀約取”的視野;發掘歌舞樂非遺項目,提煉舞蹈創編“博觀約取”的精神標;參與民族舞蹈情感體驗,增強舞蹈“博觀約取”的表演天賦;推動資源的創意轉化,增強舞蹈創編“博觀約取”的接續動力。總之,創編的關鍵要尋求創意突破,通過鮮活的故事,“厚重文化、輕松表達”,也要有“逆向”思維和冷門中找熱門的理念。
關鍵詞:舞蹈;博觀約取;創意突破;輕松表達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118-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76
博觀約取在辭典里的解釋是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筆者13歲開始跟隨劇團師傅學習舞蹈,被當地稱“戲班”出生,舞蹈的工齡就有三十多年,從小學文化到獲取函授文憑,舞蹈創編表演工作的一個最大的體會就是要有“博觀約取”理念。特別是民族地區的舞蹈創編表演人員,唯有樹立“博觀約取”理念,方能厚積薄發,促進舞蹈創編輕車熟路,不走偏向。如何推動舞蹈創編“博觀約取”呢?竊以為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立足民族大資源,探尋舞蹈創作“博觀約取”的意境
懷化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族歌舞形式多樣。面對琳瑯滿目的資源,創作者們在博觀約取的基礎上,力促將挖掘傳統與熱情謳歌時代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有機結合。
一是挖掘一線資源,提煉民舞創作精華。
“推開前沿窗,迎來幸福景”。該市打破專業與業余的“分割”模式,在創作精品時,充分挖掘一線資源,鼓勵一線創作,指導了基層,也得到基層的反哺。懷化民舞藝術資源可說取之不竭,用之不盡。2009年全市各地進行普查和發掘,登記在冊的特色文化資源達2200多項。各地將民族文化資源作為舞蹈素材扼要選取,創意提煉,精益求精。該市創作了全省首臺大型侗族原生態歌舞《哆嘎哆也》和《乖乖花瑤寨》、《排排坐》、《婆婆辣》等200多個優秀民舞節目,出版《懷化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五溪風情攬勝》、《湘西秘史》、《侗族文化遺產集成》等數十部有影響的民族文化專著,建立民族舞蹈藝術資源庫、骨干人才庫、專家庫、節目庫等。一批批基層自創自演的民族舞蹈作品彰顯民族民間特色、釋放民間快樂活力、展示民間快樂精神。
二是尋求原生態與主旋律最佳融合,實現“雙輪驅動”。
該市在理念上,堅持民族傳統與發掘時代精神相結合;在風格上,堅持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相結合;在品質上,堅持新創作品與打磨精品相結合;在門類上,不僅要創作單項作品,還積極推出群眾性、綜合性的大型文藝節目和活動。力求繼承有根基,發展有依據,推動做好傳承傳統文化和進行文化創新工作。例如,該市在尊崇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注重開拓創新,把握時代脈搏,突出主旋律。挖掘創編的《神農裸祭》、《侗鄉風情》、《杧槌聲聲》、《扦擔尖尖》、《薅田起起恰》等民族舞蹈,如雨后春筍般蕩漾在各個舞臺上,專家稱其“土得掉渣”而又“美得撩人”!
