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黎根
【摘要】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理論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老師通過創建教學情境設立任務目標,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目標任務而獲取相關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依據任務驅動教學法理論和特點,提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原則,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服裝設計課程中的應用,并對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 建構主義,任務驅動,典型工作,服裝設計,服裝風格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服裝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最早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提出。建構主義理論思想是,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特定的情境下,在他人(包括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借助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知識建構方式獲得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倡: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擔任導演者角色,利用實踐、情景交流等學習情景等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性和主體性,幫助學生有效地完成對所學技能、知識的構建。建構既是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也包含對原有經驗的優化與重組。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原則
基于建構主義的任務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三個中心”,即由以學生為中心替代以教師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替代以教材為中心、以實際經驗為中心替代以課堂為中心。因此,在采用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遵守以下原則:
1、課堂角色——學生演員化原則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教師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使知識簡單化、條理化,以便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教師總是不斷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生的處于被動地位。如果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被動變為主動,教師就要“演員”變為“導演”,不要害怕學生學不懂課本的內容,要放手讓他們試一試,不要讓他們養成吃“咀嚼過的東西”的習慣,那樣的東西雖然容易消化,但是這樣不利于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打硬仗的能力。
2、教學內容——知識任務化原則
在采用以任務驅動的教學中,關鍵在于“任務”,任務設置的合理性將決定學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所以應該選擇和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的任務,讓學生知道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服裝設計課程應按照服裝設計師典型工作任務來提取學習任務,提出的任務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企業真實實踐。
3、教學環境——情景性原則
學校是教學育人的場所,實訓室不是服裝設計師的職業現場,因此,服裝設計職業教育的學習應教學內容創設服裝設計師相關的職業情景,教學內容帶入服裝企業生產現場、服裝品牌專賣店,給學生提供企業學習的資源。教師要以直觀的微課、服裝產品實物、服裝圖片、企業參觀等手段,努力營造職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務,達成學習目標。
4、典型產品——結果導向原則
服裝設計課程“任務驅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強調以服裝典型產品為載體完成知識建構,而不是系統的學科知識。不是按傳統的“三段式”進行教學,而是圍繞完成服裝典型產品設計的全過程進行展開以達到服裝設計意義的建構,因此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及成績不應以學期末理論考試卷來評判,而應以完成服裝設計任務的過程和結果來評價。
三、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服裝設計課程基于服裝設計師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滿足從事服裝設計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要求而設計的,是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一體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遵循服裝設計師崗位工作流程,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精心設計教學任務
筆者以職業活動導向的課程要求為依據,對服裝企業設計師崗位進行調研與分析,提煉出服裝產品定位、繪畫服裝設計圖稿、尋找匹配的面輔料、樣版制作、編寫工藝說明五個典型工作任務。再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如將繪畫服裝設計圖稿典型工作任務分解成:繪制田園風格的春夏女裝連衣裙、繪制牛仔褲、繪制牛仔上衣、繪制韓版秋冬女裝大衣等一個個具體的與企業工作相關學習任務。每一個學習任務都可以結合具體服裝品牌及其相應的服裝照片,并引入企業設計任務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各個任務設計之間要有側重,以培養學生不同知識與技能,如在學習繪制田園風格的春夏女裝連衣裙學習任務時著重培養學生掌握田園風格的春夏女裝連衣裙服裝特點、面料特點、圖案特點、水粉表現技法;繪制牛仔褲學習任務培養學生掌握牛仔服裝特點、面料特點、彩鉛表現技法;
2、悉心組織任務實施
服裝設計任務具體的實施過程大致分三個過程:任務提出,任務實施與檢查實施,任務實施總結與評價。下面就第二個過程進行詳細說明,如在學習繪制田園風格的春夏女裝連衣裙學習任務時,筆者在課前會收集一些女裝品牌及大量的服裝圖片,編制學習任務引導書,引導學生分析評價這些女裝品牌風格特點、用料及圖案特點,從而掌握田園風格服裝特點;引導學生分析水粉技法表現特點。。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常見的幾個問題
1、做好任務設計評價
在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中,設計“任務”直接影響教學實施與教學效果,因此,“任務”選擇與排序非常關鍵。首先,服裝設計課程“任務”設計目標要明確,既有課程總體目標又要有支撐總體目標的分目標。第二,“任務”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特點與學習規律,要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學生的樂趣。第三,“任務”設計要合理分配重點、難點。設計時要考慮“任務”的大小、難度及前后的關系等諸多因素。第四,任務提出時要有具體的、可檢測的、有實用價值的成果。教師應該要實施完成設計的任務,這樣既有利于讓教師全面了解任務,找出實施任務的重點與難點,以便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例如,我在布置“繪畫田園風格女裝設計圖”任務時,我課前先設計完成田園風格女裝設計圖樣品,制作三個小的微課,他們分別是田園風格特點介紹、田園風格服裝效果圖繪畫演示和款式圖演示視頻,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課前預習及嘗試性學習,明確該任務的具體學習目標是什么,遇到哪些困難,怎樣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解決這些問題。
2、做好教師角色轉換
任務驅動教學法具備“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教師必須根據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轉換角色。要從滿堂灌,轉變為教師導學生演;
服裝設計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程度很高的課程。在職業教育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既要保障學生理論知識夠用,又要保證學生較強動手能力。這是擺在我們職業教育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采用“一體化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就能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課程內容中“淑女風格女裝設計”、“田園風格女裝設計”、“波西米亞風格女裝設計”、“街頭風格女裝設計”、“通勤風格女裝設計”、“韓風女裝設計”等這樣既實用又有所不同的任務。先將這些任務制作成一個個小的微課,然后把全班分成按6人一個小組,將微課提前通過網絡發給各小組,各小組分別對任務進行討論、閱讀任務指導書、查找資料,完成相應的任務。在課堂上學生匯報展示學習成果、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存在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學生一起提出解決辦法,布置拓展練習。
3、嚴把教學進度關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師對各組的學習程度和進度較難把握,有的學習小組提前完成,可有的小組不能按時完成,只能敷衍了事,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布置任務和分組時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優秀學生與基礎較差的學生搭配的方式分組,課前注重對基礎差學生的輔導,這樣既能保證學習效果,又不影響教學進度。
總之,“任務驅動”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的得心應手,就要把好任務設計和情景創設關、做好教師角色轉換和嚴把教學進度關,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開創了以學定教、學生深度參與、師生深度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服裝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筆者發現"任務驅動"法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與人合作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02.
[2]王麗梅.論“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江科技信息,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