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 四川宜賓 644000)
20世紀30年代初,維果茨基在研究教育對兒童發展起主導和促進作用的規律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具體是指兒童現有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測定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是確定學生最近發展區的第一步,體育專業的學生是通過體育考試進入的大學,可以通過發放問卷、訪談等方法來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依據每名學生參加體考時的項目、在校已經獲得的運動技能的情況了解學生真實的運動能力水平。通過上課教師的教學和指導和通過上課時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就是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通過上述兩個步驟,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就可以基本確定。
明確教學目標是構建“最近發展區”理論下高校網球教學的的首要環節,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將學生在網球課程學習過程中每個階段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分為一個個目標,把它稱為一個個目標單元,這樣可以形成一個動態的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一個目標鏈,即創造若干個“最近發展區”。作為網球教師,應該深入分析教材的技術單元、戰術單元、體能單元及裁判單元,從不同視角來看的多維目標單元、方法單元、態度單元等。對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是要將其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體育人才,不僅僅是掌握一項甚至多項運動技能就可以達到的,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及對運動項目的深層次認識。所以在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時改變高校網球傳統教學中注重技術能力的培養而輕視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方法及情感態度的培養的作風。建立在每個目標單元建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才可以真正地誘發學生新的機能,并促使新的機能成熟,使學生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3.1 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是由德、布魯納和羅斯等學者在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網球作為一項相對小眾的運動項目,學生接觸較少。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設置合適的教學支架,幫助學生順利進入下一個“最近發展區”。在學生接觸到該運動項目時,為了可以讓學生的發展可以達到較高的潛在發展水平,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很多的幫助,但是隨著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教師的參與程度在逐漸降低,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直至學生可以建構這一階段自己的知識體系達到教學目標。將支架移除后學生仍然可以以同樣高的水平完成技術動作。然后教師再去搭建新一輪的支架,確定學生新的“最近發展區”,引導學生進行更高一層次的發展。形成一項熟練地運動技能會經歷動作的泛化過程、動作的分化過程、動作的鞏固和動作的自動化這4個過程。教師可以根據這4個階段的學習來考慮支架的選擇、搭建、穩固及移除,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技能、情感、方法等方面的現有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過渡。
2.3.2 合作式教學
“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兒童在成人或者同伴的幫助下可以幫助之前不可以獨立解決的問題。學生在網球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合作式的教學貫穿于整個課程,在學生動作泛化階段,很大程度上需要進行多球訓練來進行糾正、鞏固動作,教師通常會進行分組練習,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每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合作式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當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合作是當今信息時代下每個人必備的一個素養。網球課程教學過程中會進行較多的合作式的訓練,也會有競賽性質的訓練甚至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賽,通過合作式的教學可以培養真正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通過合作式的教學,可以加強學生品格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學生的品格進行了解,比如韌性,學生是否容易遇見困難就放棄,根據不同的學生,確定學生在韌性方面的最近發展區,安排不同的練習內容,發展學生的韌性。同樣可以發展學生其他的品格,現在大學生的抗壓能力普遍較弱,設計一些建立在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之上的一些有難度的合作式練習或者競賽,使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幫助自己逐漸克服困難、建立自信,切身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就感,獲得心理結構的改變,從而實現真正發展。
2.3.3 交互式教學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發展的社會源泉是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同伴的相互交往是兒童發展的根本源泉。它包括了師生是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礎上完成了教學。這和“最近發展”理論對學生的教學活動的認識是一致的。在網球課堂上要將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使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及學生自我之間進行雙向的交流和溝通。
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交互式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中,可以將教學內容以視頻、圖片及易犯錯誤動作等材料融合在一起共享在群里面,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對話討論,進行探究式的教學,使學生可以與同伴進行對話交流。總體來說,就是在網球教學中要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不單單是依靠機械式的教師的講解,學生自己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交互式教學模式需要建立在學生認知方面的“最近發展區”上進行,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個新鮮的刺激,克服傳統的網球教學中的不足,激發當代大學生在網球技能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掌握更多關于網球禮儀、裁判等理論知識。
動態評價主張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觀察學生的發展潛力,檢測學生在被幫助或者被指導的情況下的獨立水平。作為以身體為媒介進行的教育,大多數的評價都是針對某項技術技能的評價,缺少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及健康知識掌握的評價。信息時代下的社會,學生需要具有創造性、批判性思維以及協作和交互的能力才可以適應社會,因此在“最近發展”理論的指導下的教學評價應該側重這些方面的評價,而不僅是將網球技能考核占大部分的比例。
“最近發展區”理論作為有較大的影響力的教學理論,闡述了“教學要走在發展前面”的理念,教師要把握住學生的最佳學習期,不斷地創造學生的新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學生發展。作為高校一線的網球教師,應該全方位地學習這一先進的教育理論,拓展自己的教育學理論知識,并有效地應用于高校網球教學中,給當代大學生提供最優質的課堂,培養出能夠真正適應信息時代的社會的人才。在實際的教學中,更新并深度學習新的課程觀、教師觀及學生觀等,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將高校網球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建立在不斷促進學生身心發生改變的上展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