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技師學院(籌) 吳 凱,劉 潔
在日常教學中,我常常講這樣一個比喻:“同樣是橡膠,它只值幾元一斤,把它做成密封條,那么它值十幾元一個,把它做成輪胎,那么它就值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從橡膠、密封條再到輪胎,相同的東西付出不同努力和創(chuàng)造,可以使得它最后的價值遠超原來。”把橡膠做成輪胎的過程,就如同班級管理,是對一群學生的塑造,所以必須要用心。蘇霍姆林斯基曾今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只有真正把學生當成親人一樣對待,才能夠在平時的相處和陪伴中,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他們,找到情感對話的突破口。
現代育兒觀念中,父母都知道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同時陪伴也是學校德育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中職學校的學生需要關懷和幫助,更需要心與心之間的交流。班主任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一個關懷的舉動,都能讓學生感動好久,由此可見陪伴的重要性。
中職汽修班級的學生都希望能多與班主任交流,說真心話,交朋友。所以,作為班集體的一員,班主任應該陪伴在學生周圍,積極參與班集體建設的相關活動中去,讓學生愿意與你做朋友,不要擺出嚴肅的姿態(tài),讓學生敬而遠之。
比如從新生入學軍訓的兩周里,陪伴教育就可以展開了。不管天氣如何,我堅持與教官一起,陪在學生的身邊,一起見證他們的蛻變。學生暈倒了,第一時間攙扶至陰涼處,學生腳磨破了,第一時間為他們送上創(chuàng)口貼,解暑藥用完了,第一時間去買來,幾天下來,教官、學生的嗓子都啞了,而我也曬黑了一圈。學生們都看在眼里,都能感受到我的陪伴,陪他們一起品味艱苦。所以,學生們訓練得格外認真,誰都不想辜負班主任的期望。在最后會操大會上,我們班級方陣首先代表汽修專業(yè)展示,學生團結一心最終獲得了“優(yōu)秀展示方陣”的榮譽稱號,頒獎時他們望向我,那真摯的眼神里,有大家一起吃過的苦,流過的汗,有班主任的默默陪伴。
除了軍訓,還有早自修的朗讀、課間的跑操、讀報整理課、晚自修管理及各級各類活動的組織策劃,運動會、技能競賽時,能聽到班主任聲嘶力竭的吶喊聲;考試前能聽到班主任的叮嚀囑咐,考試后能聽到班主任的鼓勵表揚;班級管理聆聽學生的合理建議;寢室內務、班級衛(wèi)生都能看到班主任細致的指導,這都是教師對學生真心的付出和愛護。
“要讓每一個中職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是我們中職班主任的理想。我們的學生在初中時學習成績不好,所以來到中職學校,當學生們取得一些成績時,他們迫切需要被肯定,那么班主任就是第一時間和學生分享成功、感受喜悅的人了。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班參加了汽車系組織的合唱比賽,因為學習時間緊,我們只能利用讀報整理課和晚自修排練,我請來專業(yè)老師為他們指導,從不缺席每一次排練,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鼓勵。我告訴他們“我們一起努力過,拼搏過,就算最終結果不理想也沒關系”。匯報演出那天,即使在上場前,我仍然陪伴在后臺給他們加油鼓勁。當主持人宣布我們班獲得了汽車系合唱比賽一等獎第一名時,我激動地和他們抱成一團,歡呼起來。只有這樣身臨其境的體驗,我們才真正體會到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雖然是無聲的,但卻比其他任何教育方式更有說服力。
中職學生一般都是十六七歲的年紀,他們血氣方剛,愛憎分明,有時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導致情緒波動太大,所以需要外界多提供給他們正能量的東西,這就需要班主任經常與他們共享心靈雞湯。作為汽修班的班主任,我經常有意識地搜集這方面的素材,以備不時之需。班級里有一個學生,上課時經常睡覺,沒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任課教師反映比較強烈。我了解情況之后,每天讓他觀看勵志視頻,比如《人為什么活著》《獨臂舞者》等,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慢慢有所改變,積極參加班級活動,上課睡覺減少,成績上升比較迅速。所以,學生需要班主任隨時在旁邊為他們提供這種“灌雞湯”式的教育,引導他們克服自身的惰性,激勵他們實現個人的夢想。
任何班主任都不希望自己所帶的班級學生惹出各種麻煩,大事小事不斷。但事實上教師與學生都會犯錯,班主任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破口大罵。班級里有一位學生,早自習經常遲到,毫無時間觀念,我沒有一開始就批評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告訴他下次不要再遲到了,但是沒過幾天這種情況又出現了,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他的成績很不理想,我借此機會,好好和他交談了一番,我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告訴他已經給過他機會,但是他沒有好好把握住,不僅沒有糾正錯誤還導致成績下降。我讓他懂得時間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并且也相信他有能力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自己承擔相應的責任。之后他每天都會按時到達教室。
班主任與學生在中職學校這3年的陪伴中,不僅要學會管住嘴,還要學會放棄控制,允許學生犯一些錯誤,體驗錯誤,再在適合的時機給予正確的批評和引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班級有一半的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女,而且單親家庭和離異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數,這些學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關注這個問題,通過對學生個人信息的統(tǒng)計、家長的溝通、學生之間的交流,我建立了單親、離異家庭學生個人檔案及分析表。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我會有意識地多關注他們,當他們遇到難題時,及時給予援助,雖然代替不了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也要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和班主任的關愛。
余姚有一年下雪,導致交通癱瘓,放學時家長陸續(xù)來接孩子。學生們一個個被接走了,最后,只剩李同學一個人,我就守在教室陪著他。他年紀比普通孩子大兩歲,學習成績一直排名第一,平時不愛說話,最近成績有些退步。我試著跟他聊天,但他卻惜字如金,我問一句他答一句。過了好久,李同學的媽媽微信聯(lián)系我,說路上封路還不知道多久能到,我安慰他媽媽不要著急,我會一直陪著學生等她,讓她放心。于是我把李同學帶到辦公室順便點了兩份外賣,和他一起邊吃邊聊,聊他的理想大學,聊他的興趣愛好,聊班級日常點滴,他變得不那么拘束,敞開心扉和我暢聊起來,他告訴我,最近成績下降是因為他父母在鬧離婚,對他的影響很大。于是我開導他,父母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他們還是愛你的,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考上心儀的大學等。師生的感情通過這次暢聊上了一個新臺階。
這次的陪伴經歷讓我感受到,班主任在工作中對于班級里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關注,還要以臨時父母或兄長的角色,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給他們以安全感。讓他們感受到這種力量是他們堅強的后盾,在背后默默支撐他們。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學生在校的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缺少不了班主任的陪伴,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激勵學生快速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當學生回憶往昔時,能想起班主任曾在某個時刻陪伴在他們身邊,即使是一瞬,我相信那也是最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