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淑云
摘 ?要:語文是人文教育學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思考,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德育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不是單獨孤立的學科,而是滲透入各學科教學之中,所以在語文教學教師必須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將小學語文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并持以理論教育為基礎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道德水平建設。該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知識滲透。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a)-0246-03
Abstract: Chinese is a disciplin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Effective 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romote students' better learning and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ir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It is not an isolated discipline, but infiltrates into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herefore, in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must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ubject, effectively integrat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ore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moral level.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how to infiltrate moral knowledg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rimary school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德育工作任重道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發揮自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能夠將語文學科內容與德育知識有效滲透。教師必須要抓住語文教育的重難點,有效應用德育知識進行逐項突破,使學生學習到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合作意識,使學生成為全方位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的重要性
1.1 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是學生各科學習的基礎,也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在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德育教學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在德育學習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使學生的思想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幫助學生創新學習理念和學習形式。教師通過在語文教學當中結合語文文章來強化學生的個人認知觀念,使學生在學習當中將自己的道德素養有效提高,對于學生自身乃至社會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教師通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完善。教師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道德能力,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個人學習品質。
1.2 讓學生認清是非
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不夠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教師將小學語文知識與德育教學內容相互融合,讓學生能夠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也要充分地重視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當中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明辨是非,才能夠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原則,并且應對在生活和學習當中各項事件時,才能夠靜下心來合理地進行評判,從而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成長能力,讓學生在成長和發展中具備一定的良好價值觀念。教師也要逐步地在小學語文實驗教學當中加入閱讀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分辨識別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道德素養,從而端正自身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個人學習能力。
1.3 促使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由于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是當前社會的重點話題,所以教師要在小學的預習時間教學當中,讓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在課堂教學當中向學生傳遞德育教學素養,既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良好價值觀念,又是促進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當中的不竭動力,是學生在成長當中能夠使自身的身心變得更加健康,促進學生的身心素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與德育教學有著重要的聯系,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身心素養的引導,逐步地優化學生個人綜合素質,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端正學生的學習思想,讓學生在德育知識學習和探究當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思路,是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的。
2 ?現階段才是語文教學中滲透的與所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制度不完善
在當今小學語文德育實踐教學當中,由于學校領導對于德育教學內容的滲透不夠重視,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在學?,F階段教學工作當中有一部分領導,在評比過程當中注重學生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過度迎合領導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意愿,很難以科學的教學制度來優化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教學制度不夠完善,會對學生以及當前教學制度的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害,所以教師和領導需要共同的協商,不斷地完善德育教學觀念和教學制度,通過傳授德育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德育思想有所提升。教師也要在教學制度創新當中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當中的重要學習思想。
2.2 教師并未重視德育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當中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德育教學的引導,教師只是注重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年齡較小,以及個人性格特點不夠成熟,在表現過程當中的表現能力也不夠完善,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會根據自身學習的現狀出現各項問題,而學生也較為靦腆,甚至也不敢向教師請教,所以很多學生很難深入地挖掘語文知識當中的深層次內容;而教師在德育教學當中并沒有積極地進行滲透和引導,優化各類教學思路,使學生的身心狀態未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對于學生的身心狀態也不夠了解,所以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
2.3 教師和學生間缺少溝通
由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缺少實際的溝通,導致小學語文德育教學帶滲透教學內容時知識體系不夠靈活,對學生的思維引導不夠高效,予以溝通是促進學生和教師進行思想完善和交融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部分小學生年齡較小,在探究數學知識的同時忽略了實際的思想素質提升,所以導致小學生很難按照教師的想法來進行思想和道德素養方面的提升。
3 ?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具體對策
3.1 利用情景進行教學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當中,要通過情景來進行教育的引導,增強學生在德育知識當中的動力。教師通過情節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借助情景深入到文章人物的內心當中,感悟文章中的主體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在德育思想中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使學生的德育道德素質得到明顯的提升。
3.2 利用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教學
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要通過實踐性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觀念,提升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的德育感悟能力。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活動,讓學生在情景劇或辯論賽的形式對于歷史故事進行互動表演,才有效地提升學生在德育素養當中的實踐能力。教師也要在當前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要善于借鑒實踐活動,提升當前學生學習能力,優化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的知識獲取熱情。教師要在小學課文教學當中,讓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創新能力。
3.3 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
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并且在溝通過程當中向學生講解這一知識,并且在此過程當中優化溝通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了解程度,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并且將自己的學習想法以及在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的向教師溝通,使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教師通過此種類型的攀談,既能夠了解學生在德育知識以及語文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還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現狀來采取相應的策略。由于溝通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師在溝通過程當中滲透多余教學觀念,使學生能夠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溝通時,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及時地制訂教學計劃,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增強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感悟能力。
3.4 構建完善教學制度
教學制度是引導小學生積極約束自己,提高自身學習主動性的重要班級管理策略,所以教師在完善教學制度的同時應,與學生思想素養相互融合,提升學生在完整制度當中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學校領導在開展引導工作時也要積極地借鑒其他學校,完善教學制度。通過學習和科學的引導,使每位教師都能夠重視在課堂當中向學生滲透德育知識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使教師重視德育知識教學引導,才能夠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學校當中思想的提升,逐步優化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動力,對于學生自身乃至社會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所以,在構建完善教學制度的同時,通過借鑒和創新的形式根據該校學生常見的德育缺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在完善教學制度時要了解學生,并且為學生制定符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講課方案,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教導下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增強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
4 ?結語
在新課程標準下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必須要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能夠緊密貼合語文學科特點,切實加強教材引導工作,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也應當發揮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同時教師必須要與學生進行緊密的溝通交流,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從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永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解決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19(82):72-73.
[2] 喻建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知識窗:教師版,2019(1):24.
[3] 韓益鋒.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0):175-176.
[4] 高小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及課例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5):97-98.
[5] 渠翠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2):96.
[6] 吳鎮城.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2):54-55.
[7] 楊文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2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