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東 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第一中學體育組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但在要求上也進行了有效的調整,更需要專業能力強、思想素質高、心態良好、體質健康的綜合性人才。在高中階段是學生重要的人生轉折點,同時也是學生進入社會之前的重要學習階段,為了有效強化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尋求創新,解決現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對體育鍛煉保持正確的心態。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強化,同時,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強身健體,優化學習思維,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高中階段強化學生體育訓練,培養體育意識是很有必要的。由于長期處于傳統教學階段,大部分高中生會把學習經歷和學習時間都用在文化課知識的復習當中,對于體育知識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的認知,導致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的心態比較消極。培養學生體育意識,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正確理解,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的心態得以有效轉化,改變對體育運動的原有印象,通過教師的合理化編排以及教學內容的全面創新,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激發運動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深度學習。
高中體育課堂的教學對象主要是學生,在新課改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制定符合高中生身體條件的教學策略,讓體育知識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培養學生體育意識教師要制定合理化的教學方案,逐步啟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正確的認知,并且結合情感和價值觀的有效滲透,能夠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感受到深層次的教育和指導,在訓練過程中能夠保持專注度,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高中體育教學在新課改時期需要師生予以重視,在身體素質和文學知識雙重培養下,才能夠促進學生以后更長遠的發展。在體育課堂上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度,單純是為了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同時還是為了促進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習慣,通過自覺性和靈活性的雙重督導,讓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有自身的見解,在感官、體能、思想等方面共同教育,有效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
由于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足夠了解,對于體育師的培養認知比較薄弱,導致體育課堂上教師所制定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化,不能夠充分利用體育時間去強化學生體能訓練,同時教學模式上也千篇一律,并不利于學生思想轉化和動力激發。新課改政策落實之后,教師要充分貫徹以學生為周期的教學理念,但大部分高中體育課堂上,主角仍然是教師,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凸顯,這樣學生自身的想法也很難被教師所了解和認同,久而久之,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性會逐漸下降,并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長遠發展。
高中階段是傳授文化知識、培養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幾乎所有的師生都會把重點目光投向于文化課的學習成果上,體育教學的價值沒有被充分的認知。很多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在體育課時尚品牌較少,可能一周只有一節到兩節課,這樣學生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作用下,會把體育課堂變成舒展身心、緩解學習壓力的場所,并沒有對教師所講解的體育知識有過多的重視,這樣的心態和行為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工作的質量改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自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體能也得不到有效強化。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比較成熟,想象力和認知能力也達到了一定水平,在傳統教學階段,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比較少,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也比較有限,這樣教師對于學生沒有足夠的了解,進入新課改階段,雖然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進行了有效創新,但是在教學內容編排以及體育教學工作的價值并沒有進行合理化分析和探究,導致呈現出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1]。大部分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會注重對體育知識表面層次的講解,并沒有從體育精神體育情感等角度對學生實施思想方面的教育,這樣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不到全面化的體育教學理念,久而久之會導致體育教學工作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學生的寶貴學習時間。
在新課改教學模式下,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目前的教學現狀為改革的出發點,充分整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積極性,這樣才能促進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思想觀念進行滲透,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強化學生身體素質是新課改階段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結合體育運動這一教育學科知識,為學生進行講解,豐富學生認知[2]。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掌握更多原本不了解的內容,這樣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讓體育課堂的教學氛圍得到有效塑造,進而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和鍛煉。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體育運動的發展史為學生進行滲透,通過多媒體把不同的體育運動的發源地以及發源時間向學生進行滲透,提升課堂的教學趣味性,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然后再針對高中所涉及的體育訓練項目以及體育運動器材進行有效的講解,培養學生基礎文化知識,這樣在體育課上才能夠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運動和鍛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為體育意識培養工作實施做好鋪墊。
高中階段,教師要響應課改教學要求和號召,以素質教育為中心,有效強化學生體育訓練意識,結合多角度多方面的知識,為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實施專業性的指導,有效打破傳統枯燥的學習形式,讓體育運動變成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體育意識,教師要在教學工作中進行有效的創新,在實施策略方面要有循序漸進的理念進行指導和培養[3]。這樣學生才能夠逐步對體育運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結合自身的認知以及教師的專業化指導,會讓學生的體育意識得到有效激發,并且能夠在體育課堂上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進而逐步改善學生的體能條件,提升身體素質。
例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可以結合由易到難的策略去進行引導,先從肢體動作開始,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熱身技巧,然后再進行器械運動。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身體內的運動神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親身實踐,讓短時間內的體育鍛煉能夠發揮出更強的效果。讓學生的身體得到有效舒展,緩解學習壓力,這樣在學習文化課時也能更積極,并且逐步引導的教學思想,也能讓學生的體育意識更穩定,上課狀態更好。
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單純依靠文化知識的講解,不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教師還要不斷構建多元化課堂,啟發學生認知,結合情感精神意志價值觀等角度,向學生進行傳授體育知識和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進而有效激發學生體育訓練意識,并且能夠強化對體育知識的全面認知。高中階段,由于學生學習壓力大、時間比較緊,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長,為學生編排恰當的教學內容,層次化地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訓練,并且敢于嘗試不同的訓練內容,這樣既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強化,同時通過思想教育和體育精神的有效滲透,能夠讓學生的心理素質也能得到進一步的強化[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驗證體育意識培養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更信任,在訓練過程中才能更積極。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群體進行有效的教育,尤其是體育教師在講解體育內容時要逐步深化體育精神的引導和強化??梢越Y合多媒體為學生展現不同體育賽事的激動場面,結合運動員的表情以及語言行為,為學生有效傳遞體育思想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價值,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正確認知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通過情感和思想教育,也能夠有效指引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在體育課堂上逐步強化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讓學生自身的終身體育意識得到有效的樹立,不斷的指引學生對體育運動有更深層的感知。
總而言之,身為高中體育教師,首先自身要對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性有正確的理解,并且要把教學思想與教學現狀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有效的匯總分析,為學生制定多元化創新化以及人性化的教學模式,有效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體育知識,感受體育鍛煉對自身體能的促進作用,這樣才能更積極的配合教師進行鍛煉。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逐漸成熟,在這一關鍵時期,教師首先要看清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學習狀態去構建優化策略,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同時又能讓體育課堂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傳播體育知識和體育精神,讓學生能夠在體能和思想方面同時得到教育,進而促進新課改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有效彰顯體育教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