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浩
摘要:作為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的經典之作,電影《羅拉快跑》在上映之初即實現了票房與口碑齊飛的局面。歷年來對這部電影的研究也是從未間斷,層出不窮,然而從俄國形式主義陌生化理論角度對電影《羅拉快跑》的視聽文本進行全新解讀,從而探究其成功原因,還是少有人提及,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影有聲文本與“陌生化”技巧的完美結合,使觀眾在感官審美中獲得極大滿足,其勇于打破常規的藝術創作手法也為新時代電影人所致敬、借鑒。
關鍵詞:《羅拉快跑》;湯姆·提克威;俄國形式主義;陌生化理論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158-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108
一、前言
《羅拉快跑》以板塊式結構詮釋了一個哲學主題: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是如何交織著影響人的一生?!澳吧笔嵌韲问街髁x文論的核心概念之一。陌生化實際上是將平時觀眾司空見慣的事物采用陌生化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觀眾產生新鮮感,從而增加對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的觀賞興趣。在電影《羅拉快跑》中,導演通過對人物角色、語言及敘事結構等方面的陌生化處理,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
電影《羅拉快跑》成功地被導演湯姆·提克威打造成為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實現了現實與影像的共振。究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畫面和音效上的突破,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
二、視覺元素的陌生化
影片一開始,導演湯姆·提克威就以字幕的形式向觀眾交代“本片是一場游戲,是一部探索電影”。事實確實如此,湯姆·提克威在電影中大膽嘗試了多種在早期電影中很少見的表現手法,讓電影《羅拉快跑》成為一部探索多種可能性的電影。
1.??? 配色的陌生化。整部影片羅拉都在不停的為愛情奔跑,而羅拉之外的眾人好像都生活在一個暗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與觀眾印象中溫文儒雅的女孩形象不同的是,導演塑造的羅拉染著紅色短發、擁有黑色怪異紋身、手帶銀色戒指,儼然一個為愛勇敢無畏的女漢子形象,在色彩的對比反襯下觀眾對這個染著紅色頭發、穿著藍色上衣、綠色褲子為愛不停奔跑的羅拉印象深刻??梢哉f,導演對色彩的陌生化處理成為塑造立體人物形象,讓影片獨具特色的關鍵原因。
2.??? 表現形式的陌生化。與以往單純的動畫電影和故事電影不同的是,導演湯姆·提克威將動畫版的羅拉和電影中的羅拉完美的組合和嫁接在一起,使觀眾模糊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增加了影片的戲劇性和游戲性。除此之外還創新性的采用了一組在電視廣告和MTV中常用的、觀眾幾乎無法看清楚拍攝對象的定格跳切。讓觀眾看清楚拍攝對象、拍攝內容,這是常規電影必須遵循的“鐵律”之一。而這里,湯姆·提克威勇敢地打破了這一“鐵律”,通過畫面給觀眾營造一種新的狀態和感受,不但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同時,定格跳切暗含了時間的非紀實性。
三、聽覺元素的陌生化
除畫面表現外,聲音是構成影視藝術的另一大基本元素。對于參與電影后期配樂的導演湯姆·提克威來說,他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對觀眾而言同樣是“陌生化”的。
一方面是MTV化。導演湯姆·提克威認為《羅拉快跑》的電影畫面就像為快節奏的背景音樂量身定做,所以它更像一支MTV,這與大部分電影的配樂思維截然不同。影片中的背景音樂采用時下流行的搖滾樂,含有濃郁的金屬味道,急促的喘息和心跳聲;節奏感極強的背景聲,不僅營造了羅拉緊張的心理情緒,而且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和聽覺刺激。
另一方面是跳脫的抒情歌聲。影片有一處音樂跳出了快節奏的音樂風格,第一個故事結尾,羅拉和曼尼拿著搶劫而來的錢袋奔跑,快節奏的音樂戛然而止,代之的是女生慵懶、緩慢、輕柔的歌聲,與緊張的畫面并不匹配,可以說,音樂的突然變奏、聲畫對立的處理模式顛覆了觀眾慣常的聽覺模式,為觀眾打造一場多元變幻的聽覺盛宴。
四、剪輯的陌生化
剪輯是電影掌控觀眾情緒的重要方法,同樣的素材經過不同方式的剪輯,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風格。為了體現羅拉奔跑營救曼尼的緊迫性,導演湯姆·提克威采用快節奏的剪輯方式。然而,有趣的是影片結尾的節奏相對緩慢,這與時下大多數電影的處理方式正好相反。湯姆·提克威將“陌生化”這種文學藝術的表現手法巧妙地運用到后期制作中,不僅壓縮了電影表現的時間,使羅拉的每次奔跑,必須在20分鐘內完成,而且實現了電影時間與現實時間的完全重合。可以說,不同拍攝景別、角度和方位的快速切換以及攝像機自身的運動,一改傳統電影節奏緩慢的風格,使全片充滿動感。
電影《羅拉快跑》在視聽語言及剪輯上的大膽突破和創新,不僅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之作,而且讓導演湯姆·提克威摘得多項電影榮譽的桂冠,成為德國家喻戶曉的著名導演之一?!澳吧奔记膳c電影有聲文本的完美結合,讓這部探索電影不僅滿足了觀眾在感官上的審美需求,使其藝術性再攀新高,而且讓觀眾透視出這部實驗電影背后成功的新秘密。
參考文獻:
[1]?? 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y Literary Theory[M].Britain:Harvester Weatsheaf,1993.
[2]?? 陳晴.《干熱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審美意義[J].咸寧學院學報,2008(05).
[3]?? 梅辰.讀圖與接受:《羅拉快跑》表意系統的符號學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