三是精心打磨作品,提升民舞創作能力。
打磨腳本是前提。比如該市演出的《咯啰打打》、《出嫁夜》等舞蹈節目,經過反復提煉,使舞蹈表現主題和藝術手段得以升華和提高。精心排練是關鍵。通過精心編排,讓演員用自己的特有肢體語言再現舞蹈的主題思想、故事情節。該市舞蹈創編者常常為扣準一個動作、找準一個眼神、用好一次道具,不厭其煩地反復排練,力求完善精美。融入完美元素是根本。通過有機融入情感、音樂、舞美、服裝、道具等元素,恰如其分地烘托出舞蹈之意境。
二、圍繞構筑活動大品牌,拓寬舞蹈創作“博觀約取”的視野
大品牌帶動大創作,是懷化推動民舞工作的一道亮麗風景。
一是以品牌活動帶動民舞創作。近年來,該市形成了侗苗文化、和平文化、龍舟文化、炎帝文化、夜郎文化、屈原文化、洪商文化、雜交水稻文化、福壽文化等強勁文化品牌,享譽國內外。
二是以清新創意彰顯舞動奇跡。“從心底里領悟創作、精心創意、推動創作。”彰顯懷化文化的舞動奇跡。
譬如:侗族舞蹈《咯啰打打》來自侗鄉人的特有生活方式,“咯啰”竹筒與竹筒的碰擊聲,“打打”有節奏的敲打聲,“以竹會友”表現在他們生活的各個側面,情動之時,那竹筒就會被他們敲打得“咯啰咯啰”作響,“打打打打”連聲,聲響帶起節奏,節奏掀起舞蹈,舞蹈帶起吆喝,吆喝化成吶喊,那般自然、那般瀟灑、那般熱情。
三、發掘歌舞樂非遺項目,提煉舞蹈創編“博觀約取”的精神標識
一是從歌舞樂民俗活動來提煉舞蹈精神文化標識。
比如,麻陽跨里的雙龍舞,迎接雙龍也是有講究的,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早就在村口擺八仙桌一張,桌上放香燭一副,清茶三盞,福禮三盤,紅布兩道,封兒兩個,以及香煙水果瓜子花生等。眾人站立兩旁,恭迎龍燈。燈頭見狀,立即叫停,高聲念進村的第一道吉令:“一對神龍下天堂,如今來到貴府上。保佑中年頂天柱,保佑小孩健康長;保佑風調雨又順,保佑學子成棟梁;保佑四季都平安,保佑六畜多興旺;保護五谷更豐登,保佑人人財源廣;左邊糧食千千擔,右邊金銀萬萬兩;只等龍燈繞過后,榮華富貴萬年長!”迎接雙龍的老人回答:“恭迎龍神到村邊,清茶三杯冒斟滿,燈客辛苦飲過后,榮華富貴萬萬年!”兩人見面寒暄之后,將排燈交給接燈之人。龍頭朝眾人三點頭之后,燒紙焚香,燃放炮仗,鼓樂齊鳴,燈火閃爍,浩蕩進村。我們把雙龍舞融入到現代舞蹈做“穿插動作”,舞蹈更顯得靈氣和有文化內涵。
二是從“歌舞樂”有關的非遺項目來提煉舞蹈精神文化標識。懷化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歌舞樂”項目占10項,占比71%。分別是:傳統音樂靖州苗族歌鼟、辰溪茶山號子、通道侗族蘆笙,傳統舞蹈芷江孽龍,傳統戲劇辰溪辰河高腔、新晃侗族儺戲“咚咚推”、沅陵辰州儺、溆浦辰河目連戲、通道侗戲、上河陽戲。懷化的省級非遺項目“歌舞樂”項目占24項,占比73%。分別是傳統音樂侗族喉路歌、通道侗族大歌、沅陵山歌、洪江區沅水扎排放排號子,傳統舞蹈會同連山斗牛舞、洪江市雪峰斷頸龍、會同草龍、溆浦蠶燈,傳統戲劇麻陽花燈戲、會同儺戲、辰溪社塘木偶戲、溆浦儺戲、洪江市辰河木偶戲,民俗通道大戊梁歌會、麻陽盤瓠祭、靖州苗侗蘆笙節、通道侗款、靖州飛山信俗、通道侗族薩歲信俗、新晃侗族壘詞、靖州四十八寨趕歌場、靖州花苗婚俗,曲藝辰溪絲弦、侗族琵琶歌等。
由此管窺,豐厚獨特的文物非遺資源是音樂舞蹈創作的文化生態、文化沃土,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民俗、曲藝甚至民間文學等諸多類別,均可以成為歌舞樂創作的不竭源泉,可以成為歌舞樂展演作品的直接素材。當然,其他類別亦可以成為歌舞樂展演的創作源泉和藝術靈感。
四、參與民族舞蹈情感體驗,增強舞蹈“博觀約取”的表演天賦
聞一多先生曾在《說舞》一文中描繪了一場具有原始性質的澳州的科羅波利舞。從那極富節奏和極度熱狂、樸實粗獷的原始舞蹈中,我們看到了生命機能的直接表演,看到了舞蹈的真面目,它不僅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也是一切藝術中最大綜合性的藝術。”
