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技師學院 孫凱燕西藏技師學院 格桑扎西,王 霜
2011年教育部組建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組長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為成員的支教團隊,共同支援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西藏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初等職業教育為基礎、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高等職業教育為龍頭,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相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例如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和拉薩第二職業技術學校這兩所職業院校從辦學規模、專業設置、招生就業、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已相當成熟,但技工學校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2018年李克強總理視察西藏工作時,提出了“支持西藏發展技工教育,培養更多急需技能人才”的號召后,才批準西藏建立一所技工類院校即西藏技師學院。西藏技師學院是李克強總理視察西藏工作時提出的三大民生項目之一,是西藏地區第一所技師學院,承擔填補技工教育空白的重任。
經過資料調查和當地詢問發現,西藏地區職業教育院校的專業主要為農牧、師范、警官等,這也符合當地經濟情況。在國家各項政策扶貧和自身努力下,西藏地區城市鄉鎮的經濟快速發展,早已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騎牦牛住帳篷的生活。汽車也同樣成為了人們在城市鄉鎮生活工作必需品,在職業院校中建立和完善汽車相關專業更是迫切需要的。從西藏技師學院2019年第一批新生報道的情況來看,汽車維修班學生人數是最多的,說明汽車維修專業是西藏技工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順應社會需求的。
一個專業要想發展好并不容易,西藏技師學院無論是領導還是教師均為汽車維修專業的發展做了多方努力和工作。下面我從3個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1)汽車維修專業建立。汽車維修專業作為西藏技師學院的重點專業,實訓室建設資金投入2 000萬元,政府在資金上給予充分的支持。我作為北京市第九批援藏人員,深入參與西藏技師學院的汽車維修專業建設,將我校的先進辦學理念和優秀教學成果帶到西藏,支援專業建設。我通過考查西藏當地汽車后市場人才需求情況,制作完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刪減汽車制造添加汽車營銷等內容,使得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更加適合西藏地區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2019年8月,西藏技師學院采取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兩種方式簽約30余名教師,其中汽車專業2名,2019年9月順利迎來了第一批汽車維修專業學生。
(2)課程教學及班級管理。學生的課表完全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在專業課師資上配備了汽車維修專業的援藏教師,確保課程講授的專業性,并由汽車維修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更好地進行專業滲透。通過一學期專業授課及班主任專業講解管理,汽車維修班學生從對汽車專業一無所知的狀態成長為了解汽車發展史并對汽車結構及維修充滿興趣的學習者。
(3)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學校企業雙主體實施的合作機制。為了讓學生對汽車維修專業就業情況有全面的認識并盡早熟悉工作崗位,學校積極聯系當地比較大的汽車銷售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努力實現共贏。技工院校想在西藏地區站穩腳跟必須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是技工教育專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西藏技師學院與拉薩康達汽貿有限責任公司建立合作,成立長期學生實訓實習基地;順應西藏自治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與企業建立新型學徒制試驗班;完成第一學期學生在汽車維修、銷售等多個崗位實踐,充分發揮了企業在實施技工教育中的作用,推動技工教育逐漸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育人機制,為西藏培養技能型、創新型人才。
(1)積極順應西藏地區各項政策,與當地汽車行業經濟發展方向保持一致。由于歷史發展進程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區作為民族自治區,擁有自己的經濟和教育發展特色。西藏的教育發展必須充分考慮西藏特殊的自然環境、生活條件、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特點等多方面的情況。西藏的汽車行業發展必須依據西藏現有專業教育及行業經濟的現狀,充分考慮各類學校現有規模和布局、專業結構和層次、師資隊伍及其質量等因素,考慮到西藏的汽車行業對專業人才需求“面大而量小”的特點。做到全面統籌,又突出重點,提高質量,又注重效益,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辦學路子。即必須遵循當地教育的科學性,既體現在對西藏教育現實的清醒認識,又要著眼西藏教育未來發展做好合理規劃。
(2)培養當地專業師資,增加專業技術培訓。正所謂興教必先強師,教育援藏也從單一的輸血型向造血轉變,我們要最大程度地發揮援藏教師的專業能力,逐步提升西藏當地教師隊伍水平。但是,教師短期援藏很難發揮其本身全部專業素質,不能將所有專業希望寄托到援藏教師身上,援藏期限一到就會面臨專業師資斷層的危險,對于本地學生來說更是不適應授課教師頻繁更換,因此在全國各援藏省市對西藏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幫助的同時,加強培養當地專業教師是重中之重的任務。采用師帶徒、青藍結對等模式,將西藏當地教師送到內地參加專業能力提升培訓,積極報名參加全國專業技能大賽等,讓當地專業教師增強技能、增長見識,培養當地專業師資對解決西藏技工教育專業教師缺乏的困境是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對專業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3)深化校企合作,保障學生理論實踐兩手抓。“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如何建立融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思路的職業人才培養機制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應與企業合作設置專業標準,開展專業建設,合作制訂人才培養或職工培訓方案;共同開發汽車維修專業相關課程體系、教學標準及教材、教學輔助產品;技工院校汽車專業在招生方向、招生人數等方面應當聽取企業意見;學院與企業為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創業、教師實踐、員工培訓、崗位質量標準等方面互相提供必要支持;在現有條件下,聯合組織開展汽車專業技能競賽、建立產教融合試點。不斷更新企業工作崗位需求,繼續開展新型學徒制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校企合作雙方共同育人。多種方式滲透校企合作,保障學生理論實踐兩手抓。同時,滿足企業員工技能及理論培訓需求,解決企業人員短缺的困境,真正實現院校和企業雙贏。
(4)時刻考查當地汽車市場,確保學生穩定順利就業。在跟上國家經濟形勢和專業發展步伐后,一定要結合當地專業的發展情況,將先進技術和當地市場相結合,做到既懂得專業新技術又了解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隨時更新專業技術、就業崗位和調整學生就業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