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陽
摘要:近些年,隨著國家經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群眾文化與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在受到基層群眾文化的傳播和教學領域里,開始重視自身的藝術修養和音樂基礎知識,漸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聲樂藝術的活動當中。在群眾文化的開展中,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積極參與和親身體驗聲樂藝術的無窮魅力,用歌聲贊美祖國、贊美家鄉、贊美生活與美好未來。作為一名文藝工作的傳播與教學者,目前,為了群眾聲樂的提高與普及,本文就基層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的思考進行分析。
關鍵詞:基層;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14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95
我們在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領域里,聲樂藝術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此過程中,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廣大藝術工作者的推廣和聲樂藝術輔導,使人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了聲樂藝術知識。由此,為讓廣大群眾積極的參與到聲樂藝術的活動中來。文化館也積極開展和改進聲樂藝術的輔導模式,采用相應輔導教學方式,增強人們對聲樂藝術相關知識認知度,使聲樂藝術于未來時期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展現。
一、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基層群眾聲樂藝術是跟隨歷史發展進程而逐漸形成的。隨著當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群眾對精神文化有了新需求,由此很大程度的推動了基層群眾聲樂文化生活進程。聲樂藝術起源于生活,來源于大眾,也普遍受到群眾的歡迎,在當前人們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聲樂藝術中,獨唱、合唱、對唱等聲樂藝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性,其展現形式也非常淳樸、自然,不僅可以滿足人們視覺與聽覺感受,還可以幫助人們提升自身審美觀念。在我國文化事業的創新、發展和推進下,各地文化館、藝術團隊等紛紛跟隨國家發展腳步,積極舉辦各種聲樂藝術活動,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有群眾加入到演唱隊伍中。當前社會文化演出中出現的群眾聲樂演唱頻率越來越高,有效的提升了群眾文化,為群眾增添了文化藝術氣息的同時,增加了人民敬黨愛國的情懷,加強了我國民族團結和凝聚力。由此看出,聲樂藝術在群眾中的推進,有效促進了我國精神文化建設,為我國聲樂文化藝術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基層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群眾聲樂藝術參與者的實際情況:群眾聲樂學員年齡與群體結構及身份地位都具有較大差異,因而相對應的輔導教學并未滿足各界及各層次聲樂愛好者體驗需求,簡單來說就是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方法反復且單一,經常使用幾首固定的曲子作為輔導,從群眾角度來看其輔導局限性較大。其次,大部分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并沒有專業的聲樂理論指導,僅存在于群眾聚集練習歌唱,這也使得聲樂藝術理論發展與實踐相互脫軌。正因上述因素,群眾聲樂藝術輔導并不具備專業性,也沒有為群眾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且相較于專業表演團隊來說,群眾聲樂藝術并不具備更多的發展空間,這也挫敗了一些聲樂愛好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群眾藝術輔導教學的方法
1.??? 注重基層群眾聲樂民族區域性。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區域的聲樂藝術文化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基層群眾聲樂輔導教學中,應具體體現當地區域特色,如民族歌曲、地方戲曲、民間藝術聲樂等都是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中可采用的聲樂要素。實際上,群眾聲樂藝術具有一定的陶冶情操、情感溝通等作用,它自身以審美、享受為基礎需求,群眾在藝術標準和內容上達成統一、融合即可,區域性群眾聲樂可以有效促成這一點,在聲樂藝術輔導教學中起到親民、融合作用,有效增加了群眾聲樂藝術感染力。
2.??? 加強基層群眾聲樂藝術的技術訓練。群眾聲樂并不是不具備理論知識和技術,而是很少有輔導者注重其技術應用。群眾聲樂輔導教師應在聲樂發聲、音樂理論知識上進行一定的知識傳授,讓參與者與學員都清楚了解身體發聲器官與變聲原理,除此之外,輔導者還應教導學員們如何在演唱過程中注重和練習基本的口型、氣息、音準、節奏、形體、發聲、表情和演唱等。
3.??? 演唱的風格及形式。群眾聲樂藝術發展重在群眾熱忱度與參與度,單一形式的聲樂輔導很快會導致人們感覺枯燥乏味,由此在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中,演唱風及格形式都不能太單一化,要采用多元化風格和形式來滿足不同群眾精神層次追求。為此,聲樂輔導教師必須找準教學定位,可以將地方戲曲、民族聲樂、西洋聲樂等不同形式的歌曲都融入進來,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方式和選擇。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社會發展新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聲樂愛好者參與到演唱隊伍中,也正因有了廣大群眾的參與,聲樂藝術才能緊密的與人民群眾聯系到一起。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旨在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群眾聲樂藝術發展,讓聲樂更加貼近群眾,讓藝術真正滲透到群眾藝術理念中,讓聲樂藝術扎根基層人民生活,為我國人民生活帶來新層次的精神享受,由此提升群眾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 毛丹萍.對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程開展德育的實踐與思考[J].北方聲樂,2018(12).
[2]?? 沈月鋒.音樂課堂輔助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聲樂天地,2018(006).
[3]?? 陳小玲.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和聲樂文化的宣傳普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