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蕾
摘 要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之下,企業在招聘人才時越來越看重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教育背景,家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訓工作,如語言培訓、少兒藝體等重視程度也逐漸提升,不少成人也萌生了提升自我或培養興趣愛好的想法。在此基礎之上,教育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但在其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在逐漸增多。內部控制工作作為提升機構經營管理質量,幫助機構更好規避經營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受到了越來越多機構的重視。本文首先對內控體系構建對教育培訓機構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然后深入分析當前教育培訓機構內控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旨在為教育培訓機構構建內控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 教育培訓機構 內控體系 內部控制 信息化
一、引言
教育培訓機構傳統的內控體系,主要從收入以及支出兩個方面進行控制,不符合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機構發展要求。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培訓機構不斷變革,其經營管理方式也發生著變化。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內控工作有效開展對教育培訓機構的重要意義,樹立科學合理的內控理念,充分抓住當前信息化時代變革與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找出當前教育培訓機構內控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改進與完善,為教育培訓機構未來的發展保駕護航。
二、教育培訓機構構建內控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機構經營管理水平
隨著市場環境對教育培訓機構需求的不斷增長,其規模隨之擴大,數量隨之增多。大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的治理結構不夠完善,機構管理層對財務管理以及預算績效管理等工作缺乏正確的認知。內控體系的有效構建,能夠幫助機構更好地規范內部預算、財務以及審計等工作流程,促進各部門之間更好地分工合作,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二)降低機構經營風險
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在給教育培訓機構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多。為了更好地應對發展過程中的風險,教育培訓機構應進一步加強內控體系建設,強化風險防控意識,提升機構內部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對機構經營發展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行預估,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提升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降低運營風險。
三、教育培訓機構構建內控體系面臨的問題
(一)內控環境建設不足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家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訓工作,如語言培訓、少兒藝體等重視程度逐漸提升,還有不少成人萌生了提升自我或培養興趣愛好的想法。各類教育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其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愈發激烈[1]。多數教育培訓機構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側重于課程設置以及市場開拓,忽視了機構內部控制活動的開展。教育培訓機構對內控認知不足,部門之間缺乏良好的合作,管理層內控意識淡薄,沒有很好地引導員工正確認知內控工作,沒有為內控體系的構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部控制活動的開展。
(二)內控制度不夠健全
內控活動的有效開展,涉及財務、審計以及預算管理等多個部門,機構要想制定科學合理的內控制度,必須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規范工作流程以及相關制度。就目前大部分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內控工作的情況而言,部分規模較小的教育培訓機構內部甚至不存在內控機構,內控實際由管理層負責。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缺乏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部分機構還存在重編制輕執行的問題,導致預算編制與執行不一致。同時,未設置獨立的內控機構,僅將工作交由財務部門處理,沒有合理劃分崗位,明確各崗位的職責與權限,出現不相容崗位由一人兼任的問題,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甚至出現培訓老師收款潛逃的現象。
(三)缺乏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
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是內控活動有效落實的重要保障,部分機構內部缺乏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加之管理層與員工并未樹立合理的內控理念,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內控工作流于表面,難以有效發揮其真正價值[2]。與此同時,大部分教育培訓機構規模偏小,沒有足夠的能力設置審計機構,于是將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同時交由財務部門進行,影響了內部控制獨立有效的實施。部分機構雖設立了審計部門,但是由于審計部門崗位以及人員配備不足,審計人員專業能力難以滿足當前機構發展的要求,導致審計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其監管作用也無法有效發揮。機構內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使用程度不高,導致信息交流延遲與滯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內控監督的力度,導致內控工作無法有效落實。
(四)風險防控意識不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機構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更注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卻忽視了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以及機構內部培訓團隊的風險防控。管理層風險防控意識不足,機構內部相關風險防控機制不夠健全,未根據機構的實際經營情況制定完善的風險應對措施,導致機構在經營過程中資金安全得不到保障,面臨監管風險。教育培訓機構面臨經營風險時,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提升了機構的經營發展風險。
四、教育培訓機構構建內控體系的策略
(一)優化機構內控環境
為了更好地推進內控工作的開展,管理層首先應當樹立科學合理的內控理念,提升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更好地引導員工認識內控體系構建對教育培訓機構經營發展的重要性[3]。要進一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為內控體系的構建創造良好的環境,結合機構的實際經營管理現狀,設立獨立的內控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內控體系,健全約束機制,更好地規范員工的工作流程,同時組織相關部門培訓學習,將內控活動滲透至機構的日常經營管理之中,更好地推動內控工作的開展,提升機構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健全內控制度
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當設立獨立的機構,進一步優化內部控制、審計以及財務等職能部門的設置,通過系統管理機構的構建,更好地管理各部門以及員工。合理劃分崗位,規范工作流程,確保不相容崗位互相分離,明確各崗位的職責以及權限,更好地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同時,還應當完善相關制度,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應當根據機構的實際經營狀況以及市場環境,科學合理地進行預算編制,確保預算編制與執行工作相一致,合理利用預算管理結果,為管理層提供優秀的決策依據。
(三)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培養優秀工作人才
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內控活動的有效落實,提升對審計部門的重視程度,根據教育培訓機構的實際經營情況設立審計部門,配備專業審計人員,更好地推進審計工作的開展,充分發揮審計工作的監督管控作用,確保教育培訓機構內部資金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加強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同時在機構內部完善員工培訓機制,幫助員工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提升機構用人標準,引入高素質人才,打造一支既具備專業審計能力,又具備良好的信息化應用能力的審計隊伍,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工作的價值以及優勢,更好地推進內控活動的有效開展,幫助機構更好地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
(四)強化教育培訓機構風險防控意識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之下,機構管理層應當樹立風險防控意識,科學合理地設定風險目標,制定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4]。要建立銀行賬戶、微信、支付寶等非現金電子結算管理制度,加強資金安全管理。同時,完善機構風險管理流程以及審批制度,對涉及費用支出方面的工作實行事先報備機制,引入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更好地實現各部門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更好地提升風險信息收集效率,并對其實施動態監控,確保及時預警,更好地幫助機構規避運營風險,實現長足發展。
五、結語
教育培訓機構要有效落實內控機制,管理層應當樹立科學的內控理念,強化全員內控意識,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為內控工作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根據機構的運營情況完善內控制度,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確保內控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教育培訓機構要增強內部的風險管控意識,更好地規避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提升機構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競爭力,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成都交大職業技能培訓中心)
參考文獻
[1] 張煜宇.探討如何有效構建教育培訓機構內控體系[J].中外企業家,2019(12):199-200.
[2] 雷桂蘋.淺談教育培訓機構內控體系建設[J].財會學習,2020(08):282-283.
[3] 黃俊亮.教育培訓機構內部控制體系創新研究——基于COSO理論[J].會計之友,2013(20):104-107.
[4] 王嘉榮.青少年校外教育機構財務內控管理機制構建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18(1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