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鵬
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中國武術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堪稱國粹,盛極九州。如今,在西方競技體育風向標的引領下,其發展現狀令人堪憂,甚至陷入到嚴重的效仿跟風階段。[1]追其原因,主要是國人不重視武術、對武術的熱情度較低。反觀,對外來的跆拳道、空手道、瑜伽等運動項目卻情有獨鐘。像跆拳道、空手道在國內設立的各種道館和場館,備受國人追捧和推崇。相比起在國內建設的各種場館和運動場地,實乃是大相徑庭,現狀令人嘆息。目前,從國人對武術的冷淡態度可以看出,當前中國武術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诖耍恼虏捎梦墨I資料法等科研方法,對當前我國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文化傳承及教學現狀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解讀,并以此提出相關策略建議,以期為夯實武術文化的傳承、發展與普及提出參考和有力借鑒。
小學階段的學生,休閑娛樂情趣還處在逐漸形成的時期。在此階段,只有正確的引導學生,才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休閑娛樂情趣。而學習武術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休閑娛樂情趣,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眾所周知,武術的武德禮儀涵蓋了忠孝仁義禮智信等,通過習練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這些優良的休閑娛樂情趣,會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乃至于工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自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休閑娛樂情趣之后也會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鍛煉和健身的習慣,在休閑娛樂情趣和運動習慣的驅使下,體育鍛煉會伴隨學生一生。[2]
眾所周知,武術除了擁有強身健體的功能之外,還可以提升習練者的自衛能力。自衛能力中就包含著防范意識。因此,學生在學習武術提升自衛能力的同時,防范意識也在逐漸的加強。有了良好的防范意識,學生的人生安全和財產安全就有了更好的保障。同樣,學生在學習武術的時候,隨著對武德的領悟和對防范意識的理解,學生的思維會慢慢打開,從原本的單純的線性思維開始轉變為非線性思維,片面單純地看待問題開始轉變為理性分析的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因此,通過習練武術能夠增強防范意識,開發思維智力潛能。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的形態還是思想道德水平,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因此,學生的身體形態和思想道德觀念,都有很強的可塑性。學習武術可以很好的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和提高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武術的技藝中包括諸多拳種拳類,通過學習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促進身體發育,改變身體形態。在習練的過程中通過武禮武德的涵養與修行,長期以往的實踐對接能夠使學生在守禮、容忍、謙讓、寬厚等個人品質修養上達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自我綜合素養。因此,學生學習武術可以夯實德藝雙馨,提高個體道德修養。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武術和韓國的跆拳道都是屬于東方國家自身筑造發展起來的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從歷史文化屬性追溯,中國武術與韓國的跆拳道要更加的具有文化底蘊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3]但事實卻相反,當今世界韓國跆拳道深受各國的推崇,而中國武術卻棄如敝履,飽受爭議,被遺忘在了一旁。[4]當今,我國武術的發展現狀令人堪憂,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崇洋媚外一系列思想的影響和國外西方文化的不斷侵入滲透,最終結果導致了可悲的局面。相反,對國外傳承的文化傳統項目卻大為推崇。這種推崇隨著時代的發展正在被侵蝕滲透,終將導致國人對自己的民族體育文化失去自信,出現可悲的局面。
目前,在校園里推廣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理應成為國民推崇的對象。可事實卻相反,由于受學校升學體制的影響和社會輿論上的導向,導致校內外領導、教師、家長對武術課程的教育存在嚴重的偏差。當今的局面是重文輕武,過渡關注文化課進程,忽視武術教學育人方面的價值意義。正是因為思想上的不重視和理念上的偏差,以至于在當今校園里推廣普及武術成為了舉步維艱的境遇。此外,再加上家長崇洋媚外的思想的影響,他們寧愿讓孩子學習外來的空手道、跆拳道諸類的技術動作,也不愿讓孩子學習武術。追其原因就是習練武術太苦太累,且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以上種種思想觀念上的偏頗,最終結果導致中國武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成為可有可無的尷尬局面。
當今,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面臨著科教興國戰略,立德樹人的新理念,現階段國家對教書育人的新思想、新體系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仍然存在著諸多令人惋惜的局面。如學校教室資源有限導致班級學生人數過多,以至于在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顯示出很大的阻礙,致使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精細化和規范化的程度,其最終結果直接導致了學生在習練武術的時候很難達到實質性的效果。當今面對龐大的集體,加上教師精力有限、顧此失彼,在武術課堂開展過程中也只能捉襟見肘。另外,在加上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淺薄,武術基礎薄弱,在這種教育體制下試想進行精細的武術教學是不想而知的。因此,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基礎硬軟件教學設施構建務必到位,以此,學生才能在標準化的教育環境下體會到習武中的樂趣。