筆者從事舞蹈專業三十余年,跳過的民族舞蹈也有百余個。在這漫長的時問過程中,筆者逐步悟到了個中道理:即一定要重視體驗。然后再通過藝術手段在舞臺上體現出來。當然,勿容置疑,體念是相當重要的,而且對舞蹈演員的要求是相當高的。首先是天然條件很高,要求身高、體形、身材比例以及對音樂和舞蹈的感受等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然后要求基本功扎實,能完成車多種形體動作的要求和高難度技巧,等等。這是舞蹈演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這些條件具備了,并不能保證表演出優秀作品,只不過是可以跳舞蹈而已,真正要跳出好舞蹈,還必須在這個基本條件具備的基礎上,不斷實踐,不斷磨練,才能提高藝術水平,達到一定的境界。這種磨練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把體驗放在突出的位置。給以應有的重視。比如,“文化下鄉過程中,鄉親們非常高興,當地姑娘們也象男子漢那樣,端起大碗來喝酒,喝得那樣快活,那樣豪放,那樣痛快!最后都喝醉了,整個侗鄉都醉了,醉在豐收的喜慶里,醉在幸福的生活里,醉在美好的理想里…”。她們那種豪飲的姿態、開懷的笑聲等形象,都在頭腦中清晰地出現……。吃透了生活素材,就可以把它溶進舞蹈中去,表演起來就有把握多了。
如舞蹈開始的一段,三個姑娘看到喜人的豐收,歡快跳躍。她們面對著鄉村豐收的年景,面對著風景如畫的山寨,向往著幸福美好的未來,越跳越歡暢。這里為了表現出苗旅姑娘開朗大方的性格,舞蹈動作的幅度很大,隨著情緒的上升,越跳幅度越大、越興奮。這時舞蹈進人第二段,三人拿起大碗一起喝酒,開始喝得還比較斯文,一大碗酒喝下去便有了醉意。下面就在醉意下引出了“灌酒”的一連串大膽、放開的動作:我拿起一只筷子,幾大步跳至一女伴身邊,猛地拉過她將筷子橫插在她口中,緊接著端起酒碗向她口中灌去,她被灌了一大碗酒后,站立不穩,坐倒在地,我和另一位女伴見狀。情不自禁地開懷大笑。這段舞蹈動作我跳得更加夸張:先是張開嘴大笑,笑得直不起腰來,就坐在地上一邊雙手拍地一邊大笑;還不過隱,干脆就地一滾,雙手撐地,仰天而坐。一邊大笑一邊快速地上下彈動著雙腿,開心到了極點。通過這一系列的表演,把苗族的民族性格、苗家姑娘的個性以及苗旅的風土人情都準確地體現出來了。
五、推動資源的創意轉化,增強舞蹈創編“博觀約取”的接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對舞蹈創編工作同樣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是“創”字引領。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歌舞樂創編的根本指南,決不能錯失“雙創”方針的機遇。比如:探索歌舞樂實現“雙創”的同時,與鄉村振興、鄉村旅游有機互動、有力促進。歌舞樂創作與展演要注重特色引領和滿足消費需求,尋求創意突破,通過鮮活的非遺故事,“厚重文化、輕松表達”。用發現當地之美的眼光、看世界的眼光、捕捉需求變化的眼光推動歌舞樂創作與展演,為公共文化、公共藝術、旅游景區所用,多生產出讓老百姓見陽光、有笑臉的歌舞精品。今后的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中,應將更多的保護成果進行整理、創編,并以作品形式呈現出來。
二是“逆”字也思。在創編中,注重“堅守與變化”的原則,一方面,我們要堅持該作品是某個民族的表現形式,另一方面,倡導在藝術呈現上的變化與創新,賦予更頑強的生命活力。同時,注意找“逆向思維”的力量。我們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和觀點不妨來個逆向思維,解決歌舞樂創編發展中的難題,也許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比方說,都說懷化的景點散,我們如果用逆向思維來開導一下,你花兩天跑一個地方為的是看一個自然景觀,不如一路有看懷化的深厚文化。“其實,懷化的最美風景都在路上”。以空間換時間,引導客人旅游新理念,新玩法。
三是“冷”中尋熱。歌舞樂創編要注重從“冷門”中找“熱門”。應將更多非遺類別、名錄項目納入視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十大門類,而當前歌舞樂展演中,呈現的大多數是以音樂、舞蹈類的非遺項目,或與音樂、舞蹈關系密切的戲劇類、民俗類項目為基礎提煉的作品。
因此,在今后的歌舞樂展演中,應注重懷化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挖掘、整理和加工,可以以歌舞樂作品的形式創編提升成可呈現的藝術作品。
作者簡介:蔣開智,芷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副館長,群文館員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