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瑤 叢冬梅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沈陽 110034)
自2012年11月,易觀國際董事長于揚提出“互聯網+”這一概念以來,各行各業紛紛與互聯網結合。2015年4月,國家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為在線開放課程提供了堅實的依靠。這些年來,我國積極利用網絡輔助教學。慕課、翻轉課堂、微課、一師一優課等網絡教學資源被廣泛運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被越來越多體育教師接受,并運用在教學當中。
2019年12 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愈演愈烈,為應對此次疫情,我國提前做好了延遲開學的準備。3月1日,全國各學校開始進行網絡授課,體育教師也以居家鍛煉為授課內容進行直播或錄播的教學,雖然是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卻沒有阻礙學生學習、鍛煉的步伐。疫情期間,國家要求全國人民減少外出,倡導居家運動,各大線上娛樂軟件也推出了多種娛樂性強的運動方法。疫情期間的線上體育教學及運動方式充分發揮了網絡的作用。也證明了網絡對體育教學有極其重要的輔助作用。
特殊時期,網絡對教育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非特殊時期,網絡也可以促進教學的發展。趙海[1]、李穎[2]兩位學者從學生角度、教師角度及教學內容方面分析,探討互聯網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進一步表明網絡是今后教育領域的總體趨勢。李穎認為:“將資源充分的利用到教學中來,學生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真正實現一種高效、高質量的學習。”聶紅華提出:“網絡教學不僅能夠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對學生的體育素質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這對學生建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具有深遠意義[3]?!睏钚⊙?、蔣蘇等學者在其文章中提到,體育教師信息技術素養需要增強,他們認為,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各高校體育部都建設了信息平臺和教學資源庫,并且如今招錄的教師具有一定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或自制視頻資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等便捷的電子設備進行學習,實現資源共享[4]。趙彥文將網絡資源帶到了自己的課堂上,證明了網絡資源輔助體育教學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學生一致好評。這說明網絡資源帶到體育課堂上能夠被學生所接受和喜歡,繼而使學生愛上體育運動,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5]。馬文華在其碩士論文中表明,信息技術水平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專業化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提高信息技術能力不僅是國家對教師提出的倡導,更是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并對山西省中小學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及影響做了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的信息技術整體使用率偏低,究其原因,影響較大的是個人技能水平因素,這說明山西省多數教師還無法適應結合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工作[6]。潘新對石河子市的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的發展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石河子市中學體育教師的信息意識總得來說比較強,大多數教師都能認識到“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教師對于最新研究成果的關注度不夠,對于信息原理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夠,對于比較復雜的技術掌握得不夠好[7]。
總體來說,網絡資源輔助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甚至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知識點的查缺補漏和課堂以外的知識拓展。不僅能提升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還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雖然有些學?;蚪處熡捎谟布l件不到位或自身不適應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等造成網絡課程結合教學進度緩慢。但網絡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是不可否認的,網絡課程的開發也是時代推進的必然要求。
如今網絡教育資源不計其數,但相比之下中小學體育網絡課程資源貧乏且不系統。這不利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方面的自主學習,阻礙了體育網絡資源的傳播與分享。
由于中小學生學業壓力繁重,以及長期以來多數家長及教師重文輕體思想的影響,我國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突出,如近視、肥胖、體態不正等。但體育教育卻仍然處于被忽視的狀態。
大部分中小學的場地器材是根據其應學項目進行設置的,學生主要學習和接觸的項目也是教材中的必學項目,所以學校的場地只能滿足應有的教學而無法滿足學生的其他體育愛好。
網絡課程與傳統課程不同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服務的便捷性,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網絡課程具有暫停、重新觀看、調節進度、快進快退等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學習。當網絡課程逐步全面化和系統化,學生可以直接搜索體育項目,還可以查找指定技術動作,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網絡課程不限制學生所在的空間,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網絡學習。這就說明體育網絡課程的教學可以延伸到學生在任何地點的體育活動過程中,為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知識提供方便。
網絡課程具有不受時間限制的特點,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學習時間的需要,合理安排體育網絡課程的學習,保證在任意空閑時間都能夠通過網絡課程進行健身和學習體育知識。
全面的網絡資源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學習和提升自身短板項目,體育教師不但可以通過查找網絡資源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資料進行學習,豐富自身教學知識,還可以將網絡資源引入課堂配合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楚地了解體育教師表達的意思,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觀摩其他教師的優秀網絡課程進行學習,為自己的教學提供新思路,找到學生快速理解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
網絡課程擺脫了教科書的局限性,其內容涉獵更加廣泛,運動方式更加多樣,更能引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而滿足學生的健身需求。
網絡課程實際上不僅適用于學生,還可以面向大眾,當其逐步全面和系統化之后形成體育教育資源平臺,以大眾更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和傳播,最后達到全民健身的效果。
目前,中小學生體質問題亟待解決,學生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對于他們無疑是有限的,不足以滿足不限場地、時間的健身需求。學校應加大對體育方面的重視,同時,要鼓勵教師積極進行網絡課程的開發研究,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了解更多體育項目,掌握正確鍛煉的方法,培養運動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