武術器材和場館硬件設施是學校武術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通過調查可知,目前學校有武術器械和專業訓練場館的僅占到6.7%。中國傳統武術注重攻防技擊實戰性演練,同樣兼具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兵器訓練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勢必要具備以上器材硬件設施,方可完成學校規定的教育教學大綱。但現實教學中由于恐怕器械所帶來的傷害事故,以至于在正常教學中都給忽略掉了,并替換成簡單易學的五步拳和少年拳等一些基本套路。[5]另外,在教學中由于一些小學資金鏈上的限制,武術器材和場地設施存在嚴重的缺陷,最終結果導致小學武術教學存在很大的阻力,以至于陷入到尷尬窘迫的地步。也正因如此,當今武術在小學校園開展起來相對困難,阻力較大。
據調查可知,當前中小學武術課由武術專業教師任教的僅占到29.2%。當前中小學普遍采取聘任制的辦法來彌補武術專任教師的不足。[6]通過走訪可知,當前小學武術教學中存在一下缺陷:武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有些外聘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培訓和取得相關資格證就直接上崗任教;外聘教師的流動性較大,技能較突出,文化理論層次較為欠佳。當前小學武術教學,主要以武術的基本技法教學為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輸與闡釋解讀。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一味地灌輸動作和技擊要點,但對其每一個武術動作、攻防含義所寓涵的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哲理內涵卻較少的給予闡釋分析,以至于導致學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然的被動局面。因此,缺乏專業武術教師,沒有正規接受過系統的授課的教師是很難駕馭住武術課堂的,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傳播,以至于導致小學武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和課本教學內容存在很大的偏差。
試想,要在學校順利開展武術課,落實武術文化傳承,勢必要加大校園武術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具體措施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把武術的精氣神與文化課有機的結合起來;把武術的武德教育和文化課的品德思想有機的結合在起來;探索挖掘武術文化技術的價值,讓武術學習為文化課學習提供內在的驅動力。同時挖掘和探究武術對學生身心發展、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帶來的有利因素。把武術學習和文化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探究挖掘武術的價值,以此來提升武術在學校的價值地位。與此之外,學校應當重視武術傳承的價值意義,只有正確認識武術的傳承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在學校開展武術教育課程,以及為普及武術打下夯實的基礎。
技藝良好的運作普及是建立在廣大受眾群體基礎之上的,當今唯獨對其進行包裝推廣宣傳,才能實現良好的運作與發展。[7]因此,要壯大受眾群體,提高校園人口習武人數,當今小學可以借助校園課間操來進行廣泛的宣傳與推廣。校園課間操是全校性的群體活動,是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集體活動。在運行中可以推廣教授中國武術操《旭日東升》或《雛鷹展翅》。武術操簡單易學,每套均有九節各四個八拍,涵蓋了中國武術的手眼身法步,在神韻方面彰顯了中國武術的精神風格,其練習密度與強度均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此,在小學借助課間操宣傳推廣武術,增大校園習武人口,對于擴大習武基數,夯實武術的普及,無形中塑造校園里的蓬勃發展,勢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應制定一套規范、科學、系統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以往的傳統的以技能傳輸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并逐步的過渡到以宣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神,以及武術深邃的奧秘為著落點。同時,要轉變好學生為課堂中的主人,充分發展學生的自主創新、探究合作意識,讓他們發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積極營造自信心和個人魅力。在實踐中應加大多媒體的融入貫通,積極推廣“互聯網+武術”、多媒體互動融合等,以突出武術的育人價值功能。
學校武術的發展需要校領導、教師、家長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只有學校的領導提倡重視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加之家長的支持配合,兩條腿走路,那么校園武術的蓬勃發展將指日可待,并為營造舒適的校園文化武術場景提供可靠支撐。與此之外,學校要盡快構筑學校、教師、家長的規章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學校、家長的溝通協調機制,讓家長知曉并全程參與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改變重文輕武、重考試、偏術科的狹隘思想,以重新的精神面貌去正確的認識中國武術的教育價值和時代意義,為校園武術的順利開展提供條件保障。
在當前教學大環境下,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多數取決于文化成績的好壞。而文化成績的高低又決定是否可以升學。因此,建議小學體育武術課程應與升學機制向融合,加大國家的扶持力度,在運作中使武術的術科成績逐步納入到升學的機制當中,這為改變偏科現象,改變社會、學校、家庭的固定思維,加大武術術科的教學力度,傳輸中國武術文化的精髓勢必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除此之外,國家教育管理部門應加大資金的融入,增大師資力量的培訓,夯實教育硬軟件設施,為更好地開展武術教育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