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創新。一些工程的項目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為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的需求,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工程管理已經無法滿足建筑業的發展需求,而BIM技術可以使工程造價管理更精準、更直觀。從而可以為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本文就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作用進行闡述,進而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應用手段。
關鍵詞:BIM技術; 工程造價管理; 應用研究;
1 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應用的意義
BIM技術最早被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應用,其本質就是對三維的仿真運算技術。我國一開始使用BIM主要是在航天和軍工領域,但隨著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復雜化,BIM技術憑借著自身在難度較高、較為復雜的項目中擁有出色的工作效率表現出十分突出的特點,逐漸被應用到各類建筑工程當中。通過BIM技術可以對整個工程過程中的造價進行整合管理,進行科學的規劃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從而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提升工程質量,最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2 工程造價中BIM技術的應用
2.1 項目決策與設計階段中的應用
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控制的核心,在該階段利用BIM技術主要是完成對造價管理因素的控制。BIM技術的計算能力和相關模型的準確度相較于傳統的建筑軟件更加強大,這使得它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進行的相關模擬和計算更加接近實際情況。在進行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階段,相關技術工作人員可以通過BIM技術進行建模后對建模中的差異性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并將這些影響因素進行相應的排除,來滿足工程造價管理功能和技術的需要,最終優化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降低成本,提升項目的整體效益。
2.2 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施工過程中工程造價控制是工程造價管理中比較復雜的部分。而通過BIM技術,相關從業者可以從多方面如5D技術管理、進度計量、物料材料成本等多方面完成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重點在于落實,即要保證建筑工程項目中對施工階段的可控性。通過BIM技術還可以將有關工程施工以及成本的數據進行輸入,從而直接生成相對應的數據模型來進行模擬。在數據模型的輔助下,可以提前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規避或設置相應預案,從而防止施工過程出現意外以致造價失控的現象發生。且通過BIM技術對相應的模型進行分析建模處理,不僅可以提升對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把控能力更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相關的施工質量。
2.3 竣工結算階段的應用
竣工結算階段又叫項目維護階段,竣工階段結算時工程造價管理的大部分內容已經在前期階段完成。而在這時應該利用BIM技術對本項目中管理過程中的所有控制因素進行全面分析,進而進行相對應的工程造價控制。而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管理也較為重要,該階段主要的造價控制工作以避免發生造價誤差為主。在竣工階段可以利用BIM軟件對之前工程過程中所簽署的合同以及條約、支付信息的記錄進行查詢,從而為造價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數據上的保障,提升竣工的結算速度的同時保證結算質量。
3 當前BIM技術應用中的問題
3.1 BIM技術推廣政策力度不夠
雖然BIM技術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控制中具有很強的優勢且國家一直在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使用BIM技術,但建筑企業想要使用BIM技術就必須購買相應的BIM軟件和足以支撐該軟件進行運算的硬件。且這部分資金的投入并不算到總造價的部分,這使得企業在對BIM技術進行引進應用時很少得到任何實際性的補貼或者減免,相對而言傳統的造價軟件所需要的硬件配置更低,所耗費的成本也更少,這最終導致一些企業不選用BIM技術。
3.2 BIM技術缺乏相應的應用標準和制度
當前我國并沒有相關的法律來對BIM技術的數據產生保護,并且有關BIM技術應用的責任承擔體系也并不明確在出現相關問題時很難確定相關的負責人。這導致為了避免應用出現問題,往往要對BIM整體在工程中的應用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審查,從而確定BIM技術應用科學合理,這變向增加了新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3.3 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且應用環境不成熟
BIM在應用時需要多個用戶進行訪問,而為了確保訪問時數據信息的一致性就要提前在項目策劃階段簽署相關協議,從而為項目數據的一致性提供保障。但當前國家并未制定相關的標準協議,各個建筑公司的標準又往往不盡相同,這使得在某個項目應用的過程中出現模型現象不同的問題,最終導致項目組必須再次進行模型審計,耗時耗力。而當前受限于BIM標準體系還未建立且相關技術權責范圍模糊不清,BIM技術無法在我國進行高速的推廣。
4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應用中的優化措施
4.1 政府加大相應的扶持力度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中的應用,不僅僅是提升了企業的效益,其對成本的把控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所以國家應該進一步進行推廣和扶持,從而使得更多的建筑企業使用BIM技術,共同促進我國建筑業的發展。
4.2 完善BIM技術相關法律、制定相關標準
BIM技術缺乏相對應的法律進行約束和保護,也缺乏統一的標準進行要求,這使得BIM技術的應用質量參差不求,從而導致在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使用了BIM技術后造價并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的現象。同時由于法律的缺失使得很多企業和從業者的相關權益無法得到徹底的保障,進而威脅到企業和相關工作者的利益。
4.3 通過BIM構建造價數據庫
在進行工程造價時,企業可以將相關材料的價格錄入到BIM的數據庫中,從而通過BIM獲得總體的數據。除了材料價格外還可以將相關的人工、施工器械的信息和費用進行錄用,使得工程開始后,相關的工作人員在根據真實的造價和施工狀態對BIM系統中的造價參數進行實時調整時更加方便快捷。BIM數據庫信息的最大價值就在于可以動態變化,一個項目的施工過程往往較長,各個材料的價格大多會發生變化,且變化幅度并不小,所以信息的動態變化十分重要,其可以切實保證造價管理一直基于實際。同時利用BIM技術還可以將相關數據共享化、檢測工程設計質量等。
4.4 加強BIM技術與當前造價軟件的適配
在以往工程造價管理中大部分相關工作者的時間都被工程量的計算所占用,如今隨著相關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施工工藝難度的提升,傳統的計算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造價軟件。而相對于傳統通過的CAD圖紙在算量軟件中進行的的工程計算,基于BIM技術的算量軟件不需要進行重復畫圖,使得計算更為高效。且BIM技術具有一鍵導入、特殊構架處理、三維繪圖、高效統計等多種功能,而BIM技術與現行的造價軟件結合適配雖然開始時需要進行一定的資金投入,但其帶來的效益一定是十分巨大的。推近二者的結合適配一定可以大大推動我國建筑業工程管理的發展
5 結論
綜合來說,BIM不僅使得工程造價管理更為方便有效,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建筑企業的效率甚至提升其建筑能力。而BIM技術的應用一般存在于工程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如何對BIM進行應用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整體造價,所以對BIM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可以達到有效顯著地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宏志,靳書棟,屠慶波等.BIM技術在輸變電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用的推進策略研究[J].建筑經濟,2016(9):63~68.
[2]黃華.基于BIM的全過程造價確定方法[J].科技科息,2014(5):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